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36条河将纳入‘十三五’规划水质考核目标

10.09.2016  11:33

日前,《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听证稿)》举行听证。昨日,市环保局公布听证报告,经研究,对听证代表提出的13条建议采纳了12条。

听证会上,听证代表就听证事项陈述了61条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纳为13条,经过研究采纳12条。具体来看,对“建议将滇池36条河纳入‘十三五’规划水质考核目标,水质考核指标增加重金属”予以采纳,目前考核的指标为地表水质量标准中规定的22项指标,已包含重金属;“推进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地方标准的制定”和“补充黑臭水体整治内容”的建议予以采纳,目前规划重点任务中已明确“加大以海河为重点的黑臭水体污染治理力度,消除黑臭水体”内容;“考虑面源治理项目,修改农业农村面源项目”的建议予以采纳;“再生水用途方面,建议加入公共卫生间冲厕”的建议予以采纳,目前规划修改已增加此项内容;对“推进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地方标准的制定”的建议予以采纳,目前,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正在开展推进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此外,对听证代表提出的“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增加相关项目”“进一步完善滇池流域健康水循环体系”等意见建议予以了采纳。对1位听证代表不同意本规划的意见不予采纳。(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

相关

昆明环保与生态建设将融入地方文化

日前,《昆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听证稿)》举行听证。昨日,市环保局公布听证报告,经研究,对听证代表提出的8类建议均予以采纳。

听证会上,25名听证代表就听证事项陈述了76条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纳为8类,经过研究均予以采纳。有听证代表建议,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融入昆明地方文化和特色,应该突出昆明特色,该建议得到了采纳,规划将更多挖掘春城、国际旅游城市等特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真正融入昆明地方文化问题,规划修改已融入出台的《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相关内容,并结合昆明春城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文化。

对代表提出的“加大执法力度”“城市垃圾的管理与废旧物资的利用问题应借鉴其他成功经验”“加强秸秆焚烧监管”等建议,已采纳并写入规划。代表提出的“任务的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需要明确”的建议,也将在规划上报后下一步规划任务分解工作中予以明确。(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