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林业扶贫一线见闻:滇红之乡的山林交响
98%国土面积为山区的凤庆县,扎实推进退耕还林政策,引导山区群众依托林产业脱贫增收,进一步彰显绿色优势、提升发展竞争力,使山与林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谐
凤庆是著名的世界滇红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这个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地方让记者产生了浓厚兴趣。
凤庆县林业局局长肖红翔介绍,凤庆98%的国土面积是山区,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9%,林木绿化率74.82%。这些年,凤庆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不但扎实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引导山区群众依托林产业脱贫增收,还进一步彰显绿色优势、提升环境承载力和发展竞争力,力求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真正做到“生态立县、绿色崛起”。
2009年时,记者曾来过凤庆。在凤山镇安石村退耕还林后的茶叶与核桃套种的山林间,老乡憧憬未来美好的神情依然在眼前晃动。7年过去了,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了?
延绵起伏的山坡上苍翠葱茏,深深浅浅的绿层层叠叠在眼前流动,白色民居错落掩映在漫山的绿色中,黄色的诱虫板像一面面小旗点缀叠翠的茶林中,目之所及让人心旷神怡。同行的当地干部介绍:“这里就是安石村的地界了。”
顺着蜿蜒但平坦的柏油路,我们来到了安石村委会火把山村民小组。
高大的核桃树静立茶园中,聆听蛐蛐的鸣叫,醉享茶叶的清香。茶园旁边,即是人家。
我们来到了李银老人的家。年过六旬的老人很热情,冲泡自家采摘制作的新茶,一定要我们品尝。
李银老人是安石村的“名人”。2002年时,村干部发动大家退耕还林种茶叶、核桃,他坚决反对,还多次与工作队员吵架,反复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你们吃树叶,我吃我的粮。”而如今,靠着核桃和茶叶,老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去年收入9万多元,儿子打工的收入还没算进去。提及陈年往事,老人笑着自嘲:“我是50后的人,死脑筋。”
在安石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陈维菊备好了鲜核桃、煮包谷和自制山李子饮品、红茶,笑吟吟地迎接我们。她说:“我们安石村如今是全县最富的村子,以前我们可是全县典型的农业贫困村,海拔高、气候冷凉,经常是‘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吃的都是浑水,光吃水每人每年能吃掉3个土基。人们都说,有女不嫁安石铺。”
2002年以来,凤庆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动员号召安石村抓住“退耕还林”政策和被列为临沧市100个“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建设试点的发展机遇,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发展茶叶、核桃种植,闯出一条发展林业脱贫增收的路子。但是,全村800多农户,90%以上农户极力反对。
“我当时是村里的妇女主任。种树以后吃啥?那么多年才投产靠啥生活?以后的茶叶、核桃、水果卖给谁?大家的顾虑我们都有切身体会,也都找到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村干部带头退耕,一遍遍和大家算经济账、生态账,最终全村退耕2289.1亩,按照茶林套种的方式栽种了茶叶、核桃、红花油茶、水果。”陈维菊说。
截至2010年,安石村耕地、水田已全部退耕并种上了经济林果,全村累计建成以核桃、茶叶、红花油茶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8169亩,人均5.8亩。2015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4890万元,其中核桃、茶叶、水果占到总收入的76.8%。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2000元,是2002年退耕前786元的15倍;特色经济林平均亩产值8600元,是2002年退耕前耕种粮食亩产值300元的28倍;贫困人口从2002年退耕前2756人减少到188人,脱贫2568人。
林业,是山区群众脱贫增收奔小康的靠山,安石村的乡亲们越来越认清了这一点。除了种核桃树、茶树,他们还在发展庭院经济上动起了脑筋,院前屋后庭院里都用来培育桂花、茶花等观赏苗木。“我们小组平均每户培育苗木不低于200株,每株平均能卖到20元。”火把山村民小组长李永中告诉我们,今年雨水重,核桃收成不会很好,但有绿水青山在,不愁没有金山银山。
“我们现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5户188人,大都是因为生病、供大学生没建新房列进去的,单从经济收入方面来说,算得上贫困的只有10多户。2017年脱贫摘帽不成问题。”陈维菊说。
截至2015年底,凤庆全县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289.86万亩,农民人均达6亩以上。其中建成核桃基地170万亩,农民人均4亩;2015年核桃产量达10万多吨,产值近20亿元,农民人均实现核桃收入4000多元。
“通过这些年的林业发展实践,我们凤庆的干部群众都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凤庆必须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走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路子。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面对脱贫攻坚的压力,我们依然不能乱了这个章法。这是民生所系,也是发展之需。”凤庆县副县长赵玉磊说。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