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昌:盼望总书记再来我家做客

20.01.2016  12:17

□ 本报记者 苏云慧

 

2015年12月31日,央视《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办公室发表了2016年新年贺词。在办公室的书架上,一张熟悉的照片映入眼帘,那是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理白族农家,与村民共话家常的情景。

一年过去了,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记者再次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

白家小院 风景依旧

冬日明媚的阳光一缕缕洒在李德昌家的小院里,温暖而明亮。环顾四周,这个被习近平总书记夸赞“记得住乡愁”的白家小院依然保持着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拉家常时的原貌:青瓦白墙的房子依旧干净整洁,院里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梅花、三角梅依然在寒冬里盛放。小院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和村民曾围坐的那两张桌子,依然铺着青白相间的白族扎染布,总书记与村民话家常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做梦也没想到总书记会来我家里!”虽然已过去一年,但每每忆起当时的情景,李德昌依然记忆犹新。“总书记看到我们一家七口‘四代同堂’,十分高兴,他还进了厨房和堂屋看看,问了我家里的情况……”言语间,这个皮肤黝黑的白族汉子满是激动与自豪。

正房墙壁上、堂屋里端正地挂着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德昌及村民合影的彩色照片。“斯庭沐春辉阿鹏永记京城温暖,此院承丽彩金花常聆北域福音”,房前柱子上的对联,透出了李德昌满满的幸福感。

李德昌告诉记者:“习总书记来我家,是我最珍贵的回忆、最幸福的时光,也是全村的福气、白族人民的光荣。”闲暇时,他总是将《新闻联播》中总书记来家里的画面一遍又一遍地回放……

八方游人 纷至沓来

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颇为羡慕”的白家小院声名鹊起,全国各地游人慕名纷至沓来。

这里帮我照一张,这里也照一张,还有这里……”来自吉林长春的周锐将古生村李德昌家作为到大理旅游的第一站。“这是习总书记来过的地方,一定要来看看!

堂屋的桌子上,放着一摞厚厚的来访者名录。“这是第四本了,成都、吉林、北京……全国各地的都有。”李德昌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家里天天有人来,平时几百人,遇上假期人更多,每天有上千人,院子里到处都有人,坐也坐不下。家里的自动烧水器,经常从早上8点一直烧到晚上10点多。

一年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打扫院子、开门、烧水、合影、讲解……小院内,每天都有李德昌夫妻俩忙碌的身影。“早上7点半就有人来敲门,晚上11点多,我们才能关门休息。‘接待’任务还很重呢!”妻子杨寿芬笑着说。

累么累点,每当想起总书记来时的感觉、想到总书记温暖的话语,心里很开心!”李德昌告诉记者:“保存好总书记来时我家的原貌,供来客免费参观,让大家在这个白家小院里分享我们的喜悦,感受习总书记说的‘乡愁’,意义重大,再累也值得!

拒绝合作 只为留住“乡愁

游人纷至沓来,让不少人在李德昌家看到了商机,提出与李德昌合作,把小院改造成客栈,或者餐馆,更有游客提出不论多少钱,只愿在他家住上一晚,而这些都被李德昌一一回绝了。他愿意就这样敞开大门,供人们歇息、喝茶,让更多的客人感受苍山下、洱海边的自在和惬意,感悟人与自然的融洽与和谐。

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李德昌牢牢地记在心里。他告诉记者:“改造成客栈或是餐馆,就会变得商业化,就感受不到总书记说的那种‘乡愁’了。我想让它保持原来的样子,并传承给下一代!

盼望着总书记再来我家做客!”采访结束时,李德昌向记者道出他小小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