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咏恒 走进云南藏区 | 最美榜样 释放正能量

03.10.2015  05:41

  听说过迪庆高原“雪山雄鹰”七林旺丹的故事吗?在50年代末平息藏区武装叛乱中,他不顾个人安危,英勇顽强,撸着被叛匪打穿的肠子爬过纳雅雪山,完成组织交给的突围送信任务,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激励着多少英雄情结年轻人一路走来。

 

  近日,中新社云南分社开启“梅里咏恒:走进云南藏区”活动,新闻君的小伙伴们徒步云南藏区,接触了执着创业的康巴汉子、传承尼西土陶技艺的老艺人、守护梅里雪山的环保斗士等等,从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长久以来藏族人秉承的人性中最美的品质——淳朴和倔强,也感受到了他们热爱家乡情结的正能量。

 

 

 

 

执着的创业者

一个个藏区创业梦的成真,一批批藏区走出的农民致富带头人的故事,诉说着他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对创业的执着。

斯那定珠 一个康巴汉子的筑路传奇

 

 

 

 

 

 

 

 “我要赚钱,在家乡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 斯那定珠13岁时带着父亲四处筹来的35元人民币和自己挖到的水晶石,义无反顾的走出了大山。

  1999年,斯那定珠回到迪庆,决定用所有积蓄修建一条到达巴拉村的公路。同时,结合家乡的资源优势,创建巴拉格宗公园,以旅游来带动家乡人民发展致富。

  回想从前,斯那定珠情绪十分激动,“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就是要坚持。

  在发小扎西眼里,斯那定珠是个倔强不听劝的大哥。“我小时候觉得他不懂事,做事总是打破规律”。扎西说,当初他与村里其他人一样并不看好斯那定珠,认为他是痴人说梦,没想到,斯那定珠凭借一股子牛劲儿,带领村民们过上了现代文明的生活。

  2008年1月1日,巴拉村迎来历史性的一刻:公路通了,高压电通了,电话通了,这些巴拉村的梦想在斯那定珠的带领下实现了。有了这些条件,斯那定珠还把村民带到景区打工,甚至部分有“生意头脑”的村民也在景区承包起工程,开始自己的创业致富路。

 

 

 

 

 

 

实际上,藏区类似斯那定珠这样的追梦人还有很多,像云南康巴汉子和勋巧打生态牌将“最穷村”变明星村,也在努力带动着大家致富:“我想带领村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继续通过生态致富。”和勋说,他所处的巴珠森林覆盖率已经从他上任时的92%提高到如今的98%,今年已经有1.7万人来到村里游玩,发展旅游的条件基本成熟,他计划帮助村民进行房屋改善,直接接待游客,培养人员在网上营销旅游,做好旅游文章。

 

 

 

 

 

 

传承民族文化的艺人

有人说,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一定要注重活态传承,任何一种民族手艺都要有人来学。悠久的历史、奔放的歌舞、精湛的工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使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新闻君要讲述的香格里拉古城有个唐卡班以及云南藏区“土陶王”的故事似乎正印证着藏区老百姓民间扎根,呵护着优秀“基因”的传承。

 

云南香格里拉古城有个唐卡班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包罗藏族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是藏族画在布上的百科全书。唐卡绘画工艺繁复、细致,通常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一幅作品。

  索朗格列在香格里拉小有名气,是城里少有的“海龟”,早年曾去印度学习唐卡绘画,后来回到香格里拉,与别人合作成立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协会,招收学生传授唐卡绘画技艺。

  索朗格列说,唐卡班里的学生,都“非常热爱画唐卡”,他们每天从早晨7点开始,直到晚上8点,除了吃饭和必要的课间休息,其余时间会一直呆在这里,学习基础绘画或矿物颜料调色、绘制唐卡。此外,学校还安排学生学习土陶、织毯等手工技艺和英文。星期天学校会放假一天,但这里的学生不会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喜欢上网。他们课余生活很简单,上街买一些生活用品,或去古城转转。

 

 

 

 

 

 

云南藏区“土陶王”的故事

 

  尼西土陶,系用当地特有的红土与白土混合制作而成,工序包括备料、塑形、雕花、阴干、烧制等,有两大特点,一是没有转轮,二是不用烧窑,故成本较低。从外观讲,尼西土陶属于黑陶的一支。作为尼西土陶的代表性人物,孙诺七林频频受到媒体关注。

  “石棺考古发现,这儿的土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其住家二楼的工作间,孙诺七林席地而坐,边敲打作品,边给记者上起了课。他说,当年他的手艺是跟爷爷学的。而现在,他们一家共有5口人都会这门手艺了。

  孙诺七林还说,他们家现在只制作三类产品,一共100多个造型(最早他只会30多个),包括生活用品、装饰用品和宗教用品,其中不少跟藏文化都有关系,例如酥油灯等,早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跟老人家学土陶的,除了家人外,还有本村的100多位乡亲(村里共计800多人)及来自美、日等国的友人。“曾经有个叫凯蒂的美国女孩,在这儿呆了15天,学得还不错,最后把自己做的作品都带走了。

  有这么多后进参与学习,孙诺七林对土陶技艺的未来信心满满。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这个“规律”。孙诺七林说,“哪怕是在集体经济时代、‘文革’年代,这门技艺都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尽管看好土陶的前景,但头顶“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等光环的老人家不得不考虑传统土陶技艺所面临的挑战。他说,希望将来能“改进一些制作工艺”,比如用“电烧”替代现在的烧柴禾,就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涨姿势

 

经过多年努力,迪庆藏族自治州已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并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目前,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族锅庄舞”、“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东巴造纸术”“格萨尔说唱”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守护梅里雪山的环保斗士

梅里雪山处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是藏地八大神山之一。神山禁止伐木、狩猎、取土和登顶。近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藏区老百姓,他们的环保意识都在与日俱增。梅里雪山的“熊爷爷”,从一个穿梭于三江流域捕杀野生动物的猎手变成一名守护神山的环保斗士的故事,就在诉说着当地藏民殊途同归的环保意识。

梅里雪山的“熊爷爷”:从杀生猎手到环保斗士

 

 

 

 

 

 

 

 

 

 

  “不要喊我的藏名,喊我熊爷爷吧,下面我要给大家讲一讲这些柏树的故事……”在云南省德钦县进入梅里雪山的主要通道布村村口,藏族老人斯南多吉总是将游客和朝圣者“截停”,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向他们讲述古柏的故事。

  老多吉回忆称,他年轻时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猎手,每天穿梭于三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里猎杀野生动物,不懂宗教的他还会随手扯下风马旗擦拭猎枪。直至1986年,健壮的斯南多吉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失心”病,这才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我想是我杀生太多,作孽太多,山神发怒了。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再也不猎杀野生动物,要以保护森林里的一切来偿还。”老多吉说,病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交猎枪。

  随后,他开始走村串户说服村民不砍树,不猎杀,为了让村民更直观地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他常常把自己比喻成一只熊。然而,身为猎手的他变身环保宣传员后,不仅被村里人笑话,当他阻止别人狩猎时,还会挨打。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直至说服村里的部分老人加入他的巡山巡护队,由老带新,逐步扭转村民的观念。

  日复一日,村民口中的猎人斯南多吉变成了受人尊敬的“熊爷爷”。

  “我们8至10个人轮流巡山,吃住都在山里。最多时候收缴了4000多个捕猎的钢丝网。”老多吉告诉记者,他们巡山巡护队每年要固定进山巡护4次,主要职责是防火、防猎、防砍伐。

  多吉还成立了公益环保组织,如今已有183名会员。三江流域的各个村落也都争相效仿,纷纷成立了巡护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