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新宣传模式全力开展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12.05.2017  14:39

  2016年5月,云南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召开,省委、省政府决定继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同年12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决定》,为全面推进保护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紧围绕《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重点工作,以村小组为主体,于2017年初在保护区社区启动了33个自然村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纳板河保护区努力探索,建立“部门推动、榜样带动、上下联动、群众互动”模式,全员动员、全民参与,合力攻坚、强力推进,初步达到了“卫生状况改观、村容村貌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村民素质提高”的效果。目前,已完成整治的三个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面貌焕燃一新。

  一、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营造氛围。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资金不是决定因素,关键是培养群众的意识,一种像保护自己家园的意识。纳板河保护区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从三个方面促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抓宣传发动。印制“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倡议书”两千份,向社区群众、过往人群发放宣传,同时结合着年初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进村召开群众大会,开展环境卫生安全意识培训。为更好地规范村民的环境卫生行为,行动以村为单位,项目组分别深入各少数民族村与全体村民共同商讨,形成了富有特色、符合各村实际的《村小组环境卫生公约》,并经全体村民投票通过,率先在保护区内各村小组实施。

  二是抓外来人员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人员进入保护区社区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的企业、个人越来越多,为加强这部分人群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护区管理局一是加强对各基地的巡查监督,对环境卫生落实不力的人员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二是结合着各村小组卫生公约的制定,将这部分人群纳入到各村小组的属地管理范围内,从而加强了村企联动,共建美好环境。

  三是抓清扫活动。完成整治的村小组按照各村的《环境卫生公约》确定了村寨环境卫生清扫日、评比日,用固定日期来促进环境卫生整治,使得村民形成每家每户比清洁,视“脏、乱、差”为丑事的良好风气,同时,通过宣传,形成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村级常抓不懈的一项主要工作,作为各村组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各户的一项日常工作。“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清洁”在社区已蔚然成风。

  二、创新卫生整改措施,力求效果。

  对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保护区管理局始终予以高度重视,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管理局积极支持配合各村小组,对“四边”(村边、路边、水边和田边)进行“三清理”(清理存量垃圾、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六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禽畜养殖污染、水体污染、废弃旧房、乱搭乱建)、“一美化”(美化村庄环境),全覆盖治理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至目前为止,完成的16个村小组已成立了老年组、青年组或是每户一人组成的清洁队伍,每周清扫村内道路垃圾,各村主干道两侧的各种生活垃圾、废弃物得到了彻底清理,水源地保护得到有效落实。其次是强化榜样力量。对农户采取每月评比一次“文明家庭”、“文明个人”,将评比对象名字张贴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表彰,并对环境卫生整治做得好与不好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阶段性公示,用榜样来带动全村环境卫生整治。

  三、面临的困难问题

  虽然近几年在当地政府及保护区管理局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区社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环境卫生总体状况仍然形式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未完全落实。由于受各村经济水平所限,在资金投入、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了各村环境卫生的差异,加之保护区内村寨大多为山区少数民族村寨,基本无村集体经济,更是无力解决垃圾清运费用,影响了长效机制的落实。目前,在已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村寨,长效机制虽然建立了,但不能按要求坚持,清洁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现象仍然存在。

  2、环卫硬件设施严重缺乏。近几年的农村环境卫生投入主要依靠当地政府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于各村经济条件的差异,大多数村寨根本无能力解决环卫设施资金,社区村寨没有垃圾填埋场所,大部份村寨连最基本的垃圾池都没有建设,垃圾随意乱倒。目前,借助着精准扶贫的国家扶贫资金,结合着易地搬迁,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但仍然无法全覆盖。

  3、环境卫生意识不强。一方面是部分村干部认识不到位,对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是山区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习俗一时无法改变,良好的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柴草、建筑垃圾、生产杂物乱堆乱放,生活垃圾乱倒,农药化肥包装袋随意丢弃在路边、河边,严重影响农村面貌,更影响到了村民的身体健康。要彻底改变这些不良行为,还需要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长期的引导和宣传教育。

  四、建议

  1、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投入。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统一的污染物收集处理系统,并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为各个村寨配置垃圾收集设施,及时清运农村垃圾,初步建立起“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处理的垃圾管理系统,同时鼓励驻村企业单位及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捐资活动和义务清洁劳动,为农村环境清洁出力。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管理体系,配备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职能,积极推行《村规民约》或《卫生公约》,将农村环境卫生纳入所在城市管理。同时,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将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纳入县(市)、乡(镇)、村责任考核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宣传引导,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环境卫生整治应该是政府牵头,干部带头,全民参与的一项运动,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改变,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形式,开展更多的环保活动和卫生普及活动,全民动员,做到有针对性、连续性,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和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使广大村民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

 

 

 

 

 

 

 

 

 

 

 

 

云南129个县(市)区实现饮用水监测全覆盖
    近日,从省卫计委获悉,目前全省饮用水卫生监测已实现129个县(市)区全覆盖,监测乡镇覆盖率达93.政府
代猛在2017年临沧环保世纪行启动会上的讲话
提高认识 落实责任 扎实开展好环保世纪行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保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