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林产业主要造林树种培育技术丛书》(油兼用型桉树)
一、形态特征
材油兼用型桉树云南林产业主要树种培育技术丛书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树种的统称。乔木,少数为灌木。树皮脱落或宿存,脱落后的树干光滑。树干具地下保护器官木瘤,可萌芽成新株。具不定芽或裸芽。叶常为革质,两面具气孔,多型性,一般分为幼态叶和成熟叶。幼态叶对生,成熟叶互生。侧脉多数,在叶缘处汇合成一边脉,常含鞣质性树脂。枝条可自然脱落,形成无节干形。两性花,伞形花序、聚伞花序、伞房花序腋生,圆锥花序顶生。蒴果木质多形,由帽状体、萼筒、果盘组成,种子小。种植较多,表现较好的材油兼用型桉树有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直干桉(E.maidenii)、史密斯桉(E.smithii)、双肋桉(E.bicostata)、亮果桉(E.nitens)、多枝桉(E.viminalis)、樟脑桉(E.camphora)、巴吉桉(E.badjensis)、细叶桉(E.tereticornis)、柠檬桉(E.citriodora)等10多种。现介绍几种优良材油兼用桉树的形态特征。
蓝桉蓝桉是云南省引种最早的材油兼用型桉树树种。常绿大乔木。树皮灰褐或绿色,成长薄片状脱落,脱皮后的树干光滑,呈绿色或浅灰色,树干稍扭曲。幼苗茎呈紫红色;叶片主脉呈紫红色,叶片正面淡绿色,叶片背面大部呈紫红色,绒毛少。幼态叶对生,抱茎,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成熟叶互生,镰形或长披针形。1~2年生小枝绿色。花单生叶腋,偶有2~3朵聚生。蒴果较大,倒圆锥形,具4棱,多瘤状突起,果瓣与果盘(萼筒)平齐。种子黑褐色,形不规则。
直干桉直干桉于1951年引种云南。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分枝高,树皮灰褐色,块状脱落,脱皮后的树干灰白或淡黄色,光滑,有斑块。幼苗上部茎绿色。叶背面紫红色,绒毛较多,叶脉和叶片正面均为绿色。幼态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成熟叶镰状披针形或窄披针形。1~2年小枝圆形,红褐色。伞形花序,有花5~7朵。蒴果陀螺形或杯形,果瓣与果盘基本平齐。种子黑色或黑褐色。
史密斯桉史密斯桉1986年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引种昆明。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树冠浓密而具光泽,树干下部的树皮宿存,灰褐色,具细条状裂纹,上部树皮成长带状脱落,脱皮后的树干呈灰白色,光滑。幼枝和侧枝红褐色。幼态叶对生,窄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成熟叶互生,镰状窄披针形或窄披针形,暗绿色。伞形花序腋生,有花6~7朵。蒴果半球形,外缘有突出褐色斑点,果盘窿起,果瓣外伸。种子小,黑褐色。
双肋桉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树皮块状脱落,脱皮后的树干呈灰白色,光滑,在干基部有少量树皮宿存。幼态叶对生,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基部心形;成熟叶互生,镰状披针形至披针形,深绿色,有光泽。伞形花序,有花3朵,花蕾有2棱,具白霜。蒴果半球形至钟形,具2棱,种子黑褐色,扁圆或不规则形。
亮果桉1986年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引种昆明。常绿大乔木。在原产地树高可达70m,树干通直,树皮呈带状脱落,脱皮后的树干呈灰白色,光滑。干基部树皮宿存。幼态叶对生,无柄,圆形至卵圆形,粉绿色,带光泽;成熟叶具柄,披针形至镰状披针形,有光泽。伞形花序,腋生,有花4~8朵,花蕾无梗或具短梗,帽状体圆锥形,比萼筒长或相等。蒴果截卵形或偶呈壶形,无柄,果瓣3~4裂,果盘窄且凹陷。
多枝桉常绿乔木,高达30~40m。树皮呈带状脱落,树干上部光滑,白色或黄白色,树干下部树皮宿存。幼态叶对生,无柄,披针形或椭圆形;成熟叶互生,具柄,披针形或狭披针形,淡绿色。伞形花序腋生,有花3朵,帽状体尖圆锥形,或尖顶半球形,高与萼筒相等。果卵形,或半球形到钟形,果盘宽。
柠檬桉大乔木,高可达40m,径120cm。干形直,分枝高,树皮块状脱落,树干光滑,白色、灰白色、青灰色,有些树皮具斑块。幼态叶4~5对,对生,卵状披针形,叶柄在叶片基部盾状着生,密被刚毛;成熟叶披针形或窄披针形,有柠檬香味,无毛。伞房状圆锥形花序,腋生,伞形花序有花3朵,再集生为圆锥花序。花蕾卵球形。帽状体半球形,果瓣深藏。
二、分布与生长特性
桉树共有945个种、亚种和变种。主产澳大利亚,只有5个种分布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如尾叶桉(E.urophylla)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帝汶岛,剥桉(E.deglupta)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 和菲律宾。桉树天然分布于北纬7°至南纬43°39′之间,现世界共有96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桉树。
我国于1890年首先引种桉树于广州,先后引种桉树300多种,迄今全国共有16个省(市、区),600多个县(市、区)种植桉树。至2008年我国桉树的种植面积达260多万hm2,另有四旁植树18亿株。桉树种植最多的有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区)。
云南约1896年引种桉树,最早引种蓝桉(Eucalyptus glopulus)于昆明,先后引种保存桉树100种左右,至2009年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09个县(市、区)种植桉树,所营造的桉树人工林面积达400万亩,占全省人工林面积的94%。云南引种桉树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4年以前,以观赏为目的的引种阶段。引种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对桉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了解甚少,引种的桉树种类和数量少,计10种左右,主要种于庭院、寺庙。第二阶段是1964~1982年以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引种阶段。此阶段的桉树引种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对桉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引种桉树30余种,大部分从国内引进。第三个阶段是1983年开始的有目的、有步骤的生产性引种阶段。桉树进入商业化发展经营,与此同时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桉树试验研究工作,在各项试验研究成果的带动下,桉树开始从四旁绿化,农田防护向山地大面积种植,此阶段引种桉树60余种,种源264个,家系543个,桉树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在云南林产业发展中作出一定贡献,成为云南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蓝桉阳性、深根性树种,生长迅速,喜疏松深厚的土壤。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红壤、黄红壤、紫色土。在土壤干旱,土层浅薄(40cm以下)的地方生长不良。蓝桉抗寒力强,但不耐较高气温。萌芽力强,可实行萌芽更新。木材边材灰白色,心材浅黄褐色,纹理交错,结构略粗,强度中等。在云南适宜生长的海拔范围及气象因子,生长情况及抗寒性见表2-1、表2-2、表2-3。蓝桉种植后6年左右开花结实。在滇中地区,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开花,蒴果1~3月成熟。产籽率1.5%~2.0%。种子千粒重2.8~3.4g,每公斤种子有30多万粒。种子室内发芽率90%以上。表2-1几种材油兼用型桉树在云南适宜种植的海拔高度范围及相应的气象因子。
直干桉阳性、深根性树种。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喜疏松深厚的土壤。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红壤、黄红壤、紫色土等。直干桉林木生长快,但在干旱、土层浅薄的地方生长不良。直干桉萌芽力强,萌芽率在90%以上,可实行萌芽更新。抗寒力强。木材边材淡黄褐色,心材稍深,纹理较直,结构细,强度中等。在云南适宜生长的海拔范围及气象因子、生长情况及抗寒性见表2-1、表2-2、表2-3。直干桉种植后7年左右开花结实。在滇中地区,7月下旬至9月中旬开花,1至4月果实成熟。种子千粒重1.50~1.52g,每kg种子有60万粒左右,产籽率1.2%~1.4%,种子室内发芽率90%以上。
史密斯桉阳性、深根性树种。生长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疏松深厚的土壤。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红壤,黄红壤,紫色土等。史密斯桉抗寒性强,萌芽力强,可实行萌芽更新。木材浅褐色,心材苍白色,硬且重,较耐久。在云南适宜生长的海拔范围及气象因子,生长情况,抗寒性见表2-1、表2-2、表2-3。史密斯桉种植后7年左右开花结实。在滇中地区,11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开花,果实12月至次年2月成熟。每g带疮粒籽中有生活力的种子250~365粒。种子千粒重0.54g,带疮粒籽产籽率3%~4%,种子室内发芽率85%以上。
双肋桉双肋桉耐寒力强,萌芽力强,萌芽率在90%以上。据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试验结果:双肋桉种源的林木生长差异较小,而林木个体的生长差异较大。4年生时最佳种源的林木生长量比最差种源大35%以下,而林木个体的生长量差异在40%以上;桉叶出油率高的种源比出油率低的种源高28%,桉叶素含量高的种源比含量低的种源高13.6%。
双肋桉木材是很好的纸浆原料,心材浅黄棕色,纹理稍交错,强度大。双肋桉桉叶出油率高。在云南适宜种植的海拔范围及气象因子,生长情况及抗寒性见表2-1、表2-2、表2-3。双肋桉种植后8年左右开花结实,但结实量少。9~10月开花,果实2~3月成熟。每kg有生命力的种子10.6万粒,种子发芽率85%以上。
亮果桉亮果桉为阳性、深根性树种。生长迅速,幼林期自然整枝较差。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红壤、黄红壤、紫色土等。抗寒性强,对地下害虫有一定抵抗力。木材淡黄色或粉红色,纹理直,强度中等,是很好的纤维用材。在云南适宜种植的海拔范围及气象因子,生长情况及抗寒性见表2-1、表2-2、表2-3。亮果桉开花结实较晚,且结实量少,种植8年以后开花结实,每克带疮粒种子中有可育性种子261粒。
多枝桉多枝桉1973年由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引种于昆明,并于1986年开展种源试验,同时引种到保山、楚雄、弥勒等地。适宜种植范围较广。为阳性树种,喜温暖的气候。对土壤适宜性强。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红壤、黄红壤、紫色土等。其林木生长迅速,抗寒力强,萌芽力强。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多枝桉林木树高生长差异不太显著,但胸径生长差异显著。木材淡黄色或粉黄色,硬度中等,纹理通直。在云南适宜生长的海拔范围及气象因子,生长情况及抗寒性见表2-1,表2-2,表2-3。多枝桉每克带疮粒种子中有可育性种子347粒。
柠檬桉柠檬桉为喜光、喜温树种,不耐低温。在云南适宜种植的地区为中亚热带更温暖一些的地区直至热带北缘地区。1975年以前昆明亦有种植,5年生林木树高7.5m,胸径95cm,1975年因遭受低温危害且受害严重,而不再种植。柠檬桉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红壤、黄红壤、赤红壤等。能耐一定的干旱贫瘠土壤,其林木生长较快,无性繁殖困难。木材灰褐色,纹理直而有波纹,材质重,坚硬而韧性大,易加工。在云南适宜种植的海拔范围及气象因子、生长情况及抗寒性见表2-1、表2-2、表2-3。柠檬桉的开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每克带疮粒种子中有可育性种子106粒。
三、经济及生态价值
1、经济价值评价
桉树用途广泛,其木材主要作制浆造纸、三板(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矿柱、建筑、地板、家具等用材,其中制浆造纸用材量最大,每生产1吨干浆需木材4.0~4.5 m3。云南省种植的材油兼用型桉树如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双肋桉、亮果桉、多枝桉、柠檬桉等不仅生产木材,桉叶可以蒸馏桉油,是云南省的重要出口商品。2005年云南省出口桉油4373t,其桉油出口量占全国桉油出口量的70%。桉油是医药、香料、化妆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几种材油兼用型桉树木材的理化性质见表3-1,桉油化学成分含量、桉叶油产量、出油率、桉油主要成分含量见表3-2,表3-3,表3-4。
种植桉树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以培育坑木用材为例, 8年生的直干桉林,林木平均高17.8m,平均胸径16.5cm,每亩可用作坑木的林木有88株,每株取2.2m长,可得小头直径8cm以上的坑木4根,其中小头直径12cm以上的1根,单价32元/根,小头直径9cm以上的2根,单价16元/根,小头直径8cm左右1根,单价8元/根,每株合计72元,每亩产值为6336元。扣除经营成本3064元/亩,其中营林费用650元,采运费用1500元,税费740元,地租174元,每亩纯收入3272元,尚未计入桉油收入。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材油兼用型直干桉林的多点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其林分7年一个轮伐期,采用动态财务分析结果,净现值为5059元/hm2,内部收益率达35.6%,费用效益比为1.59。以富民种植的直干桉纤维用材林为例,2004年采伐,树龄7年,林木蓄积量为10.52m3/亩,出材量为8.94m3/亩,木材价格300元/m3,木材产值每亩达2682元,扣除经营成本1240元/亩,其中营林费500元,木材采运费550元,各种税费120元,地租70元,其木材纯收入1442元/亩;7年每亩共产桉油16kg,平均单价30元/ kg,桉油产值为480元,扣除桉油加工成本160元/亩,桉油纯收入320元/亩,7年生直干桉纤维用材林每亩纯收入合计1762元。
综上所述,可见种植桉树经济效益不菲,经营桉树人工林可望获取木材、桉油等多种综合经济效益。
此外,桉林四季常青,树体高大壮观,树姿优美,花色美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如灰桉(E.eryhandra)、红花桉(E.erythrandra)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而在这一方面也显示出桉树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生态价值评价
桉树人工林的生态价值主要从林地的地力效应、水土保持能力、生物多样性能三个方面加以评述。
(1)林地的地力效应
地力包含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林地地力下降是各树种人工林经营共同面临的问题,可通过科学、规范经营及合理施肥加以改善。Davidson(1989)对林分状态下不同植物N、P、K的吸收量研究表明,茶树分别为240kg/hm2·a、20kg/hm2·a、100kg/hm2·a,橡胶树分别为321kg/hm2·a、33kg/hm2·a、163kg/hm2·a,杂种尾叶桉分别为76 kg/hm2·a、6kg/hm2·a、4kg/hm2·a,桉树吸收量最低。Campinhos(1993)在巴西测定到7年轮伐的桉树纸浆林林木对N、P、K、Ca、mg的吸收量分别为455kg/hm2·a、60kg/hm2·a、235kg/hm2·a、607kg/hm2·a、96kg/hm2·a,而积累量分别为833kg/hm2·a、112kg/hm2·a、383kg/hm2·a、111kg/hm2·a、135kg/hm2·a,积累量大于吸收量。
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对造林6年后的雷林一号桉,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没有大的变化,土壤pH值下降8.6%,有机质含量提高13.9%,全N含量提高20.2%,速效N含量提高51.1%,全P含量提高13.8%,速效P含量下降57.5%,全K含量变化不大,速效钾含量提高40.5%。由于集约经营,林木蓄积年均生长量从1986年的2.42m3/hm2·a,提高到1998年的11.83m3/hm2·a。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蓝桉、直干桉人工造林后林地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进行施肥(对照)的蓝桉人工林,造林3年后与造林前比较,林地土壤的pH值提高3%,有机质含量提高13.5%,全N含量下降47%,速效N含量下降17%,速效P含量下降43.8%,速效K含量下降34%;施肥区与对照区相比较,施肥区与对照区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它营养元素含量施肥区比对照区下降速度大大减小,而施肥区的林木蓄积量比对照区大83%以上,从而说明林地施肥可以减轻桉树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的衰变。此外,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2.5年生直干桉人工林林地的枯落物量进行了调查,每公顷林地有枯落物5065kg,可折算成每公顷含N量58.69 kg,含P量2.5kg,含K量25.83kg,含Ca量63.3kg,含Mg量7.6kg。表明桉树人工林也可通过林分的物质循环而培肥地力。另外,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19年生的蓝桉、直干桉试验林进行了造林前与其19年生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结果为:19年生时林地土壤的pH值比造林前下降了7.6%,有机质含量上升309.1%,全N含量上升24.0%,全P含量下降8.9%,速效N含量上升15.0%,速效P含量上升4.0%,速效K含量下降5.5%。说明随着桉树人工林树龄的增大,林地地力出现营养平衡期或相对富裕期。
(2)水土保持能力
根据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在雷州半岛多年的实测数据,当地的年降雨量1520mm,桉树人工林的蒸发量小于1000mm,一般气象观测数据都是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而桉树人工林则反之。另据雷州林业局测定,桉树林内相对湿度90%,林外为86%,桉林内比林外蒸发量降低20%。Davidson(1989)经研究得出,不同植物每生产1k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分别为:桉树510L,合欢属树种580L,针叶树1000L,棉花800L,向日葵600L,蚕豆600L。西南林学院对多种相思树种和桉树水分利用效率(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表示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水分利用效率(mg/g)分别为:窿缘桉39.92,赤桉33.73,柠檬桉33.03,厚荚相思21.51,大叶相思15.16,马占相思5.20。赵庭香等(1988)在东门林场测定到窿缘桉林林地土壤含水率为20.4%,桉樟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含水率为20.80%,荒山的土壤含水率为18.4%。在云南旱季,桉林内的相对湿度为59%,空旷地为54%,林内高于空旷地。树木的耗水量与其树叶的叶面积指数有关。桉树叶面积指数为1.5~2.0,相思树为3.0~4.0,松树为4.0~6.0。桉树叶面积指数小,所以耗水量少。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1993~1995年对两种整地方式营造的蓝桉人工林进行了水土保持能力的定位监测,结果为:造林第3年,撩壕整地与荒山比较,径流比值为0.20,泥沙流失量比值为0.42,土壤有机质流失量比值为0.20;穴状整地与荒山比较,径流量比值为0.31,泥沙流失量比值为0.26,土壤有机质流失量比值为0.10。应该说明的是造林第一年上述各项比值要大,是整地使表土疏松之故。
(3)生物多样性能
据西南林学院的调查数据,在直干桉人工林内有乔木5种,灌木17种,草本植物61种,计有83种植物。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在普洱市的调查结果,桉树人工林有植物73个科,97个属,135种;思茅松人工林有植物68科,88属,106种;撂荒地有植物105种,次生常绿阔叶林有植物270种。福建岩溪国有林场对尾巨桉人工林作了植物物种调查,其林内有植物29科,49属,53种。其中双子叶植物占69.81%,单子叶植物占16.98%。各项调查研究表明,桉树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能。
与其它树种的人工林相比,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土壤水分、养分的利用率比较高。在相同的时间内,由于桉林林木生长快,生产的生物量多,故消耗的水分和养分相对多于生产较少生物量的其它树种的人工林。进行不同树种人工林林木水分、养分消耗量的比较应以生产相同数量干物质为基础进行比较才具有科学性。桉树生长快,固碳能力(吸收大气中的CO2)强,每hm2桉树林每年可固定8t碳,是很好的碳汇林。综上所述,桉树具有较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利用较少的土地生产较多的林副产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对林业的要求。桉树速生潜力大,作为商品林经营,只要提高经营强度,必然获取高的收益。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包括桉树人工林在内的各种人工林,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天然林和公益林,充分发挥不同森林类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
四、良种选育技术
桉树良种选育技术概括起来分为"引、选、育、繁"几个技术层次,其中包括有目的引种,选择育种(包括种源选择,优良林分选择,优树选择及子代测定,无性系选择),杂交育种,抗性育种、建立良种繁殖基地等内容。
1、种源选择
桉树种源选择就是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地区或某一立地类型选择最佳桉树种源的过程。种源试验即是把自然分布在各地理区域(桉树引种区)的种源样本(种子或苗木)集中于一个或多个地点,对其生长性状以及生理特性等进行对比试验,最终选择出最佳种源供造林用。种源选择的程序包括:试验材料采集,田间造林试验,通过统计分析选择出最佳种源,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性状相关性和地理变异规律分析,进一步了解种源遗传变异规律,进行推广应用。
试验材料采集:桉树种源采集区必须包括该树种的全分布区(引种区);采种林分应是实生林;每个采集点所确定的采种母树不少于10株,其母树近似于所在林分的平均木;进行采集点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气候因子、地形、林分状况、母树年龄等的登记,分配种子时应附上此资料。
桉树种源田间造林试验一般采用随机区组设 计,地势比较复杂,种源数较多的情况下,可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或裂区设计,6~4次重复,6~9株小区,试验期为1/2个轮伐期。造林密度一般采用2m×3m或2m×2.5m。各区造林技术措施相同。造林后的观测内容: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物候、生长节律,抗性,木材理化特性,桉叶出油率等。生长量每年观测一次,生长节律每月观测一次,根据不同的选择目标,观测内容应有所侧重或简化。桉树优良种源选择指标主要包括:林木生长量、木材特性、适应性、抗性、桉叶出油率,生产力等。根据不同的选择目标,选择指标应有所侧重。桉树种源评选分单项和综合指标的评选。单项选择如对林木的生长性状,桉油产量等进行分别评选;综合选择是对多个性状包括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综合评选。单项选择在试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差法,聚类分析法进行评选。如史密斯桉优良种源选择的标准是平均数加1个标准差。综合选择一般采用坐标综合评价法或指数法进行评选。如果试验以当地种源作对照,那末优良种源选择用其对照作标准进行评选。
另外,对桉树林木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时,可用方差分量估算遗传力。根据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试验的有关研究结果,史密斯桉种源的林木蓄积遗传力为0.869,遗传增益为0.246。还可利用各项试验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性状相关性及地理变异规律分析。如生长量与经度、纬度、海拔、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采用各年度种源排序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采用最后一次生长量测定数据与之前各年度生长量测定数据进行各种源早一晚相关分析,通过各项分析进一步了解各种桉树种源的生长特性及生态生物学特性,便于推广应用。至2005年前云南省林科院共引进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双肋桉、亮果桉、多枝桉、巨桉、赤桉等树种种源264个。经试验分别筛选出这几种桉树的澳大利亚优良种源31个。它们分别是蓝桉T1-10、L1-10、C1-10、11915,直干桉12125、15917、12123,史密斯桉15544、15092、12131、18681、18682、18688、15064、17131、18284、15091,双肋桉11742、17965,亮果桉12401、13281、14449、16636、16750,多枝桉14525、12568、14523,巨桉14012,赤桉13554、13662、13823。
2、优良林分选择
桉树树种的优良林分指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及经营技术措施下,林木生长量大,林分长势良好,林相整齐,林木分化小,树干通直圆满,I、Ⅱ级木占优势的林分。桉树优良林分一般选择标准为材积年生长量在18m3/ hm2以上,对林木的形质指标要求同于优树选择。
3、优树选择
桉树树种的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相同树龄、采用相同营林技术措施的林分中,其生长量、品质,材性、抗性、桉叶出油率等表现最好的个体。优树选择是一种按优树选择目标和标准进行的表型选择,是为建立良种基地,进行无性系选择或直接为造林提供优良材料的一项林木常规育种措施。
选择条件:桉树树种的优树选择必须在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各桉树树种的林分中进行。最好在种源林,子代测定林,优良林分及大面积实生人工林中进行选择。树龄6~10年。
选择标准:根据树种和选择目标确定标准,并遵循"集中对少数性状进行选择"的原则。选择标准分为数量指标,如林木的树高、胸径、枝下高、生根率、桉叶出油率等,形质指标,如林木的冠形、干形、材质、木材纹理等。如果以纤维用材为目的,其优树的选择目标侧重生长量、树皮率、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等。选择性状应以数量性状为主,而且注意起主导作用的性状。如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以纤维用材为目标在对蓝桉、亮果桉、直干桉采用优势木法进行优树选择时,经统计分析发现树高在数量性状选择中起主导作用,而采用标准差法进行选优。在以纤维用材为目标,采用优势木法进行选优时,初步确定的优树标准为:蓝桉优树树高大于优势木树高平均值10%以上,胸径大于15%以上;直干桉优树树高大于优势木平均值12%以上,胸径大于18%以上。采用标准差法进行选优时。初步确定的几种桉树的优树标准为:蓝桉,亮果桉优树的树高和胸径分别大于其标准地林木树高和胸径平均值18个标准差,直干桉优树为2.0个标准差;蓝桉优树的树皮率在14%以下,直干桉优树的树皮率在17%以下。桉树树种的优树选择方法一般采用优势木对比法、标准差法(小标准地法)及综合指数法。优势木对比法,通过目测初步确定候选优树,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立地条件一致的10m半径范围内(应包括有30株以上林木),通过目测选出生长量次于候选优树的优势木3~5株,对候选优树和优势木进行树高、胸径、枝下高等各项性状的实测。将实测结果与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若候选优树各项指标大于确定标准的,即定为初选优树。进行复选时则优中选优。对事先没有标准的桉树树种应通过试选工作找出标准。标准差法,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立地条件一致,半径10m范围内(应包括有30株以上林木)实测每木的胸径,并测定5株平均木(胸径达平均值的林木)的树高及候选优树的胸径,树高,计算标地内林木的平均高、平均胸径及标准差,在此均值上加事先确定的标准差,以此作为标准,达到此标准的即为初选优树。标准差因树种、地区不同而不同。如果预测的桉树树种事先未确定标准差应通过试选工作确定标准差。2005年以前云南共选出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亮果桉等的优树348株。
4、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通常指的是通过有性杂交的育种,就是在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的不同类型间,进行人工控制授粉,以获得杂种的过程。
桉树是异花授粉树种,但在自然界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也可以发生自花授粉。由于桉树树种间花期相互重叠或衔接,而易发生天然杂交形成天然杂种。如雷州林业局选出的雷林一号桉(E.leizhou N01),四川林科院选出的蓝大桉(E.globulus×E.robusta),广西林科院选出的柳窿桉(E.saligna×E.exserta),1972年引种的刚果12号桉(E.ABL12)均为桉树的天然杂种。
桉树杂交育种首先要明确杂交育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木材产量、桉油产量或是为了提高物种的抗性等。
杂交方式分为单杂交、回交等,单杂交两个亲本可互为父母本,即A×B或B×A,前者称正交,后者称反交,一般进行杂交时二者均要做。回交指F1杂交一代与父本或母本进行杂交。
杂交程序:亲本选择,掌握亲本花器的构造和开花习性、时间,杂交操作的准备,去雄套袋,授粉和解袋,采种,杂交子代测定。其中亲本选择和子代测定非常重要。
亲本选择应注意以下条件:杂交亲本必须具备育种所期望达到的优良性状;应侧重母本优良性状的选择,杂交亲本的质量性状(干形、树皮厚薄、抗性等)比数量性状(树高、胸径等)的遗传力更强,选择当地比较适生的中龄母株作亲本,杂交亲本间亲和力强;杂交亲本间花期重叠或衔接时间较长。杂交亲本必须是经选择的优良单株。
掌握亲本花的构造和花期是桉树杂交育种的首要一环。桉属树种为雌雄同株同花植物,由花芽发育成花蕾,花蕾由帽状体和萼筒构成,帽状体内藏雌蕊和雄蕊,花蕾初期青绿色,成熟时为黄白或黄褐色,花蕾成熟时帽状体开裂,随之脱落,花便开放。
杂交前的准备工作:购置授粉用具如小剪刀,小镊子,安全带,透明纸袋,塑料牌,橡皮筋,记录表格等,并搭授粉支架。
花粉采集和贮藏:最好当天采集花粉,当天授粉,若父本花粉从外地采集,宜在授粉前3天把花粉收集停当。掌握花蕾成熟时间非常重要,当花蕾变色,帽状体即将开裂时,采集花枝放入室内2~3天,帽盖与萼筒开始分裂,去掉帽盖,剪下花丝放于阴凉处1天左右,花药自然成熟散粉,用100目筛子过筛,用纸袋或试管将收集筛选的花粉置于干燥皿内放于冰箱冷藏备用。
去雄套袋:当桉树母本花蕾的帽状体刚变成黄白色或黄褐色时进行去雄比较好。过早去雄,柱头发育不良,过晚去雄,雄花已开始散粉,可能会出现自花授粉。应选择树冠中部,光照条件较好,枝条摆动时,相互冲撞较少的花序作为去雄处理对象。去雄时用小剪刀或刀片于萼筒与帽状体交接处深切1mm左右,以除去帽状体,用小摄子将残留的花药清除,用透明纸做成信封式样的套袋,规格10cm×15cm,套袋套上花朵后用橡皮筋将上下口扎紧,挂上标签,若发现有套袋被虫口咬破或自行脱落的去雄花朵,应作废重做。
授粉和解袋:去雄2~3天后,柱头由青黄变为白色透明且顶端膨胀有光泽时,进行授粉。授粉前需对花粉进行发芽试验,以了解花粉的活力。授粉时先把套袋顶端打开,用毛笔蘸粉直接点到柱头上。授粉时间宜于阴天或晴天的8:00~9:00或16:00~17:00进行,每天授粉一次,连续进行2~3次,每次授粉后应立即将套袋扎紧,最后一次授粉4~5天以后,柱头顶端由白色变黄褐时,这时可以将套袋去掉。去袋过迟容易引起发霉落果。为了提高坐果率,利用5%~10%的蔗糖液或母本花药碾碎后的过滤液,点涂去雄花朵的柱头,可以促进柱头发育和增加花粉的附着力。
采种:桉树杂交母本一般授粉后4~5个月,当蒴果呈黄褐色,果瓣略为开裂时,便可采种。将种子装袋后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或于冰箱内贮藏以供播种育苗用。
杂交子代测定:桉树杂交育种的子代测定,是用其杂交子代苗木,以父母本自然授粉种子培育的苗木及当地生长较好的桉树苗木作对照进行田间种植对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9株小区,8~4次重复,若处理数较多,可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试验观测内容主要包括林木生长量、抗性、形态特征等,对试验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或回归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评选出优良子代,同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评价其桉树的杂交育种效果。
上述是桉树全同胞单父本杂交育种。另外,可进行半同胞多父本的桉树杂交育种,即选择桉树的两个以上父本,把它们的花粉等量均匀混合后,对一个母本进行授粉。这种杂交育种方式可缩短育种时间,大大提高优良杂交的个体出现机会。但是半同胞多父本杂交不能得到杂交的特殊配合力和一般配合力的评定。
杂种优势利用:桉树杂交育种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费用、困难较大的工作。且其F1代会出现分离和退化严重的现象,因此,对其F1代的杂种优势通过无性繁殖而获得利用非常必要,它可以大大提高桉树杂交育种的成效。其杂种优势的利用就是将F1代优良个体通过无性繁殖培育出无性苗直接用于桉树造林或是建立桉树采穗圃。
5、无性系选育
无性系是某一原始母株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无数分株的总称。有性创造,无性利用是无性系选育的主体。无性系选育是通过无性繁殖实现亲本体细胞直接分出亲子体,亲子体与亲本体基因型相同。因此,无性繁殖及无性系测定是无性系育种的关键。
桉树无性系选育就是在桉树优良种源林、优良林分、优良家系林、人工杂交子代的优良组合中选择出的优良个体或大面积人工林中选择的优良个体即优树,通过无性繁殖,无性系测定,再将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通过无性繁殖生产出苗木直接投入造林。无性系选育利用了广义遗传力,能得到较高遗传增益。
桉树无性系选育的程序:优良个体选择,无性繁殖(一般采用组培方法),利用无性繁殖生产的苗木开展无性系测定。无性系测定的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用实生苗或优良家系苗造林作对照。造林密度根据不同的桉树树种确定,一般采用2m×3m或3m×3m。
试验观测及结果分析:桉树无性系测定主要观测的内容为林木的生长量(树高、枝下高、胸径等)、干形、抗性(抗寒、抗旱、抗风、抗病虫害情况)等,有条件时还应进行木材理化性质测定。将测定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对照作为标准进行桉树优良无性系的评选。一般采用的标准是优良无性系植株平均值大于对照植株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
桉树无性系选育应注意:无性繁殖生根率低于50%的待选无性系应予淘汰;无性繁殖材料应进行幼化处理(具体方法见无性繁殖育苗);所选繁殖材料具有一致性。
6、子代测定
子代测定又称后代测定,是一切育种工作的核心。桉树的种源选择、优树选择、无性系选择等均为表型选择,对于各表型选择的遗传特性只有通过子代测定才能反映出来。子代测定即家系试验一般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9株小区,8~5次重复。如果地形复杂,家系数量太多,可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如果同时进行种源和家系试验可采用裂区设计。其田间试验的造林密度为2m×3m或1.6m×3m,造林技术措施相同。试验观测内容主要包括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抗性、木材理化性质及桉叶出油率等。
林木生长量半年或1年观测一次;抗性主要观测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能力。观测内容可根据试验目的有所侧重和简化。桉树优良家系的评选方法参照优良种源评选方法。至2005年云南共引进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等树种的优良家系543个。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通过家系试验筛选出优良家系176个,筛选出的优良家系林木蓄积遗传力:蓝桉0.288,直干桉0.215,史密斯桉0.565;遗传增益:蓝桉0.217,直干桉0.122,史密斯桉0.276。
7、良种基地的营建
桉树良种基地是为大面积桉树造林提供优质种子的采种基地。桉树的良种基地分为母树林和种子园两种。
(1)母树林
桉树母树林分为改建母树林和新建母树林。改建母树林是选择符合建母树林标准的现有桉树优良林分,通过实施疏伐、抚育、施肥等集约经营措施而建成的桉树母树林。桉树母树林简单易行,投资少、提供优良种子快。新建桉树母树林是通过采集良种,培育壮苗,采用超级苗营建的母树林。这种母树林标准较高,种子质量较好,但经营时间较长。在桉树母树林的经营期间,每隔3~4年就要对其林分疏伐一次。疏伐的原则是砍小留大,除劣留优,砍密留稀,保留生长快,干形通直,树冠匀称,分枝较低,长势旺盛的林木。每次疏伐后母树林的郁闭度保持0.5~0.6为宜,最后每亩保留20株左右。桉树母树林的经营期间应加强林地的土壤管理,每年进行除草,松土抚育,施肥等工作,施肥量逐年增加,采用混合肥、有机肥或复合肥。建立桉树母树林技术档案,记载造林时间,所采取的各种经营措施,林木的物候特征,生长量,结实量,种子品质等,以便为改善经营措施提供依据。
(2)种子园
桉树的种子园分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
①无性系种子园无性系种子园主要是采用嫁接方法建立的种子园。其建园程序包括:园址选择,培育定植砧苗,采集接穗,嫁接,无性系配置等。园址选择应根据建园任务、桉树树种的生态要求综合考虑。应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园。为避免与其它桉树花粉相互传播,隔离距离应在1000m以上。采用本砧嫁接最好,用异砧嫁接成活率低。营建桉树种子园首先从建园桉树的优树上采集种子,育苗定砧;应采集优树中上部向阳面半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作接穗,所选接穗枝条圆满、通直、粗壮、健康,枝条采集后应即时进行嫁接,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湿。嫁接方法有切接、腹接、皮下接、对接及保湿嫁接等。掌握好熟练地嫁接操作技术十分重要。嫁接时间为春季(2~4月),嫁接应选择无风阴天进行。嫁接前2~3天,每天给砧苗淋水一次,保证砧苗有充足的水分,提高嫁接成活率。无性系配置,入园无性系至少应有30~50个,采用阶梯错位法配置无性系。建园方式,可将砧苗直接定植到种子园地进行嫁接,亦可在育苗地嫁接后再定植到种子园地。桉树无性系种子园建立后,应加强园地的土壤管理,必要时对其配置林木进行修枝整形、截顶、矮化处理等管理工作,并建立其无性系种子园技术档案。
②实生种子园建立桉树实生种子园的技术要求基本上与营建桉树无性系种子园相同。不同的是实生种子园是用实生苗营建,培育其实生苗的种子来自优树自由授粉所产生的种子或从无性系种子园采集的控制授粉种子,分家系育苗。营建桉树实生种子园可与其子代测定林相结合,在子代测定林的基础上营建实生种子园,以实现家系间和家系内的双重选择。
至2005年云南共建立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巨桉母树林139.64hm2,建立蓝桉,直干桉,史密桉实生种子园27.06hm2,建立直干桉无性系种子园8hm2。
五、育苗技术
1、实生苗培育
实生苗是指用种子繁殖的苗木。
(1)种子的采集
选择树干通直圆满,树高年平均生长量2m以上,胸径年平均生长量2cm以上,无病虫害,树龄8~15年的桉树作为采种母树进行采种。已建立母树林和种子园的桉树树种,应在其母树林和种子园中采种。当桉树蒴果由绿色变为褐色,果瓣尚未开裂时采下蒴果。采集的蒴果经日晒2~3天种子自然脱出,筛簸除去杂质后装入布袋置于通风干燥地方贮藏。并进行种子纯度,千粒重,发芽率等品质的检验。
(2)育苗
桉树实生苗的育苗方法分两种,第一种为分段式育苗,即先在苗地或育苗盘中播种培育地苗,待苗高达4cm左右,将苗木移栽至盛有营养土或轻型基质的容器内作继续培育。第二种方法是将桉树种子直接播种在盛有营养土或轻型基质的容器内,每个容器播种2~3粒,播后用细火土覆盖,再加盖松针。桉树实生苗培育一般多采用第一种方法。因为用第二种方法,容器苗的管理时间长;第一种方法育苗,苗木经一次移栽对促进根系生长有利。
分段式育苗播种前一周左右用0.3%高锰酸钾液或播种前半月左右用0.3%福尔马林液对育苗床的土壤进行消毒。土壤消毒后,苗床经细致整平撒上一层事先配制好的细营养土,喷水后将桉树种子与细土混拌进行撒播,播后用细火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再加盖松针,喷足第一次水。喷水半天至1天后用多菌灵液等杀虫杀菌剂对苗床和步道进行消毒。禁止用菜地作苗圃。为了促进桉苗生长,可在苗床上建简易塑料薄膜大棚,或采用棚内盘式育苗。棚内育苗应注意温湿度的调控。苗期管理:经常保持苗地湿润,定期用杀菌剂喷洒苗地、步道进行杀菌,浓度根据苗龄而定。常用的杀菌剂为波尔多液,浓度1︰1︰150,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的常用浓度为1000~15000倍。若发现有虫害应即时喷撒杀虫剂。桉树苗木出土期间,有的树种如史密斯桉的苗木要进行一周左右的遮荫。桉树苗木出土期间要预防暴雨对苗木的损害,覆盖苗床的松针分2~3次揭除。苗木过密应进行间苗。移植苗木应在阴天或晴天早晚进行。苗木上容器后喷足第一次水,以后经常保持容器内基质湿润。苗木移栽至容器一定时间后可用0.2%~0.3%的复合肥液喷浇苗木,促进其健康生长。施肥采取低浓度多次施的方式。待苗木高达20cm左右时即可用于造林。
育苗容器培育桉树容器苗育苗容器有:合成纤维无纺布营养杯,其直径4~5cm,高9~11cm;纸质营养杯,直径4~5cm,高8~10cm;塑料薄膜袋,高10~12cm,直径6~8cm;硬质塑料管(杯),四方形或圆形,内壁有3~4个棱状结构,育苗时置于专制的育苗架上;穴盘育苗器,育苗时架空使用,每个盘有穴孔多个。无纺布营养杯和纸质营养杯具有透气,透水、根系易于穿透,可随苗木入土种植等优点,但容器的成本较塑料袋高;硬质塑料管(杯)和穴盘育苗器不能与苗木一起栽植,容器要返回,多次使用,从而增加了育苗的操作程序。
育苗基质一般塑料袋容器育苗基质配制:野外腐质土(或心土)90%,火土10%,普钙2.5%,复合肥0.5%,分别加0.3%的呋喃丹、多菌灵等杀虫杀菌,充分混合后使用。轻基质配制(参考桉树中心有关资料):利用农林生产废弃物如秸秆、树皮、锯木屑、稻壳、花生壳、玉米心、椰壳等与轻体矿物质泥炭、珍珠岩、蛭石、炉渣、煤渣等配制而成。树皮,秸秆、玉米心、椰壳等要进行粉碎。所配制的轻基质要进行沤堆发酵。将其基质水分保持在60%左右,可添加适量的尿素,动物粪便及菌类,湿度不足时进行喷水,2~3周翻动一次,沤堆用透明薄膜加盖,发酵时间2~3个月。
2、无性系苗培育
用桉树无性系苗造林具有选种效率高,遗传改良进展快,林木生长迅速,速生期提前,产量高,林相整齐,易于集约经营等特点。用桉树优良无性系苗造林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桉树无性系苗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扦插苗,另一种是组培苗。有些桉树树种因无性繁殖困难,目前还不能大批量生产无性系苗,如柠檬桉,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邓恩桉等。上述树种的扦插、组培等无性繁殖育苗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目前造林采用的桉树无性系苗多数是利用杂交种培育出的无性系苗。
桉树优良无性系苗培育的程序:繁殖材料选择,幼化处理,建立采穗圃,无性繁殖(包括组培、扦插、嫁接)。
繁殖材料选自桉树优良无性系或优树。
幼化处理:桉树繁殖材料的幼化处理是其无性繁殖育苗的关键,是提高桉树无性繁殖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幼化处理分为优树环剥法,优树本砧嫁接法及砍伐优树让其萌发新枝等方法。环剥法是在桉树优树干基离地面20cm左右将其树皮剥去三分之二圈左右,宽度3~4cm,深度达形成层,让环剥处产生萌条;本砧嫁接法就是利用桉树优树种子育苗作砧木,再取优树中上部向外生长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接穗,嫁接成活后剪去接穗枝条一部让其产生萌条。选择经幼化处理的萌条的芽、茎及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桉树组培及扦插育苗的材料。
建立采穗圃:桉树采穗圃用苗来源于经无性系测定选择出的桉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苗高5~10cm的组培苗作采穗圃的母株定植于圃地,种植密度15cm×20cm或20cm×20cm。母株种植后当高达14cm左右,从离地面4-6cm处剪去主梢作插穗,剪桩应保留1~2对小叶片,待剪桩萌出的萌条长至8~10cm具2~3对小叶片时,可采其萌条作第二次插穗。以后发出的萌条可反复使用。所采集的萌条应达到半木质化程度。采穗圃一般连续使用1.5~2年后必须对圃内的母株进行复壮更新。其方法是:将母株从根际处伐去,让伐桩重新萌条,形成新的根桩,继续产生萌条供扦插育苗用。采穗圃应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扦插苗培育
建立扦插用塑料薄膜大棚,供桉树扦插育苗用,亦可采用玻璃温室作为桉树扦插育苗的场地。大棚内配备可进行温、湿度,光照等调控的设备。亦有采用简易塑料棚进行桉树扦插育苗的,但必须通过人工调控棚内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以满足培育桉树扦插苗的需求。一般中午气温过高时应将薄膜四周打开降温,用遮荫网进行遮荫,避免强光照射苗床。
插穗采集及处理:桉树扦插育苗用的插穗主要来源于采穗圃,亦可用优树经幼化处理后获得的环剥或嫁接株半木质化萌条作插穗。根据每株萌条的木质化程度确定选取的插穗数。萌条采集后及时送到工作地进行处理。插穗长10~12cm,保留1~2对叶,如果叶片过大,可剪去1/3~1/2。插穗剪好后用高锰酸钾液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的插穗放入盛有生根促进剂液的容器中浸泡15秒钟左右,促进剂液深3~4cm,经处理后的插穗及时进行扦插。生根促进剂也可配制成糊状进行蘸插。生根促进剂又称激素,一般采用ABT1号生根粉、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最好采用混合型生根促进剂效果更好。使用的浓度范围500~1000mg/L,可依据不同桉树树种的生根难易程度而定。培育扦插苗所用容器有育苗塑料袋,硬质塑料管、杯、盘等,亦有在苗床上进行扦插,生根后再移栽到容器内的。扦插基质采用心土、蛭石、珍珠岩或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采用轻基质进行扦插效果更好。扦插后加强管理。扦插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是桉树扦插育苗的重要外部条件。温度保持在25~30℃,湿度保持在95%以上,用遮荫网进行遮荫。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透光度。冬春季透光度60%~70%,夏秋季透光度30%~40%。定期用波尔多液,高锰酸钾液进行消毒。桉树插穗一般扦插后20~30天生根,当扦插条生根发芽后将其移至全光照炼苗场进行炼苗,并加强水肥管理,40天左右,苗高达15cm左右即可出圃用于造林。桉树扦插苗培育从扦插到出圃需要两个半月左右时间。因此,扦插育苗的时间应与造林时间相吻合。
(2)组培苗培育
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成苗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组培技术在桉树无性系苗培育中发展很快。主要用于扦插生根难的桉树树种。用于建立采穗圃或用组培苗直接造林。目前已有60种桉树组织培养获得成功。
桉树的组培育苗技术程序为:繁殖材料的选取,接种,芽的诱导、增殖,诱导生根,组培苗移栽炼苗等。
繁殖材料选择非常重要,应用桉树优良无性系萌条,优树的萌条或采穗圃植株萌条的茎尖或茎段作繁殖材料。
①繁殖材料处理:萌条采集后立即放入装有清水的桶内,遮光运回组培室。剪去萌条的叶片留一小段叶柄,并将萌条剪成3~5cm长的茎段,用洗洁精涮洗干净,再用1%新洁尔灭浸泡30秒,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把经预处理的萌条段拿入接种室超净工作台,先用70%酒精浸泡30分钟,再用1%氯化汞浸泡6~8秒钟消毒,然后用无菌清水洗5~6遍。
②芽的诱导培养:把消毒好的萌条剪成1~2cm长、带1~2个节的茎段,斜插入诱导培养基中。其基本培养基可用改良H或改良MS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附加成分主要有IAA(吲哚乙酸)0.5~2mg/L,NAA(萘乙酸) 0.01~2mg/L,IBA(吲哚丁酸) 0.1~1mg/L,2、4-D(二氯苯氧乙酸)0.5~2mg/L,KT(激动素)0.8 ~1mg/L,BA(6-苯基嘌呤)0.5~2mg/L,CM(椰乳)10%等。芽诱导的培养条件:先经半个月的暗培养,然后在光照1000~3000Ix的日光灯或自然光下培养,室温26~28℃,湿度70%以下,经20~50天,在节外长出新芽。
③芽的增殖培养:茎段经芽诱导培养,待芽长到1cm左右,切取腋芽移入增殖培养基中,以诱导其分化丛生芽。当丛生芽长到2cm左右,把丛生芽从培养基中取出切成长1cm左右带1~2个小芽的芽体,移入新配置的增殖培养基中,每隔15~20天转换一次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基可采用B1培养基。B1、B2培养基是广西钦州林科所在改良H及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调整其氮、磷、钾含量,增加抗氧化物研制的培养基。增殖培养条件:转移培养基后,先于暗光下培养1周左右,温度26~28℃,空气湿度70%以下,当芽苗长至1cm左右时移到光照为1000~1500Ix的日光灯或3000~7000Ix的自然光下培养。实验表明在自然光下培养的芽增殖效果更好。
④诱导生根培养:当丛生芽长到2cm时,选取健壮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其生根,或移栽到营养袋(杯)中,培育生根。诱导生根培养基要选无机盐浓度较低的培养基。目前多采用广西钦州林科所研制出的B2培养基或改良1/2MS培养基。所添加的生长素采用ABT1、ABT2和IBA 3种中的一种或前两种之一种与第3种配合使用。芽条转入生根培养基后,先在室内弱光照射条件下培养10天左右,生根率达50%以上时(冬季气温低室内培养16天左右,发根率达70%以上)移到室外,在自然散射光照条件下培养6~15天(秋冬时间稍长)。一般芽条发根率都达90%以上,其叶片舒展,叶色浓绿,苗茎紫红,基部伸长时即可移栽。桉树组培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white(怀特)培养基,B5培养基,H培养基。各基本培养基的矿物质组成见表5-1;有机物组成见表5-2。不同树种培养基配方会有一定差异。
④组培苗移栽:桉树组培苗移栽一般在遮光的塑料大棚内进行。移栽时首先松动瓶内的培养基,随之将培养基和小苗一起从瓶内倒出,将苗与培养基分离,在清水中洗净后移栽。移栽用的容器为塑料袋、硬质塑料杯(盘)、网袋等。基质采用心土,并在心土中加上适量的蛭石、泥碳土,有条件的地方用轻基质最好。移栽前用多菌灵液浸泡苗木根系10秒钟左右,进行消毒,剪去过长的根系;并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移栽时先用小木棍在容器中央扎一小穴,把小苗根部垂直放入穴内,压紧穴边基质。苗木移栽后及时喷水,苗期注意保湿保温,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进行逐步的透光炼苗,最后至全光照下培育。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桉树无性系苗培育实行工厂化育苗。
3、苗期主要病虫害
(1)灰霉病病原菌为主灰葡萄孢菌(Botrylis ciueres)。症状是桉苗顶部先出现不明显的白色水渍状病斑,其病斑逐步向茎枝蔓延,迅速扩展为灰色至褐色大斑块,进而桉苗出现失水、皱缩、枯梢,叶片出现透明小黄点,最终导至苗木枯死。桉苗幼茎染灰霉病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条斑,渐变褐色,最后腐烂干枯,用手轻弹病株,有灰色烟雾状分生孢子出现。防治方法:播种不宜过密,若苗木过密需进行间苗,通风透光;育苗期阴雨天湿度过大,注意苗床排水;定期用1︰1︰150波尔多液,70%多菌灵1000~1500倍液交替喷洒桉苗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2)茎腐病病原菌为菜豆球孢菌(Mocrophmina phoseolina)。症状是在桉苗离地面05~1cm的茎上先出现不明显的水渍状病斑,并向上蔓延,迅速包围整个茎基,叶片失水失绿下垂,发病严重时根部亦会腐烂,最后使桉苗整株枯死。桉苗死后3~5天病部皮层干枯皱缩,木质部变为褐色至暗褐色。防治方法:禁用菜地作苗圃。老苗圃地播种育苗前一周左右用火烧法或喷洒0.4%高锰酸钾液对土壤进行消毒。
(3)虫害桉树育苗期主要虫害有地老虎、金龟子、蟋蟀、蝼蛄、白蚁等。防治方法:播种前1个月左右禁止使用油枯、人畜粪,播种后用杀虫剂喷洒苗地和步道,发现虫害及时用杀虫剂如50%马拉硫磷2000倍液等喷洒苗床。根据苗龄掌握好用药浓度。
六、植苗造林技术
桉树人工林一般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系林两种,造林技术基本相似。大径材培育一般采用实生林培育。桉树植苗造林的关键是在选择适宜树种的基础上,进行立地控制,密度控制,肥料控制,时效控制。
1、造林地选择
首先依据造林地的海拔高度及气象因子,选择适宜的桉树树种,进而对其造林地进行立地条件控制。影响桉树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为:土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向、坡度、坡位等。根据上述立地因子将适宜营造桉树的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为两类。I类:土壤为红壤、黄红壤、赤红壤,土层深100cm以上,质地疏松,坡向ES、EN、WS、WN,坡度10°以下,坡位中、下;Ⅱ类:土壤为紫色土、黄红壤、砖红壤,土层厚度50~100cm,质地稍紧,坡向N、S,坡度10°~20°,坡位上。坡度25°以上,土层厚度40cm以下的地段一般不适宜种桉树。不同的桉树适宜的土壤类型有一定差异,选为桉树造林地最佳的立地指数应在15级以上。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应用430块标地材料,采用5株优势木法编制了蓝桉林地的立地指数表6-1,数量化立地质量评定表6-2,供选择蓝桉造林地时查用。
直干桉、史密斯桉的生态条件及生长特性与蓝桉相似,对这两个树种造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亦可用这两个表。其数量化立地质量评定表使用的方法:如通过对造林地环境因子调查得到红壤、土层厚50~100cm,质地为轻、中壤,坡向S,坡度10°~20°等5项数据,用数量化立地质量评定表6-2中X5栏中相关项目的得分值相加,即13.1124+1.6117+1.6266+0+0.1406=16.4913。用此数据查立地指数表得到上述造林地的立地指数近似16级,该造林地营造蓝桉或直干桉、史密斯桉,其林木7年生时优势木的预估平均高为16.5m。
2、造林方法
(1)整地桉树造林地的整地规格要与造林密度相配合。整地方式一般分穴状整地,撩壕整地。穴状整地规格50cm×50cm;撩壕整地,壕宽60cm,深50cm。整地时间以造林前一年的11~12月最佳。整地时尽量保留原生地被物。禁止采用全面整地。
(2)施肥底肥以磷为主,追肥以氮为主。肥料种类采用桉树专用肥,其参考配方为:底肥用N6P22K6加B 1000~1500mg/kg,Zn 500mg/kg;追肥N20P12K8施肥量:Ⅰ类立地,底肥每株(穴)施300g,追肥第一年每株施200g,第二年每株施300g;Ⅱ类立地,底肥、追肥量每株增加50g。如果没有桉树专用肥,可采用混合肥,底肥每株施钙镁磷肥400g,氯化钾40g,尿素80g,硼砂10g,硫酸锌5g,各种肥料混合后施放;追肥第一年每株施三元复合肥200g,尿素50g,第二年每株施复合肥300g,尿素100g。雨季开始后及时施放。施肥方法:挖定植穴后将底肥和农药同时施入穴内,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定植桉苗;追肥采用半环状或双穴状施肥。
(3)造林密度桉树植苗造林采用宽行窄株距配置,规格2m×3m,或1.5m×4m,1.6m×3m。立地条件差的地方,一般造林密度要大一些;培育大、中径级材林的造林密度要小一些,培养小径级材如纸浆材林的造林密度可大一些。
(4)定植在云南,桉树的植苗造林为雨季开始后表层土壤已湿润时进行,即5月中、下旬至6月。造林前进行回土入定植穴。在穴内施放底肥和3~4g呋喃丹,多菌灵等杀虫杀菌剂。肥料、农药要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再定植苗木。植苗时须将盛装苗木的塑料袋(容器)去掉,网袋、纸袋容器无需除去。除塑料袋时注意保持苗木根部土壤的完整。定植后使苗木的根系呈舒展状态。覆土后轻压土壤。植苗深度以覆土后看不到苗木根际为限,并使圹内土壤与周围地面平齐。苗木定植后在距苗木10cm左右处撒一圈呋喃丹、白蚁灵等杀虫剂,每株5~6g。
若造林成活率低于90%应在造林后1个月左右进行补植。
3、混交林的营造
混交林有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的作用。营造桉树混交林其混交树种选择原则为:有一定耐阴性,其林木生长速度次于主要树种桉树,且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桉树混交林的混交类型有针阔混交,乔灌混交,以及林农混作等。混交方式可采用行状或带状混交;混交比例为桉树4混交树种1或桉树5,混交树种1。桉树的混交树种有黑荆树、马尖相思等,桉树林农混作的作物为豆类等。
七、育林期的营林技术及桉叶油初加工技术
1、林地管理
桉树造林后根据林地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除草抚育。特别是桉树植苗造林的当年和第2年应加强林地的除草抚育,避免杂草影响幼树的生存和生长,结合林地的追肥可对桉树幼树进行环状松土抚育,环状松土的范围为距幼树茎基半径50cm左右。除草抚育时尽量保留范围以外的原生地被物,以实现环保要求。
经营材油兼用型桉树林,每次修叶量不能超过树冠长度的1/2。
定期进行林木生长量、土壤、植被状况等的观测。加强病虫害观测和防治,做好防火工作。
2、主要病虫害防治
桉树育林期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青枯病病原菌为青枯假单孢杆菌(Pseudomon solana Cearum)。主要危害巨桉、尾叶桉及其杂交品种,多发生于1~2年生的桉树。青枯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症状,病株叶片快速失水萎蔫,青枯,不脱落,树干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条斑,木质部逐渐变黑褐色,根部腐烂,皮层剥落,木质部坏死,表面有乳黄色或浅白色的菌溢浓产生。桉树青枯病的急性型从症状出现到全株枯死一般7~20天。慢性型症状,一般表现为植株发育不良,下部叶片变紫红色,且逐渐向上发展,最后导至叶片脱落,部分枝条出现不规则褐色或坏死,部分根系出现菌溢浓现象。桉树青枯病的慢性型从症状出现到全株死亡需3~6个月或更长时间。
防治方法:桉树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可广泛分布于土壤,病菌生命力较强。不同桉树树种发病率差异较大。因此,选育其抗病良种非常重要。蓝桉、直干桉、柠檬桉等尚未发现此病害。引种的桉树无性系苗应引入组培苗,不能引入扦插苗;造林提前整地,使林地土壤较长时间曝晒;禁止用菜地作苗圃;禁止施用垃圾肥;在易发病地区用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
(2)枯梢病表现症状为桉树主梢和侧梢枯死。染病初期桉树梢部呈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上部主干变为褐色至黑褐色,树皮纵裂,树干变脆,枝条分枝处明显肿大。此病害主要由于干旱和经营管理低下引起。若林地施用的肥料用量不当,其中所含常量和微量元素严重偏低或施肥时间过晚,造成林木实际上的缺肥,则会引发桉树枯梢病;此外林地土层浅薄亦是引发该病的原因。防治方法:干旱严重,土层瘠薄的地方不宜种植桉树;在桉树育林期施肥时,保证肥料质量且在雨季开始后及时施肥。
(3)肿枝病该病在蓝桉、直干桉中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属生理性、侵染性混合病害。主要发病原因是林地土壤干旱,林地质量差,林木长势弱,抵抗力低,从而引发肿枝病病菌入侵。该病一般发生在1~2年生的桉树幼树。表现症状:发病初期林木的幼叶不平展,叶片出现网纹状紫红色斑块,继而全叶变紫红,叶片肥厚,向内卷曲,嫩梢紫红,幼枝节间缩短,叶基、枝、枝茎节、上部茎肿大,变形、变脆、弯曲,随之树干皮层与木质部变为黑褐色,树干遇风折断,枯萎后的树干中、下部发出的新枝不能形成主干,呈丛生状。防治方法:注意早期观察,发现桉树幼树外形变异,叶、枝、茎生长异常时及时进行早期防治。增施硼肥,每株施硼砂15g左右,有灌溉条件的进行灌溉;对发病严重的病株进行伐除,用杀菌剂对伐桩进行消毒,加施硼肥,每株施20g左右,伐桩萌发后保留1~2株萌条让其生长成林。
(4)主要虫害桉树的主要虫害有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tentosus),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等,主要危害刚定植桉树的茎基和根部。防治方法:定植苗木施放基肥时加施杀虫剂,定植后在其周围撒一圈杀虫剂。一般待桉树定植成活,木质化程度提高后上述虫害很少发生。
桉树的另一种主要虫病是白蚁(Odontotermes fomosanus)。白蚁主要危害桉树幼树的茎、树皮,使幼苗、幼树长势减弱,甚至死亡。白蚁有时会从桉树的树皮伤口处蛀入木质部,使树体空心。
防治方法:营造桉树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可减少白蚁危害。清除造林地上的腐木伐桩,造林回圹时清除种植穴的草根,切断白蚁食源;与定植穴内施放基肥的同时施放呋喃丹、灭蚁灵白蚁预防型复合农药等杀虫剂,每株3~4g,覆土后在定植苗木周围撒一圈农药,每株5~6g;定植前,将苗木装入箩框内放入白蚁预防型复合农药或灭蚁灵液中浸泡1~2分钟或用杀虫剂喷灌容器苗再进行定植。根据白蚁活动季节,造林前或造林后进行诱杀。其方法有两种:挖坑诱杀,造林前进行整地时,每亩挖15个左右的诱集坑,规格40cm×40cm×15cm,坑内堆置劈开的松柴枯木,竖立放置,淋上淘米水或红糖水,覆土堆成包状,在白蚁活动季节轻揭坑顶,发现有白蚁取食松柴,对准蚁体喷撒灭蚁灵,福美双等杀虫粉剂,以控制土白蚁的发生。毒饵诱杀:在造林前对林地白蚁进行调查,若发现有白蚁活动,在林地内每亩挖15个左右诱杀坑,规格40cm×40cm×15cm,坑内先垫一层枯枝、朽木,再放一配置好的诱杀包,加盖枯枝等物,覆土踏实成包状。投放诱杀包应在造林前1个月进行。采用局部方式(如撩壕、穴状)整地时,保留各种枯落物供白蚁食用,以减少对桉树的危害,另选择气温较低的阴雨天造林。
3、桉叶油初加工技术
桉叶油是经营材油兼用型桉树人工林所获得的主要副产品。桉叶油初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桉叶采集→桉叶处理→装料→加热蒸馏→冷凝→油水分离→粗油装贮。
(1)桉叶的采集
材油兼用型桉树造林后,林木若生长较好在其人工林育林期的第二年底便可开始采叶蒸馏桉叶油。在其育林的1个轮伐期内可采叶蒸馏桉叶油3~4次。每次林木的采叶量控制在采其树冠长度1/3左右的枝叶,不能过量采叶,否则影响林木生长。采叶时间一般为10月至翌年的2月。霜冻严重的地方,应在重霜来临前采叶。采下的桉叶在林地内晒2天后,再搬运到蒸油地进行蒸油。
(2)桉叶油初加工设备
桉叶油初加工设备包括炉灶、大锅、蒸锅、蒸筛、盖子及导气管、冷凝器、冷却水桶、分油器等。炉灶一般自建在桉树林地附近,并有水源的地方,便于收集桉叶。市售的蒸馏设备有的带有铁炉灶及大锅,无需自建炉灶。大锅一般为铸铁锅,其规格应与蒸锅配套。蒸锅是装放桉叶的器具,高120~150cm,直径100cm。蒸筛是支撑桉叶并将桉叶和水隔离的器具,盖子及导气管连为一体,是带油蒸气的通道。盖子及导气管与蒸锅、冷凝器之间采用水封法连接,冷凝器为蛇形或列形,一般长10m左右,直径25~30cm。冷却水桶用铁皮制成,其容量为蒸锅的60%,油水分离器是将冷凝后的油水混合液进行分离的器具,用铝板制成,一般可容4千克左右的液体。导油管、导水管的直径为8~10mm。导油管要高出导水管一定距离。其距离根据冷却后的混合液量和分离器规格而定。桉叶油初加工设备,市场上有加工好的成套专用设备出售。
(3)桉叶油初加工技术操作要点
装料前若采集的带叶枝条过粗、过长,应除去过粗枝条,剪短过长枝条。装料时,蒸锅内所装的桉叶松紧要适度。装料过紧蒸气难以通过,装料过松会产生蒸气穿孔。装料不能过满,给蒸气留有一定回旋余地。料装好后要检查水封是否严密,不能出现漏气,可用空蒸法检查是否漏气。加料要在加热后产生蒸气时进行,一边加热,一边装料,加热时大锅内要装足水。加热蒸馏时,加热用的燃料一般为蒸过油的桉树枝叶,也可用其他木质燃料。烧火要均匀适度,开始火力要大,待蒸气上升,开始出油水混合液时,火力要均匀,中途不能停火,油快要出完时,火力要稍大一些,促进蒸气尽快将剩余的油带出。冷却水桶中的水要经常更换和补充。冬季气温低时,应在盖子和导气管外围加保温层,避免带油蒸气水回流。蒸馏一次桉叶油的时间需6小时左右。进行油水分离时,油和水必须严格分离,若发现油中带水,应在油水自然分层时将水抽除,若发现水中带过量油,说明油水分离器不合格,应另选分离器。蒸馏得到的粗桉油用镀锌铁皮桶或铝桶密封装盛,将粗油送精油厂进行再加工。一般桉叶加工所获的桉叶油其含量达80%以上者称为精油,达此标准才能出口。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测试结果表明,保留1年后的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双肋桉、多枝桉、亮果桉的桉叶油,油中的桉油素含量平均下降4.39%。从表3-4看出,此6种桉树的桉叶油所含的主要成分相似,特别是直干桉、史密斯桉、双肋桉3种桉树的桉叶油所含的主要成分更为相似,证明其桉叶油用途更为接近。
八、主伐与更新技术
1、主伐年龄的确定
依据桉树树种各经营类型的林分工艺成熟,数量成熟,经济成熟的年龄来确定不同桉树人工林合理的主伐年龄。桉树用途十分广泛,其人工林经营目的亦有多种。分经营小径级纤维用材如纸浆用材,各种纤维板用材;经营中径级用材作矿柱、建筑、地板条用材;经营大径级用材作锯材、胶合板用材。不同的经营目的是确定其主伐年龄的主要依据。工艺成熟龄是林分通过主伐能提供目的材种的最佳年龄。同一桉树树种因立地条件,经营措施不同,其林分的工艺成熟龄亦不相同;不同桉树树种因生长速度不同其林分的工艺成熟龄亦不相同。据有关资料介绍,同一种桉树其林木的纤维素、多戊糖含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而木材比重、心材率,木质素、灰分、桉树胶和抽出物的含量则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认为木材比重适中,边材率高,木材色浅,纤维素、多戊糖含量高对桉树纤维用材有利;反之,心材率高,树脂含量高,抽出物高对桉树纤维用材不利。比重过大,纤维壁厚,胞腔小,纤维柔性下降;比重过轻,经济效益低,一般桉树的木材的比重在0.35~0.65g/cm3比较适宜。因此,作为纤维用材的桉树林,主伐年龄不宜过大。数量成熟龄是指林木木材产量达到最大时的桉树林分年龄;经济成熟期是指桉树林分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的年龄。桉树人工林主伐年龄的确定可按达各经营目的时的林分,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的年龄参考数量成熟年龄而定。根据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林木生长量、经济效益、木材基本密度三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得出蓝桉,直干桉纤维用材林的主伐年龄为7~8年,作矿柱材的主伐年龄以8~10年较为合适。根据有关研究资料尾叶桉、巨桉、尾巨桉纤维用材林的主伐年龄为5~9年。有的地方因选用良种,提高了林分的经营强度,其纤维用材林的主伐年龄为5~7年。
2、主伐方式
采用块状皆伐。一般保留块和采伐块大致相等,采伐块和保留块应相间分布。当采伐块的桉树幼林基本郁闭时,再采伐保留块;或今年采一块明年再采另一块。采伐块和保留块的面积根据桉树林的树龄,地形条件、作业条件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每一桉树林分采伐面积不应超过其林分总面积的1/2,以利保护林区小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
3、更新方法
大多数桉树树种的萌芽力都强,其采伐迹地可采用萌芽更新恢复桉林,一般可实施萌芽更新2~3代。桉树萌芽林的生理活动旺盛,树木根系庞大,因此,生长迅速。根据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试验结果,蓝桉采伐植株的萌芽率达90%,直干桉采伐植株的萌芽率达87%。蓝桉、直干桉第一代萌芽林比同期实生林树高分别大38%、39%,胸径分别大27%、42%;蓝桉第二代萌芽林比同期实生林的树高大31%,胸径大15%。据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结果,尾巨桉广林4号3年生萌芽林比植苗林蓄积量大22.2%,营林成本减少23.7%。总的来看,桉树萌芽林的林木生长量一代较一代小,速生期亦较实生林提前。桉树采伐迹地萌芽更新的时间以春季至初夏最适宜。其萌芽更新的方法为,采伐桉树时保留10~15cm高的伐桩。采伐时不能破坏伐桩的树皮及木质块茎。桉树的木质块茎在根茎附近。采伐工具用刀、斧采伐比锯伐萌芽好,采伐后的桉树萌芽林应加强管理,与经营桉树人工林一样采取松土,抚育,施肥等的经营措施。进行低产林改造或树种更替只能采用重新造林的方式。
九、产业化规模经营前景
产业化规模经营的目标是:利用较少土地,通过集约经营,科学经营,建立丰产型、高质量人工林,获取较多的林产品。
1、桉树产业化规模经营的综合效益分析
桉树是一类较好的速生工业用材树种。在云南,桉树木材主要用作纸浆、三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矿桩、建筑等用材。材油兼用型桉树如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双肋桉、柠檬桉等树种,不仅木材是纸浆、矿柱、建筑等的最佳原料,而且叶可蒸镏桉油。因此,人们称此类树种为一棵树,两个产业(木材、桉油产业)。
材油兼用型桉树多种植于云南的中部、西部和东部。这些地区多属于水源林、天然林、公益林、生态林保护区,不宜大量发展纸浆工业,因此本区所营造的材油兼用型桉树林所获木材主要用作矿柱、三板、建筑等用材。根据规划,云南省到2010年计划营建桉树原料林基地966万亩。获取大径材,生产锯材亦是该地区培育材油兼用型桉树的目的之一,培育桉树大径材对恢复地力有利。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所作的一些桉树人工林与地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桉树人工林林龄的增大,其地力得到一定恢复。作为矿柱材经营其经济效益最佳,8年生桉树所产的矿柱材每亩的纯收入达3272元,提制桉叶油每亩的纯收入为345元,合计每亩纯收入3617元。云南每年的矿柱需求量很大。桉树木材作为三板(纤维板、胶合板、创花板)用材的需要量亦很大,每生产1m3纤维板需木材2.2m3,若云南每年生产50万m3纤维板,需木材110 万m3,7年需木材770万m3,需7年生每亩产材8.9m3的桉树人工林96.3万亩,加上胶合板、刨花板等用材,所需桉树人工林面积是比较大的,充分显示出实现产业化规模种植,桉树人工林的迫切性。
产业化规模经营的材油兼用型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测,其2.4吨桉材(约1.9 m3)可生产1m3干旋切片,每m3干旋切片售价980元/m3左右。2.4吨桉材价格600元左右,每1m3旋切片收入300元左右,旋切片是胶合板初加工原料,可建分散式小型企业。材油兼用型桉树人工林,除木材收入外,桉叶油亦是最大的林副产品,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桉树林对林地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利用率较高,林内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桉树根深体大,枝叶茂密,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较好作用。桉树人工林作为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明显。云南省的弥勒、陆良等地就将桉树作为农田防护林种植。桉树林固定CO2的能力强,每公顷每年固定CO28t,对净化空气十分有利,在建设碳汇林业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营造1亩桉树人工林可以保护3亩天然林,因为桉树人工林的产量是天然林的3倍。
营造桉树人工林的社会效益显著。据金光集团报道,在普洱市澜沧县等地营造桉树人工林,每亩劳务费110元,劳务费基本归当地农民。如2004年在澜沧23个乡镇营造桉树,农民获得劳务费7043万元,人均增加收入163元。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十分有利,显现出极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产业化规模种植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经营其商品林的必由之路。
2、材油兼用型桉树产业化规模种植区划
依据桉树各树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结合云南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将在云南有发展前途的桉树大体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喜热型,另一种是温暖型。材油兼用型桉树大部分属温暖型;而本书所列举的柠檬桉则属喜热型的材油兼用型桉树。从各海拔梯度的气象要素和行政区划、环保要求作综合考虑,云南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等地以及玉溪、红河、文山的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400~1950m的地带,主要发展温暖型材油兼用型桉树如直干桉、史密斯桉、蓝桉、双肋桉、亮果桉、多枝桉、巴吉桉等;海拔高度为1950~2100m的地带可考虑发展樟脑桉、灰桉;海拔高度1600m以下的地区,可发展柠檬桉。云南南部、西南部、东南部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等地、州(市)海拔高度在1750~2000m的地带可发展温暖型材油兼用型桉树如直干桉、史密斯桉、双肋桉、多枝桉等树种。
3、材油兼用型桉树产业化规模经营的关键技术及对策
为实现材油兼用型桉树的产业化规模种植,营建大面积的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及对策:(1)统筹合理规划造林地,在商品林规划范围内,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桉树,注意森林类型的共融性和双赢性,以及森林景观的协调性。(2)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桉树树种和无性系。在降雨少,湿度低的地方不种植发展桉树。(3)选择合理的桉树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其造林密度不宜过大,采用宽行窄株配置,如2m×3m,1.5m×4m配置。(4)在山地进行桉树造林,应采用沿等高线穴状或撩壕整地,禁止全面整地。整地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地被物。(5)营造桉树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用黑荆树,马尖相思等作为与桉树的混交树种。(6)营造桉树人工林时,保留山顶、山脊、山箐等地段生长较好的原生植被,与桉林形成大块状混交。(7)对桉树人工林实施科学经营,集约经营。注重林地的均衡施肥。禁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8)实施混农经营,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潜力,以实现林木丰产。 (9)实行林纸、林板、林油一体化经营,以利用促进发展。
信息来源:李翠萍 | 责任编辑:李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