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高材生回乡创业当“鸡倌” 发展东川生态农业
施东正在自己的养鸡场里面喂鸡 供图
1月5日,东川区汤丹镇中河村三股水小组的一片围栏里,同济大学的毕业生施东正从袋子里抓起一把玉米,撒向地面,数百只土鸡争先恐后前来抢食。树林里的3000多只鸡都向他慢慢汇聚,抢食他撒出的玉米。
施东正从小吃着家里的生态猪肉、鸡肉和蔬菜长大。如今,作为同济大学的高材生,他选择返乡创业,将自家的老宅改造成鸡舍,养起了生态土鸡。
选择
大学毕业回乡养鸡遭父母反对
2011年从上海同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施东正在上海做过投资公司顾问、在昆明投资公司做过业务主管,但工作时间都不长。
“在上海时,有一次女朋友生病了,买了只鸡来吃,根本吃不到鸡的味道。”施东正当时就萌生了回乡养土鸡的念头。
“我们供你念大学,就是希望你能走出大山,能在外面找一个好的工作。如果早知道你要回到村里的话,那最多让你读到初中就去打工了,谁还会让你去上个大学花我们几万元钱。” 施东正回乡创业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父亲施培林的反应特别强烈。
的确,在一个现在连公路都不通的村庄,要供出一个大学生实属不易。施东正使尽了各种办法,还请在养征稽查站上班的哥哥出马,才勉强说服了父母。但父母表示他所有的事情家里一概不管。
挫折
创业初期经验不足损失惨重
“原来三股水小组有40多户人,现在只有10户,还有两户家里都是老人,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去了。”施东正对村里的情况进行了摸底。他准备把村子里闲置的土地都用起来,夏天种水稻和红薯,冬天种绿肥和白菜,并聘请2名村民为他管理,一人一年开五千元工资;他还聘请了一个工人为他管理鸡场,1.5万元一年。
2012年初,施东正通过网络和书本学了一些养殖技术,拿出所有的积蓄5万元,又东拼西凑借了11万元,在村里围起了30亩左右的围栏,接通了水电,从广西进了2000只土鸡苗,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施东正由于经验不足,在给小鸡脱温时,没能缓慢降温,最后只成活了300只,损失2万元。东川区科协副主席张胜辉知道此事后,从工作经费里挤出5000元补贴了他,并在养殖技术方面给予了他很多支持,介绍他认识了养殖专业户张树芬,并帮助他完成脱温工作。此后,他每一批都只进1000只,一个月或两个月进一次,再没有损失过。
摸索
打开销售渠道 探索生态养殖
鸡养出来了,销售又成了问题。他在东川城区新桥河设了个销售点,一次拉20至30只过去卖,有时一天一只都卖不出去,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今年以来,正常时每天能卖10多只,60元一公斤。”施东正说。
施东正说,他的鸡场已经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有了微耕机、脱粒机和磨面机,并且让村民免费使用。村民们种出来的玉米再也不用人背马驮到数十公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了,2.5元一公斤全部卖给他。
为了节省成本,他还专门安装了2盏黑光灯,下面铺开数个移动水池,夏天夜晚一打开灯,灯管发出各种引诱昆虫的波段,蚱蜢、苍蝇、蚊子等昆虫便纷纷聚拢过来,然后掉到水池里,成为了第二天早晨鸡的早餐。
梦想
发展生态农业 让村民回乡致富
目前,施东正的生态鸡养殖已经走上了正轨,但除去成本所剩无几。“家里孩子的奶粉钱都是老婆出的。” 但他心里有一种责任感,要让消费者吃到生态健康的农特产品。
“农村经济总要有人来做啊,为什么许多村子房子都建起来了,而且很漂亮,但村民还是要出去打工,关键是村子里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没有致富的路子。如果在村里也有不错的收入,他们一定又会回来的。”
施东正计划利用村里水源好、空气好、土地资源丰富、河滩广阔等优势,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养鱼、养牛、养羊、种有机蔬菜,由村民们统一养殖,然后由他统一销售。把整个生态农业循环起来,然后再搞一个河谷旅游开发,让城里人来沙滩上捡石头、山坡上采花、田里体验种植,实现旅游、休闲、娱乐一体化,不但能留住村民,也能搞活农村经济。(都市时报记者 孟俊 通讯员 唐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