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践行发展新理念探访:跨越中的绿色交响曲
“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记者来到楚雄彝族自治州调研采访,从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城镇乡村的巨大变化中,从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态环境中,见证彝州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生动实践。
创新支撑绿色发展
车行至子午镇山路,漫山的密闭光生物反应器煞是壮观,作为全球唯一掌握两种技术生产雨生红球藻的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天然虾青素油、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制品等行销全球,并成功挂牌“新三板”。“红球藻对环境要求极高,我们跑遍全国最终选择空气、水源都符合条件的楚雄。”总经理张勇介绍,养殖雨生红球藻在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的同时,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含量,反过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开创了一种生态和谐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创新是支撑绿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谁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生物医药是楚雄绿色发展的创新高地。”楚雄州州委书记侯新华介绍,全州已建成的生物医药工业企业达42户,位居全省第二位,成功打造了从中药材种植生产、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和科研完整的产业链。“十二五”期间,楚雄生物医药总产值超60亿元,年均增长33.55%,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他表示,“十三五”期间,楚雄将打造全国最大的民族用药产业集群基地和上市孵化区,生物医药年均增速达30%,到2020年,增加值达40亿元左右,大健康产业突破100亿元,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技术创新推动节能减排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楚雄经济开发区里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阳极铜(含粗铜)和硫酸的有色冶炼企业,经过4次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后,在创造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成效。随着发展方式逐步改变,粗放的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明显改变,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率33.95%,2015年,全州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6%左右,“十二五”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左右,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
启航“十三五”,“互联网+”将实现互联网与各个行业有效的链接,有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经理石晓燕一大早要赶到龙川镇大谷堆村指导南华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点的建设。网站去年上线以来,成为国内野生菌权威的行业信息发布平台,客户遍布全国及欧洲、日本、韩国,在此带动下,南华县被商务部认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楚雄州以高原特色农业为首的“绿色产业军团”抢搭互联网快车初见成效,2015年,楚雄州网上商品销售额累计1.74亿元,同比增2.1倍,共有电商161户。去年底,楚雄州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园开园运营,提供办公、仓储、培训等10项公共服务,作为绿色创新引擎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楚雄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大众创新的主战场。
协调统筹绿色发展
“追求全面绿色发展,需要强化协调理念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侯新华介绍,针对全州90%以上国土面积是山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楚雄州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彝州特色的城乡绿色发展新格局。
冬日晴空下,紫溪山脚幢幢彝家小楼在绿树和鲜花的萦绕下整洁美丽。紫溪彝村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项目带动下,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紫云轩农家乐老板娘杨政会笑道,以前一家5口年收入仅两三千元,2014年搬迁到紫溪彝村后,依托国家4A级风景区紫溪山,村里乡村休闲旅游业一下子就火了,她家经营的农家乐年纯收入达15万元。如今,紫溪彝村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经营乡村旅游。2015年,紫溪彝村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经济总收入750万元,人均纯收入96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紫溪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山美水美留得住乡愁,才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紫溪镇党委书记杨俊说,如今紫溪彝村生活条件已和城里相差无几。
通过协调抓手来统筹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实现绿色发展,楚雄州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绿色之路。
彝族聚居的大姚县三台乡,满坡满箐的核桃林挂满果实随风摇曳,小洋楼、砖瓦房取代了昔日的闪片房、土坯房,核桃种植大户开顺若感慨地说,全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生产,几年下来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楚雄市赵家湾生物产业区摩尔农庄厂房内,白衣白帽的工人们忙碌而仔细地挑拣核桃,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核桃乳整齐下线。参观核桃博物馆、核桃乳生产线,购买核桃功能产品……在现场调研的楚雄市市长杨中华说,这样的工业旅游项目不久之后就将开门迎客,作为楚雄核桃产业的“航母”企业,摩尔农庄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工业反哺农业。核桃产业正是楚雄州高原特色农业探索融合发展的问路石,目前,全州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50万亩,总产值达38亿元,核桃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上规模核桃加工企业24户,其中4户年产值过亿元。
山川秀丽,林木葱绿,天空湛蓝,空气洁净……生于大山,依靠大山的彝州人知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协调发展的根基。从曾经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到如今拥有强县富民的“绿色银行”,林业大县双柏通过多措并举的造林绿化工作,全县森林面积、森林碳汇、森林覆盖率和山区群众经济收入持续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强,寻“绿”而来的云南美森源林产科技有限公司在双柏建成了我省第一条歧化松香生产线,松香深加工产品出口排名全国第4,带动全县8000多农户户均增收近2000元。“十二五”以来,楚雄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州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亿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3.5%,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达938.35亿元,每年增加碳汇551万吨,林业总产值达117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的收入预计达2500元。
开放助力绿色发展
驱车通过广通高速公路收费站,宽阔笔直的双向4车道高速路延伸至广通镇,楚广高速去年底通车后,楚雄至广通的通行时间从1个小时缩短至不到20分钟,为加速广通物流园区建设、再现“旱码头”繁华和楚雄开放融入滇中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楚雄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十二五”以来,全州掀起了交通建设新高潮,到2015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39.4公里,广大铁路、成昆铁路永广段建设顺利推进。“十二五”收官之年,楚雄州委、州政府高起点规划,大手笔绘就综合交通5年大会战蓝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楚南一级公路、楚广高速公路、108国道改造等投资超过10亿元的4条公路同时开工建设,规划新建的高速公路项目6个,建设里程626公里,估算总投资500亿元,未来5年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将超过过去60年总量,将实现滇中地区县县通高速目标。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开放使绿色的楚雄正成为各地客商眼中的香馍馍,为彝州绿色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凭借良好的区位、资源、政策和生态优势,去年火把节期间,来自广东、福建、香港等地企业的30个项目同时签约,投资总额达433.97亿元,涵盖了电子商务、农业光伏发电、风电、绿色产业等领域。“拾到篮里的不都是菜。”楚雄州招商合作局副局长彭金富说,楚雄州招商引资一直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坚决说不。“现在的楚雄依然保持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地是绿的,当初没有牺牲环境换发展,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促进招商引资,很多健康养老项目主动上门接洽。”他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州预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808.68亿元,是“十一五”的6.11倍。
旅游业是楚雄开放发展的窗口和前沿,绿色开放的楚雄如今已成为滇西黄金线上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冬日午后,彝人古镇,韩国小伙李庄铉在环境清雅的店内招呼客人,6年前,一家人到楚雄旅游时爱上这里的好山好水好清净,在彝人古镇开起了韩国料理。几个月前,小伙子和美丽的楚雄姑娘喜结连理,打算定居楚雄。彝人古镇开发运营商云南伟光汇通古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振杰介绍,古镇游客量从2007年的130万人次激增至去年的800余万人次,吸引了900余家来自全国以及韩国、缅甸、美国等地商家。去年8月,伟光汇通集团、云投集团与楚雄市政府签约,计划在彝人古镇北区共同打造一个规模上万亩的国家级特色旅游度假区,使楚雄真正成为滇西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业是楚雄州集中建设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楚雄将重点打造一条龙(禄丰恐龙),一个人(元谋人),四座山(狮子山、紫溪山、方山、哀牢山)和四个古镇(彝人古镇、黑井古镇、光禄古镇、石羊古镇),争取到2020年,形成2至3个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际旅游品牌,使旅游产业成为楚雄州重要的经济产业。
共享召唤绿色发展
距禄丰县黑井镇32公里的彝族、回族、苗族杂居村——青龙村,被确定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短短两年来,过去土坯屋、肩挑背驮、天旱断饮的景象不复,一栋栋小楼拔地而起,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共享发展。”如今,政府和村民们的思想理念都在发生积极变化,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培植发展核桃、花椒种植等绿色产业,村里畜群养殖营销专业合作社、牛干巴深加工厂等逐渐增多,一派“人勤年丰新村寨”的喜人景象。
“美丽乡村”建设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绿色行动,村容整洁、绿色发展,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又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重点,楚雄州积极培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壮大旅游服务业,通过产业培育让村民同致富。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级旅游特色村12个、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9家、州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7个、特色生态旅游农庄18个、农家乐456户,每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先后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彝村”、云南美丽乡村紫溪彝村,创造了南华“咪依噜”经验、永仁“诸葛营”经验,全州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坚持共享绿色发展,就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十二五”以来,楚雄州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05.95亿元,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9.69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25.8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518元增加到7086元,增幅连续4年高于全州平均水平。侯新华介绍,“十三五”期间,楚雄州将创新思路方法,注重精准发力,立下军令状、拿出硬措施,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确保“十三五”末全州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为了让各民族能共享发展成果,楚雄州正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截至目前,共整合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资金28亿元,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水利、安居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现在,全州正在推进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8个示范乡镇的建设,已经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34个、示范学校134所、示范企业4个、示范社区1个。
今后5年,楚雄将集中力量打造“一极一桥一品两区三基地”,在发展速度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力争到“十三五”末,GDP突破1500亿元大关。这其中,以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龙头的绿色产业,以及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先进制造、新兴服务等低碳产业,将成为彝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
记者 朱毅 王永刚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