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科技教育要形成合力实现新突破
“我们要下更大力气推动科教形成合力,取得新突破。”李克强总理在12月3日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怎么实现突破?还是要靠创新,靠改革。”
当天会议研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听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情况汇报,谋划今后5年教育改革发展。李克强说,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
他对科教工作提出要求:科技和教育要各在两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科技既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今天的‘主战场’,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培养出一批人才,向前沿迈进。”总理指出,“教育要在保障公平和提升质量两方面,‘十三五’期间实现突破。”
中央政府要多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研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时,李克强明确要求,科技工作要坚持抓住两个主题:一个是面向科技前沿,攀登“制高点”;另一个是服务、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他强调,中央政府要多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方式,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建立‘沿途下蛋’机制,边出成果边应用。”总理说。
李克强还谈到了“摩尔定律”。这一由美国企业家戈登·摩尔提出的定律,描绘出科技发展带来的“几何级数”般的巨大变革。
“现在科技发展迅猛,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周期在大大缩短,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李克强说,“所以我们必须随时密切追踪国际前沿新变化,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分步推进重大项目。”
针对有参会者建议拓展“众创”市场空间,李克强表示认可。他说,大企业需要发挥“众创”,大工程同样需要借助“众创”的力量。
“现在我们利用‘互联网+’降低流通成本、发展电商,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另一些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总理说。
李克强说,很多国家的企业已经在探索,将“互联网+”引入工业制造领域,把技术难题发布在网上,汇集众智,征求解决方案。
“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我们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总数超过1.5亿,比很多国家的人口总量还要多。这可以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才队伍,也是我们科技创新广袤的‘沃土’。”总理说。
他强调,如果无视互联网的潮流,可能会与高速发展的世界割裂,但如果通过“互联网+”汇集众智,中国就能在创新领域迸发出不可想象的巨大力量。
国家科教工作要加大“自上而下”的改革创新力度
李克强表示,当前中国科教领域存在两个短板:一个是创新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另一个是基础研究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总理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打破条条框框的体制机制障碍,整合资源,推动科技和教育工作相结合,形成“科”“教”合力。
“现在,北京一些高校的教师、学生已经和中关村的科技公司衔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李克强说,“我们可以推出一些试点政策,鼓励基层大胆尝试。同时,国家科教工作也要加大‘自上而下’的改革创新力度,比如通过体制改革,使地方和部属院校、国家科研机构的衔接更为顺畅。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发展强基础、拓空间、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