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境民族“直过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边疆民族“直过区”的沧源,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一、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要义
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强化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宣传。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会议强调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了总基调、明了总方向。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 民族“ 直过区 ” 实现新跨越的伟大工程。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着力点就是要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民族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将是又一历史性性的大跨越,是一项伟大的政治经济工程,也是一项跨越的社会民生改革事业。
由于边境一线民族“直过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等投入不足,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生产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贫困面广、贫困度深,其贫困属于综合型整体性贫困,脱贫难度大;生活方式落后,依赖思想严重,干部群众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许多困难和许多制约。因此,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边境一线民族“直过区”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质上是在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按照“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的思路进行谋划,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振兴战略在民族“直过区”落地生根,才能给各民族“直过区”群众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才能让民族“直过区”的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意见建议
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典型的民族“直过区”,又是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60多年来,沧源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沐浴党的光辉,团结和睦、发展进步,共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呈现边防巩固、边境安宁、睦邻友好的良好局面。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虽然社会进步很大,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的幸福指数高,但与内地相比,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呈现出越拉越大的态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清醒地认识沧源存在的各种差距,全面地了解可用的丰富资源和潜在的发展后劲等方面的优势,要展望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着重发挥特色,补好短板,缩短差距,快补快赶。
(一) 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边境民族“直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是个老话题,这是最大的短板。基础设施短板最突出的问题是交通问题,尽管沧源已经实现了飞机通航,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由于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内连的乡村公路不发达、等级低、断头路多,未形成畅通的路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受到很大制约。
因此,抓边境民族“直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既要着力抓好推进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又要着力抓好乡村公路的提速改造,全面连接断头路,恢复工程性损坏路。同时,要着力提升改造乡村的农田水利、电力能源、网络通信等设施,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
(二) 着力抓好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首要条件。边境民族“直过区”多属贫困山区,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有限,而发展农林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潜力十分巨大,依托其具有的自然、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旅游、民族医药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特色优势产业的振兴路。
少数民族群众多居住在农村的乡村,发展旅游不能全覆盖,保障难度大,短期内难于全面带动,旅游业是需要继续打基础的长远产业,而农林业是山区的传统产业,是山区的优势产业,也是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带动农村群众走市场进城市的产业,可以通过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而改造、提升,实现突破,成为建成全面小康的支柱产业。
因此,民族“直过区”产业兴旺首先应该是农林产业的兴旺,要把农林产品加工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重视农林产品加工业,努力实现农林生产现代化和农林产业工业化。民族直过区发展农业、林业产业必须遵循现代农林产业发展趋势,根据资源情况和区位特点,发展区域性的一体化的农林产品生产、加工,从生产到加工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持续、循环的目标。
要结合民族“直过区”的发展现状,走特色的农林产业现代化和工业化道路:一要加快土地规模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和适度的规模经营,要聚焦新型农林业经营主体,包括各类企业,注重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传统农林业经济转型,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农林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促使农民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让农民在发展现代农林业过程中有获得感。
三要加快生态模式推介。民族“直过区”的群众思想较保守,以小农式种养为主,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固化,因此,要结合其实际,既要保障其粮食安全感,又要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行生态种养。
四要加快特色产业园建设。对民族“直过区”的主导特色产业,要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业特色产业园,根据产业园区成长情况,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
五要加快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区域品牌价值。
(三) 着力抓好民族工业。 实现农村现代化,民族“直过区”的发展振兴也需要以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和支撑。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应重视工业建设,振兴民族工业,夯实地方财源培植。必须把乡村工业化作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地方产业兴旺紧密结合起来。确定工业的发展方向、结构、规模和分布,既要遵循工业发展的一般原则,也要结合民族“直过区”的特点。
创办工业,除了严重污染和治污艰难的工业项目不能引进以外,凡是有足够的生产原料、带动性强、市场前景良好、具有技术手段治理污染的涉及农林产品加工的工业项目,如竹浆纸、竹纤维等工业项目都应大胆立项论证,大胆引进建设,不应一味地以环境问题而不进行研究论证,不主动作为,把有丰富资源、有广阔市场,又能通过技术手段治理污染的工业项目拒之门外。已经确定发展的民族工业项目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加快发展步伐,发挥民族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作用。
作为民族“直过区”的沧源,要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县至少应有3个以上亿级农产品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竹资源丰富、带动性强的竹浆和竹纤维系列制品生产企业应落户勐省工业园区;每个乡镇至少应建设有1个产值达千万级的农业、林业生产企业或经营公司;每个村应建设至少一个产值达百万级的农业或林业经济合作实体。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工业化,实现传统农林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带动农民转型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工业流动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民族“直过区”的农民最终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与内地各族人民一起实现真正小康。
(四)着力抓好民族文化的弘扬传承,推动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而文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没有文化振兴,就没有乡村的振兴。
乡风文明涵盖丰富的内涵,一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以此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以及民族地区民俗、民风、民居等文化要素的保护;三是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光大,这是“不忘初心”的体现;四是新时代意识的培养,广大的农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成效的受益主体和价值主体。
为此,应提高民族“直过区”人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让他们自觉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应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理念,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文化的服务水平,打造好民族文化特色品牌,发挥好文化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以文化撬动乡村治理,以文化塑造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这个“灵魂”不能走样也不容歪曲,只有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与保护,乡村的“灵魂”才能得到保护,“灵魂”才能得到利用,乡村才有魅力。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传承,既要注意避免把过多的现代化元素和城市元素引入乡村,更要注重强化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利用与传承、开发与发展,把创建有品质的民族文化、有灵魂的新乡村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五) 着力 抓好 精准 扶贫 。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的需求。从沧源的情况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巩固是难点,必须引导全社会参与,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扶贫先扶志。鼓励勤劳致富,倡导致富光荣,树立脱贫致富典型,加大脱贫致富典型宣传,增强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信心,彻底消除“等靠要”思想。
二是加强重点村集中扶贫。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精准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以“一户一名产业工人”的模式实现脱贫;对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户,要突出产业扶贫,帮助制定科学的产业计划,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对因教育、医疗负担重的贫困家庭,要给予相应政策扶持。
三是兜底保障扶贫要精准。享受低保的兜底对象应为完全丧失劳动力的残疾人、老龄五保户、患特重疾病病人和需临时救助的重灾户,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实行财政兜底,对懒、等、靠、要和无技能造成的贫困,不应作为兜底保障对象,应通过安排从事村镇共益服务,或到村镇的经济合作组织中就业,不能再用国家的低保养哪些好吃懒做的懒汉、醉鬼和无赖,营造风清气正、劳动为荣的和谐、向善、向上的乡村氛围。
五是注重“造血式”扶贫。发挥产业扶贫作用,注重引进劳动密集型农林业投资项目,帮助贫困群众就地稳定就业。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贫困村集体资产资源,采取出租、入股等灵活的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健全投资主体与贫困农户持续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收益。
(六)着力 推动 生产生活环境大变样。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民族“直过区”多以山区为主,总体来看原生态环境有所保存,没有工业污染,空气质量很好,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生产发展,产业扩大,人们对自然索取资源的行为随之加大,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有的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变得很突出,应值得高度重视。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卫生习惯,村寨拥挤,布局错乱,人畜共居,不讲卫生,这些也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是环保意识要变浓。必须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崛起”主基调。
二是卫生环境要变洁。重点要放在村寨卫生和家庭个人卫生,要发挥村级农民理事会,特别是妇女、调解等组织的作用,加强村寨环境综合整治,探索专业化村级保洁员制度,每个村寨设置垃圾焚烧炉,集中焚烧一般的生活垃圾,要汲取推广先进和发达地区的经验,建立乡镇垃圾处理站,采取市场化清运,对农村有毒有害垃圾,按照上级要求和倡导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转、县处理”模式,集中处理,形成长效保洁机制。
三是水系水质要变好。落实好“河长制”“库长制”,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措施,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倡导生态养殖,严格划定林地界线,加强水源林保护,严格保护各村各乡原有、现用的饮用水源地。
(七)着力 抓好 社会治理,营造和谐新乡村。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内容之一,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自治体系。民族“直过区”的各民族是最朴实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爱党、爱家精神和热情,也有着强烈的自尊、自爱意识。祖祖辈辈传承的文化精神、村寨治理方式、生活习俗,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和循规行为方式,是可以用法规组织和凝聚的群体。
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活动,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地方“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重视乡规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农村的各种理事会,引导其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全面充分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村寨的铺路修桥、卫生整治、设施维护、纠纷调处等公益性质事务主要交农民理事会管理;支持理事会借助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志愿劝导、活动教化等方式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