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南一直在路上

15.03.2015  10:26

  “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多年来,正是有了民族团结这个“空气和阳光”的滋润和照耀,4600万云岭儿女在跨越赶超、共同繁荣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明确把“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云南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

  全国两会上, 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涉及到了民族地区发展的方方面面,云岭儿女听到了理想照进现实的声音,无不欢欣鼓舞。

  “全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加快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奔小康步伐把云南建设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强繁荣稳定的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云南的信任关怀,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现实需要,是提升云南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中心,加快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甫旺说。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在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市委书记锁飞看来,对云南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而言,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民族团结是我省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也是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共同意志所系。。

  云南是民族大省,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500万,并有这样几个“全国最多”: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跨境民族最多。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

  云南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始终有着矢志不移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而这种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集中体现在全省上下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2011年,云南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为庄严誓言;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为总抓手;实施“云南版”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兴边富民工程“十二五”规划》等专项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赵立雄认为,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云南呈现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道路、理论、制度成功实践的生动典范,为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从云南民族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系列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截至2013年底,围绕3个《规划》云南已累计投入资金1974亿元;2013年,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0余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5元;民族自治地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0余亿元,有效改善了民族地区农村的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8个自治州均通高等级公路;累计建成1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276个省级生态乡镇…….

  一组组数据,反映出云南省着力于民族地区综合实力提升、打牢基础、改善民生、脱贫提速、文化繁荣、示范区建设等领域的无限张力。

  对于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身的云南来说,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就得啃下贫困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云南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云南仍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91个片区县,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贫困人口达661万人,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有120.4万人。

  在赵立雄看来,加快发展是云南的根本任务,更是云南民族地区的根本任务。

  赵立雄表示,“新形势下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仍面临一些难题。主要是民族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滞后,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广,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

  “发展是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示范区建设中,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民生改善工作。”祁德川指出,不论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还是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都需要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县长熊元德分析,当前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由于有地方配套的要求,还出现一些项目因为建设周期长、缺乏后续建设资金而无法发挥效益的情况,这让国家投入的资金达不到预期目的,地方发展和民生改善受到很大制约。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贫困地区政府的债务只会增不会减,一些少数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就有可能掉队。”熊元德认为,应当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应该对贫困地区实行零配套。

  对此,杨鸿生委员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希望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实际,差别对待,取消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地区项目资金配套政策,实行贫困地区市、县级‘零配套’。

  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彝族自治州州长李红民代表建议,“把扶贫攻坚进一步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和布局,增加差别化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对民族团结示范区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共同发展的路上,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云南始终践行着这一庄严承诺。

  针对“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目标,赵立雄建议,请求国家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卫生、文化、扶贫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争取在2020年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宗亮看来,在云南,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培育了各民族通过“文化自觉”融入世界,携手共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七彩彩家园的共同理想,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实现团结的精神力量。

  “资金投入制约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应对示范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形成工作合力,争取倾斜支持。

  “建议实施民族教育振兴示范工程,对民族地区未能升入高中、大学的农村毕业生逐步实行中等教育全覆盖、全免费,实行职业教育全覆盖,加快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代表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寻找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不断“打磨”各自的建议、议案——他们要把各族心声带往最高议事殿堂。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四句话意味深长。

  正是我国各族人民既奋发有为、“各美其美”,又互相学习、“美人之美”,才多元一体、“美美与共”,创造出悠远光辉的中华文明。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坚持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民族云南正怀揣着改革发展“路线图”,民族云南马不停蹄奔走在逐梦路上……

  云南网特派记者 杨之辉 彭锡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