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红土地镇松毛棚成功举办“马铃薯、臭参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

25.09.2015  12:13

松毛棚村委会位于红土地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8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4.5度,年降水量900毫米;有耕地总面积3,600亩,人均耕地2.47亩,现有农户385户,劳动力915人,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下一步将逐步扩大马铃薯、臭参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为更好的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结合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户在马铃薯、臭参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昆明市农科院于2015年9月23、24日在红土地镇松毛棚村委会会议室内举办“马铃薯、臭参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

昆明市农科院情报所刘所长简要介绍了本次培训班的主题、授课专家,并对学员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在培训班上学到知识、学到技术,勇于发问,增加交流。

第一堂课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朱副所长的讲授受到了当地农户的欢迎,课后纷纷提问,授课效果良好。


第二堂课为《臭参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朱所长除了讲授臭参的栽培技术之外,还就松毛棚当地的自然条件,交通状况,市场情况,提出了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观点,建议松毛棚今后的种植的作物,朝比较效益高、经济价值高、便于加工、运输的方向发展。


本次培训共有学员84人,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农户对马铃薯、臭参等作物的认识,加强了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与当地农科部门增进了经验交流,获得了当地农科部门、村委会以及参训农户的一致好评,此次对发展当地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汲取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起到了一定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