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卫生条例”实施已两月 市民不文明行为频现
今年7月1日,《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禁止随地吐痰、便溺,乱扔烟蒂、纸屑、塑料袋、食物残渣等垃圾;从屋内、车内向外抛掷垃圾;随意排放或者倾倒污水、污物;在城市道路、河道两侧、广场等公共场所和环卫设施内焚烧树叶、垃圾或者其他物品及其他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行为。《条例》实施至今,收效如何呢?6日,记者走访了公园、广场、等公众场所,发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依旧频频出现,让昆明的城市形象一再受损。
公园
爬树便溺煞风景
公园本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部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却很煞风景。6日上午10点,翠湖公园内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在公园东门处的一片竹林里,两名年轻人正在用小刀往竹子上刻字,走近一看,刻字的还不止他们,“某某到此一游”“友谊天长地久”“希望我能梦想成真”……各种留言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数十棵竹子,十分影响美观。在一处水塘边的矮树上,一位市民爬到上面拍完照后,还随手将擦手的纸巾扔到树洞里。在公园中心花园处的走廊里,一名男子横躺在座椅上,旁若无人地睡起了觉,惹得路过的人都对他投去鄙夷的目光。
在金碧公园,一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在花坛边撒起尿来,而在距离他们不远处的一条巷子里就有公厕。绕着公园走上一圈,总是能不时地闻到一些恶臭,十分影响逛园的心情,还有市民在遛狗时,任由狗狗随地大便,弄得不小心踩到的市民很糟心。
声音
加强监督宣传
家住翠湖公园附近的刘阿姨每天都会到翠湖公园里遛弯,对于公园里出现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她早已司空见惯,“想要这些行为不出现,光靠个人自觉是很难的,如果能有专门的环境监督员不断进行巡视和劝导,或许能有所改观。”“昆明公园里文明宣传的氛围很不足,我在省外的一些公园里经常能看到各类倡导文明的标语张贴,还有流动电子屏幕上播放的公益广告,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从改变软环境上下手,树立起文明向上的昆明风尚。”市民钱友宽说。
广场
乱扔垃圾很糟心
南屏街广场是昆明市的中心广场之一,往来人多,不文明行为也不少。在广场中央有许多喷泉孔,一个孩子正在往里面丢瓜子,站在一旁的家长不但没有劝阻,还在旁边给孩子拍照。不远处,两位市民将广告纸垫坐在花坛边,没过多久就起身离去,却并没有将广告纸一起带走,而是任由它们被吹落地上。
与南屏街广场相邻的金马碧鸡广场同样也惨遭不文明行为的“毒害”。一位正在等红灯的市民突然向旁边吐了口痰,差点吐到他身旁的一名女士,惹得女士脱口就骂“没素质”。广场中间一处花坛边,一名市民不仅吐痰,还用脚在地上搓,极其不雅。
在碧鸡广场处,一名市民一边削着苹果,一边将苹果皮扔在地上,吃完后将擦手的纸巾随手一扔便扬长而去,而在离她不到1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垃圾桶。在广场上的花坛里,不难看见的是塑料瓶、塑料袋、纸张等垃圾,广场的环境也因此大打折扣。
而最让环卫工人头疼的还有随地吐口香糖。在北京路俊发中心一段,环卫工人杜翠兰正在用小铲子艰难地铲着地上的口香糖,“别看这段路不长,细数一下最少也有上万个口香糖,我最多的时候一天就铲了200多个,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太久根本铲不掉。”在正义路上的一个公交站台上,口香糖印子同样让人闹心,“吐在地上的人就够没有素质了,有的人却还将他们黏在广告牌上,看着就恶心。”一位正在等车的市民说。
声音
加大处罚力度
“对这些没素质的人就应该罚款,还要重罚才有用。”市民梁女士认为,对于乱丢垃圾的行为,应该以罚款的方式来规避。而市民杨先生则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挺有素质的,只是有时候可能没找到垃圾桶,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丢垃圾的时候找不到地方,所以就乱丢了,在人多的地方多还是应该多放些垃圾桶的。”
主干道
车窗抛物成常态
车窗抛物不仅有损城市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昨日下午1点,记者沿金碧路向西坝路方向行走,在行至红绿灯路口处,一名司机摇下车窗弹烟灰、扔纸巾。“在等红绿灯或者堵车时,很多司机就会开始抽烟并乱扔烟头和垃圾,垃圾丢在路中间,我们要去清扫很危险。”一名负责此路段保洁的环卫工说。随后,记者来到西昌路云大医院段,在此观察了20分钟,期间,往车窗外乱扔物品的行为有4次,其中2次是往车窗外扔烟头,一次是扔塑料袋,一次吐痰。
在丹霞路,棕树营小学旁,一辆停在路边的黑色小轿车慢慢摇下后排车窗玻璃,车内的人先扔出一个薯片的塑料袋,随后,又扔出一袋用纸巾包着的瓜子壳,扔到地上时全部散落,弄得到处都是。随后,记者走访了茭菱路、滇缅大道、西园路发现,车窗抛物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现在丢塑料瓶的少了,但是丢烟头、纸巾等小垃圾的越来越多,我们清理起来也很难。”一名环卫工人无奈地说。
声音
全民参与曝光
市民徐先生说:“车窗抛物取证难,是因为抛物是一瞬间的动作,难以捕捉。我们可以借鉴外地经验,鼓励市民利用手机、相机、行车记录仪等对车窗抛物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市民还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曝光。”“开车时候丢东西常常会跑到马路中间,环卫工人清理垃圾时,必须到马路中央清扫,这一过程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危险。”市民沈女士认为:“要杜绝车窗抛物不文明行为,一定要像查处酒驾那样加大处罚力度。除了处罚,还可以让违规者自己拿着扫把去马路上清扫他们扔出的垃圾,让他们感受在机动车道上捡拾垃圾的辛苦。”
河边
洗车钓鱼不停歇
在家门口就能欣赏河边宜人的景色,对于住在盘龙江边的市民们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却有些市民喜欢在快乐上“添堵”,在河边随意垂钓、洗车,影响市民的居住环境。
在盘龙江江岸小区一段,“河边禁止洗车钓鱼”的警示牌赫然立在河边,但有人却对它视而不见。下午3点,一名男子将车停在河边,一桶接一桶的到江里取水,旁若无人地洗起了车。“晚上虽然是洗车最猖狂的时候,但白天偶尔也会有人来洗。”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说。除了洗车的,钓鱼的也不少,沿着河边走上一圈,光钓鱼的市民就有5个。
声音
建立长效机制
对于如何监管河边钓鱼、洗车的问题,市民曾女士认为,“虽然相关部门也进行整治,但频率和次数有限,无法达到长期监管的效果,可以尝试在河边安装摄像头,执法人员一看到就马上过来查处。”市民张伟多则认为,“应该加大突击检查的力度,每次最少罚200元,省得他们总是钻空子。”本报记者摄影报道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