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引领云南经济升级发展

14.10.2014  14:11

麦当劳生产的汉堡全是“孪生兄弟”,肯德基的炸鸡块也都一个样,这是标准化生产的结果。西方国家很早就关注到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和促进国际融合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于是在1946年10月14日的这一天,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会聚伦敦开会并决定创建一个“旨在促进工业标准的国际间协调和统一”的新的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196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每年的10月14日确定为“世界标准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标准化生产这一概念已经扩展到包括工业、农业、大服务业等各个方面。世界各地在世界标准日举行庆祝活动,旨在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

10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标准化日。国际上把今年的活动主题确定为“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寓意通过采用国际标准消除贸易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于2008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常任理事国,并于2011年正式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常任理事国,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核心议事层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我国自从1978年重新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后,每年的世界标准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座谈会、纪念会,紧密结合当年世界标准日的宣传主题,广泛宣传标准化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们的标准化意识。今年中国的主题是“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标准构建统一市场规则”,旨在推动企业、行业和经济体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梳理我省在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中取得的成绩显得更有意义。

 

第一篇  云南标准化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与科技竞争更趋激烈,标准、规划之争日益成为竞争博弈的焦点和制高点。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标准化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指出,要加快相关法规建设,完善国家标准体系,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提升标准和检测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云南篇章,聚焦工业结构调整,聚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大生物产业、大能源产业、大制造产业、大旅游产业、大服务产业“五大产业”的战略部署。五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支撑。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动、高效率落实”,将标准化工作始终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工作来抓,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

2010年,省政府建立了全省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各州市也先后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省州市三级投入财政资金,支持标准化战略不断推进。

自2009年我省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以来,经省政府同意,省质监局于2012年发布实施了《云南省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

省发改委将技术标准战略纳入了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划中;

省工信委、商务厅、旅发委、林业厅、民政厅等相继编制了本部门本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十二五”规划;

省农业厅、旅发委、林业厅、卫生厅、环保厅、气象局等相继开展了本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和建设工作。

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下,我省相继组建了云南省标准化、计量、质量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启了标准化、计量和质量专业人才评价的专门通道。2010至2013年,共有182人通过了中级职称评审,124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为全省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省还成立了旅游、林业、农业、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商贸服务、气象、教育、磷化工、卫生等20个云南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填补了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空白。通过建立完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夯实了标准化工作基础。

省质监部门利用省科协“质量大讲堂”对标准化生产进行普及,对机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专题宣讲,深入开展“送标准,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园区、进社区”活动,让全社会更加关注、支持、推动标准化工作。

各类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有技术优势的骨干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更加主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云南省地方标准对云南企业全部网上免费公开阅览。

 

第二篇  农业领先西部

 

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在西部地区保持优势领先地位。

截至今年7月,我省建立了烟草、花卉、林业、咖啡、桑蚕、橡胶、食用菌、木本油料、香料油、马铃薯等重点产业包括产地环境、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规程、检验检测的技术标准体系,并针对出口花卉和出口蔬菜等重点出口农产品开展了针对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研究;

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490余项,地方农业规范1000余项,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近5000项,覆盖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标准化工作在西部地区保持优势领先地位,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9个,涉及全省120多个县(区、市),涵盖了粮食、畜禽、水产、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和各地优势、特色农产品,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积极组织农业标准的宣贯,带动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实践表明,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各级涉农部门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制定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近5000项,全省农业部门共认定“三品一标”产品达2000多个;2014年,承担了全国首个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SN/T2397-2009《进出口食品中尼古丁的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有效解决了云南输欧牛肝菌受阻问题,云南输欧牛肝菌贸易得以重新恢复。

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在示范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下,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把三次产业间相关联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进行了有效融合,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业观光旅游等环节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效应迭加,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得到了农民群众、涉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态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篇  工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在省国资委和质监局的合力推动下,我省大中型企业集团基本建立和恢复了标准化工作机构,落实了专兼职标准化人员。

全省新通过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企业达到18户;通过AAA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的企业60户。

省工信委根据工信部的《工业行业标准库》,要求企业和行业对本行业、本企业生产和管理所需的各种标准进行梳理,建立行业标准库和企业标准库,对企业急需但还没有相关标准的,加快制定企业标准,并力争主导或参与国家层面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省质监局完成了1万多家制造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工作,摸清了全省主要制造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现状和底数,并持续开展登记工作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企业执行标准意识不断提高,中小企业无标生产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我省建立了烟草、电力装备、机床、铁路机械、高原风电电器设备、高原光伏电器设备等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在烟草、大型铁路养护、磷化工、有色冶金、生物医药等优势重点行业,共参与了3项国际标准、360项国家标准和278项行业标准制修订,1项国际标准提案已经获得通过。

在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我省更加突出“七彩云南”建设,健全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节能环保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在铅、锌、铝、铜、锰、硅、钛等行业开展了清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制修订,发布了15项节能环保地方标准;仅2014年就立项开展了25项节能环保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高原湖泊保护及污染治理地方标准,填补了该领域标准的空白。

 

第四篇  服务业实现新突破

 

标准化战略实施后,省旅游发展委组建了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围绕旅游行业监管、市场秩序规范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组织编制并实施了25项旅游地方标准,推进了玉龙雪山风景区、石林风景区、云南民族村等一大批国家级及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培育了100多户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企业。

通过在全省开展大规模的贯标活动并加强对标准的实施监督,强化了我省旅游业对标准化建设的认识,标准的实施率稳步提高。旅游标准化在规范我省旅游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监管、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着拓宽试点领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省质监局牵头建立了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联络员工作制度。

目前,完成了气象、商贸服务、社区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正在开展家政服务、物业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我省还承担了“云南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等20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下达了“大理政务服务”等49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为推进全省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批准发布了《云南省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编写规范》等7项地方标准。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标准化工作,由省卫生厅牵头启动了《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等3项地方标准的编制,3项地方医疗卫生标准出台后,将对我省深化医改、推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奠定技术基础。

 

成功案例

 

丽江雪桃

 

丽江雪桃是我省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龙头企业丽江雪桃开发有限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市、县政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推动丽江雪桃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以15980亩耕地的土地整理项目为基础,依靠省农业大学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结合当地农技人员的成功经验,在拉市镇建设丽江雪桃连片标准化种植千亩核心区。

通过3年建设,示范区全面开展了标准化种植。公司标准化种植基地达3100亩(其中拉市镇1100亩,白沙镇2000亩),并带动一批周边农户以“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种植和销售丽江雪桃。

丽江雪桃名震中国,市场推广很快见效,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较大成功。丽江雪桃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评选为云南省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5个优秀项目之一。

2013年,龙头企业丽江雪桃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李勇牌”雪桃被评为云南名牌。

2014年,雪桃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被确定为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有色金属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昆明冶金研究院参与的、由中国独立提出的《铜、铅、锌精矿中镉含量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国际标准经过投票,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这是我省自2009年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以来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该项目是我省有色金属领域企业首次参与的国际标准工作。2014年初,昆明冶金研究院基于其在冶金化学分析方面的实力,在较短时间内收集相关资料,按期完成国际标准中文版编制及意见征集整理工作。经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成员国投票,该标准获得5个以上国家支持,成功立项,并将于11月初在中国武汉召开的国际标准组织年会上进行任务落实。

该项目的完成,将极大提升云南省及云南冶金集团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有色金属标准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掌握相关行业发展话语权和制高点。

 

就业服务

 

昆明市经过两年的努力,建成了全国首个就业服务标准体系。

2013年9月,全国第一部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昆明市就业服务标准体系》正式出台。

该《体系》从昆明市以维护劳动者合法就业权利为基础,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为目的,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心,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就业服务标准。

体系》由3个大项、21个小项共151个单项组成,覆盖了昆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所有的服务和管理领域,对公共就业服务分门别类地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

体系》的建立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强化了昆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效。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以前,昆明市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着弹性较大、灵活性较强、缺乏有效监控导致行政效率偏低、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差等现象。该体系建立后,昆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一方面紧抓内部监管,改变了工作人员以往在日常办公过程中存在的上班迟到早退、不爱惜公共设施设备、浪费水电能源、接待办事群众简单等问题;另一方面认真规范了公共就业服务场所的服务流程,增设了相应醒目的标识标牌,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办事人员步入大厅时,就知道自己需要办理的业务应该“到哪办,怎么办,找谁办”,受到了广大企业和求职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就业服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由85%上升到96.8%,在处理时限内对市政府交办件的回馈率达到100%,群众对处理意见的满意率达到100%,且无群众投诉工作人员违规违纪情况发生。

体系》在规范服务民生的同时,在一系列的就业服务实践中也得到了检验,取得的实效受到了国家人社部的充分肯定,认为在全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文章来源: 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4-10/14/content_88884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