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副州长:2018年底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17.07.2015  15:18

  发布会现场

云南网讯(记者 李星佺 曹屹)“到2018年底力争使7个贫困县和25个贫困乡镇全部退出'摘帽',220个贫困行政村出列,25.8万扶贫对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7月17日上午,在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向贫困宣战 建幸福家园”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楚雄州委常委、副州长任锦云满怀信心地表示。

楚雄州是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9县1市有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级重扶县。任锦云介绍,制约楚雄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可以概括为“两少两多”:水资源少、耕地总量少,山区面积多、自然灾害多。“加之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基础条件差,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多种致贫因素交错混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基本州情。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按照国家扶贫标准,楚雄州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8万人,贫困乡镇25个,贫困行政村220个,贫困自然村3309个,贫困危房户63924户,易地搬迁户16071户60014人。任锦云表示,这些都是楚雄州扶贫攻坚工作中,必须面对的“硬骨头”。

可喜的是,面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州情,楚雄州从未退缩,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攻坚合力;明确思路,创新精准扶贫载体;广泛发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重点,狠抓“两业”扶贫;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五方面措施,取得了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9.69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25.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12.21%,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翻番的优异成绩。

而下一步,楚雄州还将持之以恒地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力争通过5年扶贫攻坚计划,尤其前3年攻坚,到2018年底,使7个贫困县和25个贫困乡镇全部退出“摘帽”,220个贫困行政村出列,25.8万扶贫对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再用2年时间继续扫尾巩固,确保202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4年基础上翻一番,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