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香梅子甜产业——洱源县松鹤村发展经济林产业脱贫致富侧记
通讯员 李永辉 李素敏 张艳梅
七月是洱源县茈碧湖镇松鹤村的收获季、丰收季,整个山乡一派忙碌。松鹤村的山腰、山脚、道路旁、房前屋后全是梅树,村民们老少齐上阵,兴高采烈采摘梅子;山路上,梅农们人背马驮把一袋袋丰收的硕果,浩浩荡荡地运送到村里的鲜梅收购点;鲜梅收购点上更是一派繁忙:“你的是300公斤,510元,你数数。”“你的是280公斤,476元。”在阵阵扑鼻的梅香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天卖了140公斤鲜梅,收入238元。我家种了500多棵梅子树,每年可以收10000多公斤梅子。今年梅子价格还可以,全部卖完收入可能在18000元左右。”大松甸村村民毛吉顺喜笑颜开地说,“我家5口人,梅子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他的零碎收入再有一点,日子过得还是很开心呢。”
“今年梅子收成好价格也好,今天卖了300多公斤,总共收入600多元钱。现在乘着天色还早,再去摘一趟。”大松甸村村民罗新亮卖完梅子后,迅速收拾好东西,牵着骡子拔腿就往自家梅园里赶。
据松鹤村党总支书记罗康福介绍,松鹤村委会有大松甸、溪登村、石照壁三个村民小组,共718户32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42人。全村种植梅子10000多亩17000多株,年产量约6000吨,年收入1000多万元,户均15000元,梅树已成为村里的“摇钱树”。过去松鹤村梅子价格很低,洱宝实业、云洱果脯、中洱果品等多家企业成立后,鲜梅需求量大增,再加上外地客商加入收购,松鹤村的梅子价格才越卖越好,梅农种梅子的信心也越来越足,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松鹤村虽处于海拔2500米的山区,但贫困人口不多,特别是大松甸村,只有2户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康福自豪地说道:“梅树为嫁妆,分家先分梅园,老人养老有‘私房梅子树’”已成为这里的彝家新风。可以这样说,梅子是我们的脱贫果、致富果。
一直以来,松鹤村以“治穷、致富、团结、发展”为理念,制定了切合村情的“果当家、林作盾、粮为本、畜以辅、兴科教、奔小康”的总体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梅果产业。县供销社先提供给农户梅苗,有收成后再支付梅苗钱;率先实行“永不调田”政策,打消农户种植梅树后农田被调整的顾虑,从1982年至今未调整过农田;提出“谁种植,谁拥有,谁收益”的口号,鼓励农户积极种植梅树;农林特产税由所有农户平均承担,促使农户积极种植梅树;成立梅果协会,邀请科技工作人员对梅农进行种植管理知识培训和品种改良,协调梅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等。
罗康福说,松鹤村除了大力发展梅子产业外,还“靠山吃山”发展野生菌松茸经济,将村里山头统一承包给农户,承包费用到现在每年达60多万元,其中70%按人头平均分配给农户,30%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松鹤村村民还积极外出务工,目前外出务工人数达500多人,年收入750多万元。
“通过多年发展,松鹤村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家家有彩电,人人有手机,民居建筑向砖混结构发展,冰箱、太阳能等已融入村民生活。现在的松鹤村,真是‘党旗飘扬众民跃乘风追寻中国梦,唢呐回荡彝家欢踏歌迈步小康途。’”罗康福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