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沈 洪
众所周知,标准和计量作为质量之基础,制定“标准”是规范,建立“计量”是基准,这样才有好的质量结果。换言之,以“标准”为圆心,以“计量”为半径,才能划出“质量”这个圆。
长期以来,由于标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间接的,无法用简单的投入产出来统计它对我国GDP等经济指标的贡献率,造成人们往往忽视了标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根据美国商务部计算机科学技术标准研究所估计,使用标准后的效益与制定标准的投入比值约为25∶1。另据德国经济学家多年的研究成果,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德国每年的GDP总值中,标准化所作贡献约占1.1%。标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表明:标准的竞争和制定,关乎一个地区和一个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质量,标准背后的竞争隐含着对产业领导权的争夺和区域品牌的竞争。
在产业发展中,标准的产生过程既是产业竞争的动态博弈过程,也是区域间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博弈过程。曾经畅销欧美等国300多年的广东彩瓷业,上世纪90年代前,以广州为中心的企业达数百家,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1992年,欧盟等国家以直接接触食品为由,提高了日用陶瓷铅镉等重金属的标准要求,使产品出口受到限制,产业顿时陷入危机和萧条,现在只能作为观赏陶瓷进行收藏。
标准作为产业发展的秩序和规则,体现了一个国家、区域、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尤其影响深远的是关联度较强的产业,标准的竞争还将影响到上下游产业。比如,欧美等国家对家具甲醛限量标准的提高,使得用于家具的涂料、板材等相关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一项标准摧垮一个产业的例子举不胜举。
标准具备对主导产业的掌控能力和引领能力。在形成“一地一品”区域主导产业中,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恰恰是标准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也就是说,一项标准的颁布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地区的产业水平。广东蒙娜莎陶瓷有限公司把自主创新成果与标准相融合,将《陶瓷薄板》企业标准向国家标准转化,再向国际标准迈进,使陶瓷板的厚度仅为传统陶瓷砖的1/3,单位面积材料用量降低一倍多,综合能耗降低50%以上。该标准的建立,不仅使企业创新成果通过标准形成了生产力,而且也使昨天的传统产业上升为今天的“新兴”产业。因此,标准的竞争就是产业领导权的竞争,通过标准竞争获得产业领先能力,形成先发的竞争优势,再转化为产业持久竞争优势。
标准作为引导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发达国家,新修订标准代表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就是标准超前引领功能的体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制造业的技术手段达不到,虽然标准的提高可能带来成本的增加,但是对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毋庸置疑。
我国在推动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转型不是把企业赶跑,而是通过制定和采用更高、更先进的标准,优化产业,提升竞争力。
广东中山市在红木家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通过制定红木家具联盟标准到行业标准再到国家标准,使木材出品率从60%提高到95%;家具合格率从50%提高90%;年产值从3亿元提高至近30亿元。一项联盟标准实现“3个提高”,即促进传统制造业质量提升,也壮大了产业集群,形成了竞争优势。中山红木家具产业的变化,正是得益于从联盟标准两次升级,实现了挽救一个产业、到发展一个产业、再到提升一个产业。因此,当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则需要制定一个较高的标准,其作用不仅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为了通过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将一些没有实力的企业淘汰掉,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未来只有两条路:要么掌握核心技术和标准,主导产业发展;要么继续做受制于人的“世界工厂”。在新形势下,我们只能选择通过努力打造以自主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主导者、领先者、优胜者。一方面,企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产生更多专利、诞生更多标准,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将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把制修订国家标准视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把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提升到战略竞争的高度,以不断强化国际标准的制定抢占产业“制高点”,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中国质量报》
转载地址: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7-02/09/content_3907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