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跨界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0.2014  12:49
桂林有很好的旅游地产发展条件,可以把旅游地产作为综合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作为旅游胜地建设的一个支点,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近年来,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桂林进入发展“快车道”,正筹划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其中蕴含的商机吸引中外投资者涌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日前公开表示,必须要把旅游目的地联合起来,才能使游客更好到达。如果行业间需要跨界融合,那么一定会在旅游业发生。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辅相成,对投资等产生积极影响,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转型进行时

桂林年接待入境游客193.65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53.85亿元,入境游客平均停留时间2.12天,人均消费2795.83元/人次。桂林入境过夜游客接待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十。桂林市入境客源的传统市场在亚洲、欧洲及美洲,大洋洲、非洲等新兴市场正成为重要潜在客源地。

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此举标志着桂林旅游(000978,股吧)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两年来,按照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这一目标,桂林市积极争取落实优惠政策,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发展有了新变化。万达、华润、保利、海航、港中旅、华侨城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纷纷落户桂林,投资旅游项目。今年7月,桂林获国务院批准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全国地市级城市中首个获批该政策的城市。

“桂林旅游已经从比较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转型,现在正大力推进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桂林市旅游局局长林业江说。

据了解,桂林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一批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以及乡村休闲旅游住宿餐饮业的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一批“洋家乐”成为外国游客在桂林的家;与第三产业融合,桂林推出了一批文化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健康旅游产业、低空旅游产业等多元化旅游业态和产品。

同时,桂林市重点抓智慧旅游建设,通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旅游新业态,使传统营销模式向“大营销”转变。大力发展在线旅游,建立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桂林旅游公共营销平台。在线旅游业务普遍应用,使桂林形成了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为了适应转型,我们正在逐步完善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林业江说。

此外,桂林非常注重旅游教育,形成比较系统的旅游教育体系和建成一支素质比较高的旅游人才队伍。桂林理工大、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培养桂林旅游教育的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为桂林及国内其他城市输送旅游研究人才、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从业人员。

跨界合作成趋势

“海航集团非常看好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我们认为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海航旅游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建红透露,海航集团将积极参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桂林低空旅游观光项目,同时成立桂林旅游发展基金,为桂林旅游升级改造添砖加瓦。

“在我看来,桂林其实是包含若干个子系统的一个大景区。从行业走势考虑,景区如果要融合发展最应该融合互联网。”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刘平春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为景区处理和解决众多的旅游难题提供多种可能性。

刘平春表示,通过互联网联络使游客与景区之间实现更密切联系,游客与不同景区要素之间联系将变得更加便捷,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来供消费者选择,特别适合于现在日渐火爆的自驾游。

旅游地产跨界融合是一个重要领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曾国安教授认为,桂林有很好的旅游地产发展条件,可以把旅游地产作为综合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作为旅游胜地建设的一个支点,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如果把旅游业比喻为一座房子,那么房子的屋顶就是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不能一味注重增长和发展而忘记了初心。”世界亚太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贵马田认为跨界融合更要保有特色,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桂林独有的卖点。

“现在普遍用各项指标作为衡量国际旅游胜地的标准,作为游客,我感到害怕,好像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即将变成同一个样板。旅游是为了看不同的东西,发展旅游要创造新东西,但不要磨灭了桂林原本的东西,独特的山水风景无法复制。”一位游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