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民族团结 见证时代进步 专家学者热议电视专题纪录片《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

20.02.2016  12:05

1月12日、13日,由国家民委、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一家人  过日子——云南故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平实的语言,精美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云南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民族工作新路子,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19日,来自云南省社科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再次共同观看了反映云南各民族团结发展、展现云南民族工作做法、经验的电视专题纪录片《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并就观片后的感受进行了交流。

视角:以“平视”角度诠释云南民族工作

与以同题材类型的纪录片不同,《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分为上下两集,其中上集《一家人》通过民族团结誓词碑、独龙江隧道、孟连事件、佤山幸福工程、喜洲镇喜林苑、和桂生东巴等故事,融入珍贵的历史资料,生动阐释了60多年来云南各民族怎样成为了一家人;下集《过日子》则讲述了发生在通海纳古镇、巍山西莲花村、永仁诸葛营村、洱源郑家庄等地的故事,揭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人如何和和美美地过上好日子。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云南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经验、做法也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虽然只有短短的84分钟,但片子站在了不同的角度来拍摄云南的故事,把过去与现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用不同的故事贯彻着一个主题。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清华说:“这部片子用‘一家人过日子’这么朴素的一个理念把云南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这一点表现出来,从另一个方面把‘民族大家庭’微缩化了,变到一个家庭里面,与各民族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这种‘一家子’的感觉就出来了。

新华社云南分社副总编伍晓阳也认为,《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以“平视”角度讲述了“高大上”的东西,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干部培训教材。伍晓阳说:“片子其实要讲的一个很‘高大上’的主题,但是采取的方式并不像我们传统写一个通讯那样气势恢宏,视角也不是站得很高,以一个俯视的视角,而是一个很平视的视角,这样的话要表达的东西更有说服力。

片中对于选取的对象、选取的角度叙述的方式以平视的视角呈现。这个纪录片跟以往的反映民族工作的叙事不同,中间谈到很多问题,比如孟连、纳古镇等的问题,很多事件发生的时间其实离现在都很近。片子也对这中间的很多历史、云南为什么会形成今天这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一一地呈现出来。”今日民族杂志社副主编何杨波说,“最难得的是,这部片子坚持平视的导向,从一开始就站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视角来想问题,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不只是‘要’和‘等’,他们也想‘给’,给大家呈现出一些东西。所以片中对于选取的对象、选取的角度叙述的方式都是以平视的视角来呈现。

情感:挖掘普通人内心的情感

用百姓身边的故事说话。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样题材的片子,呈现出来的可能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但是,《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并没有以这样的方式呈现,而是从百姓身边的故事说起。

如何才能用贴近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鲜活生动地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拘泥于理论色彩浓重的名词解释,这是摄制组反复思考的问题。最终,大家确定了以百姓的视角,丰富、生动、鲜活的镜头语言,宏大叙事与鲜活生动的细节故事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既有关于政策的准确阐述、理性思考和解读,又有来自当下百姓生活的典型案例,以求点面结合、小中见大,展示了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理念、经验、做法。

“《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很是接了地气。”云南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李若青说,“这部片子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从音乐、画面、色彩所构成的、展现出的感觉,都是精心加以创作的,正是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使得它的内涵十分丰富,这个内涵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进一步诠释了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在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上和各个民族的生存,各个民族的发展,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紧紧扣在一起的。片子不仅联系起了我们的历史,更展现了我们的现状,同时从中还预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展现出我们各个民族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共同发展,要共同将发展作为我们共有的精神财富。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厂长赵春明在看过片子之后认为,这个片子最特别之处就是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小处动情,从普通人物挖掘内心。赵春明说:“片子有遵循的线索,上集‘一家人’,下集‘过日子’,内容用一个个老百姓平实的小故事串联在一起,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每一个小故事的主角就是老百姓,想表达的情感也是通过老百姓最朴素的话语传达出来,感情平实真切。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郭家骥说,片子中有两个镜头特别打动人,一个是叙述郑家庄的百姓故事,一个是金星社区的故事。虽然都是很小的例子,但是背后却折射出了两个地方管理的共同点——用节庆。的确,在镜头中,村民和餐厅的老板用朴质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在节庆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的感受,令人久久无法忘记。正如片中所说的那样:“过节看似简单,却体现出了一种社会管理上的创新。当大家都觉得被需要,意味着没有人被边缘化。如果每个人,不论出身、贫富、民族……都能在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就会蔚然成风。

  “这个片子我看了三遍,每次都有泪点。”云南省民宗委信息中心主任鱼波在谈到片子时说,第一次是看到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刚贯通后对独龙族小女孩的援救热泪盈眶;第二次是李保的故事,作为世袭西盟区土司代办,用生命捍卫民族团结,坚持跟着共产党走,看到这些很有感触;而再次看片子的时候看到金星社区时眼泪又流了出来。“在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到城市,城市民族工作怎么开展,一直做下来也很不容易。

成果:用小故事记录大历史

用平凡生活的点滴变化展现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进步。如果把今日的云南放在百年的历史坐标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我省民族发展进步。

云南日报》高级记者李成生在看过片子后感叹,《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是部很好的纪录片,体现了有生活就有艺术的特点,在片子里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也构成了这部片子的艺术性。李成生说:“这部片子是对历史的一种记录,影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后云南各民族的巨大变迁,真实展现了当下民族工作的成果,展示了民族生产生活的状况。80多分钟的片子,不仅展现了云南的美,民族的美,更展现了云南民族工作在全国来说的典型经验。可以这么说,这是云南民族历史的缩影,更是以小故事记录大历史的有效做法。

的确,该片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专题纪录片,而是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作为指导,深入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李纪恒书记提出和要求的“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内涵,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在了一起,展现了云南作为多民族边疆省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的理念、做法和特点,折射出云南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上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片子就是展现民族工作‘云南现象’的史诗力作,示范区建设‘云南行动’的生动纪录。”《民族时报》副总编辑张莹说,“这部片子以一种富有人文情怀、亲切、清新、史诗般的表现手法叙述了十余个生动故事,形象地展现了我们党对待民族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做好民族工作的主要途径,用雄辩的历史和事实证明了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成功性,反映了云南在新时期,特别是示范区建设以来,民族工作做出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