永平县:绿化荒山促生态脱贫
通讯员 王劲松
七月的博南大地,绿意盎然,果实累累,充满着生机活力。一夜秋雨过后,永平核桃又大了,松叶更翠绿了,山川更秀美了……
来到永平县城近山面山——博南镇曲硐村大小凹造林绿化工程现场点,人头攒动、一片繁忙,有的挖坑,有的背苗,有的栽苗……上百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大小凹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植树施工人员只能把一袋袋树苗扛到肩上,步行到栽植现场,要想让树苗成活生长,可谓难度不小。”该县林业技术员阳昭介绍说,“无论条件多艰苦,困难多大,我们都要把县城近山面山绿化工作做好,做到栽植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
多年来,永平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脆弱区治理、农村能源建设、杨善洲纪念林等重点工程,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为博南大地添新绿。五年来,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9.7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森林抚育8.3万亩、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4万亩、义务植树163.02万株,生态脆弱区治理13.56万亩。每年对全县318.14万亩森林进行管护,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县7个乡镇72个村委会3个社区的生态环境大变样,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站在博南之巅的大尖山,放眼博南群山,只见林木繁茂,举目葱茏。“只要领导苦抓,部门苦干,群众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通过不懈努力地改造荒山、植树造林,荒山定能绿起来。”该县林业局局长刘国栋深有感触地说。
该县立足实际,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县7个乡镇的59个村委会实施了退耕还林任务,实施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10.9万亩,全县共投资6296万元实施退耕还林,新种植核桃2.95万亩、木瓜4.9万亩、花椒2.2万亩,把实施退耕还林与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很好地结合起来,为6680户退耕农户2.83万人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截至目前,全县种植高山生态茶30790亩,退耕户在林间套种石斛、重楼、续断、天麻、灵芝、当归、金银花、油用牡丹等林下药材36790多亩,林菌、林药种植户达2000多户,林禽、林畜养殖户达930多户,有效拓宽了广大群众的绿色致富路,林下经济年收入达3.48亿元,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每年亩均净收入达3600元。全县森林覆盖率从46.98%上升到70.6%,改善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减少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美好家园。永平县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助推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宣传动员,集中人财物力,坚决打赢荒山造林“脱贫”攻坚战,真正达到山添绿、人增收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