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七”寄养模式让晋宁老人重拾家庭温暖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黄丽萍 方丽娟 “我有85岁啦,争取活到105!”在亲妹妹家寄养了近半年的老人斯会仙幸福的说道。她依然保持着开朗的心情,上蒜段七村委会创造的家庭寄养模式,让这个无依无靠、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与亲人共度晚年,重拾家庭温暖。
六街干海村人斯会仙年青时嫁到上蒜段七村,早年与丈夫离异,膝下无子,常年一人独居。去年7月,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她盆骨受伤,因年纪太大无法做手术,这次重伤使平常精神抖擞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一直卧床不起。“老人不能没人管,原来她就不愿意到敬老院,现在这样了,敬老院也没能力收啦。”段七村委会张罗着赶紧通知她远在六街的亲妹妹来照看她。
妹妹斯翠珍家在六街干海的大山上,虽然赶来尽心尽力地照顾了十多天,但一大家子的家务事、农活也要自己操劳,时间一长家里人和自己都觉得不方便。老人每个月的各种“保”、补助仅有500多元,平时老人自己过还算凑合,但现在这种情况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段七村三委会上,集体通过由村集体每月资助老人500元,村委会主动找到老人的妹妹劝导,安排车子送老人住到妹妹家继续调养,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平时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可以轮流照顾老人,除国家补助外,段七村将每月增补的500元一分不少地送到妹妹家。
斯会仙非常感谢段七村委会主任童翠波和其他村官们,她说:“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我们老人么有福气啦!”她还感叹,童翠波和村委会的村官们对她很好,自己没有儿女,他们就像自己的子女每个月给她送钱来,还带来米、油、肉和新鲜的水果。
童翠波介绍,村里每年都对老弱群体、贫困妇女、重病村民进行慰问和帮扶,无偿地帮助弱势群体修房盖屋、接电通水,对重点需要关爱的群体还定期派人排查家中水电的安全隐患,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解决老百姓的难题和问题。
上蒜镇副镇长张宏表示,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养老问题日渐受到人们关注。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实践和探索。段七村这种家庭寄养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让老人重拾家庭温暖,同时也体现出国家关爱,值得全社会关注。
编辑:实习编辑 许丹责任编辑: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