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做好土地确权 激活农村土地新活力——富宁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纪实
金秋九月,甘蔗茂密。在这生机蓬勃的季节里,富宁县8万户农民心里也充满了喜悦与期盼:他们来年将拿到国家颁发的“红本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自家的土地上了“户口本”,农民的心里有了底。
作为边境贫困县,富宁县按照农业部、省州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相关要求,聚全县之力“抓重点、破难点、增亮点、解纠纷”,精准稳推进,确保确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外业实测全部结束,各项指标数据建库录入完成100%,目前正在紧张查缺补漏阶段,现正进行土地矛盾纠纷调解处理。
化解土地纠纷 确定土地归属解群众心结
近年来,土地纠纷频发,产生纠纷的原因有:一是近年来土地价值上升,群众利益有冲突;二是国家政策变化,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农民对自有土地更为珍惜;三是由于外出务工,土地被亲属侵占;该县农经站组织工作组深入乡镇逐一调查处理土地纠纷案件,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调查处理土地纠纷案件15起,采取以下三条措施处理:一是以《土地承包法》与《土地承包合同书》为依据,召集纠纷双方现场调解,详细解说法律法规,打开群众心结;二是实地查看四至界限与合同书登记是否一致;三是纠纷双方和村干部进行现场指认,确认土地归属;为土地确权工作稳步推进起到促进作用。
破两个难点 稳步推进促农民土地有了“身份证”
作为一项新工作,可操作、可借鉴的东西少,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有效办法‘破解两个难题’,积累经验,破冰前行,保障了确权工作稳步推进。
破解指界难题。指界率的高低决定确权的成败。富宁县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的有7万人。对外出务工农民采取书面委托指界,不能书面委托的采取其他方式委托指界。同时按承包户主、户内代表、户内成员、书面委托人等先后顺序择优选择指界人。通过现场指界率达95%以上,解决了农村土地空间位置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
破解定性难题。对实测面积与1998年合同面积差(多地、少地和无地)进行统计,经过入户核实、座谈对梳理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探索出破解多地、少地和无地等矛盾问题。首先,通过村两委会议及两委扩大会对矛盾问题逐户分析,分类整理,对有法有规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无法无规需要村民议定的事项,做出初步处理建议;其次,通过户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议,对村两委会议提出的初步意见事项进行公布。对有法有规可以处理的,在户代表会议上进行公布;对无法无规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导向性意见,落实到户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再完善合同。
抓三项重点 规范确权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土地确权与农民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富宁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要本着对国家、对农民负责的态度,梳理问题解决难题,做准做稳,真正实现赋权于民。围绕农业部“三项行业标准”和省级要求,富宁县“抓住三个重点”积极推进,农民从“要我确权”到“我要确权”,广泛参与、充分认可。
抓落实重分工。富宁县将全县确权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精准登记土地经营现状,不动地、不调地、不收地;第二阶段以1998年合同面积为基础,完善合同确权颁证,明确分工,层层落实,保证确权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
抓技术重创新。富宁县通过采用“RTK实测”,形成测绘网络区域全覆盖,使用国家检验合格达标参数,实测精准度达到厘米级。测量方法创新采用“卫星影像+航拍+实测”组合法,切实符合该区旱田多,地形地貌复杂,且户与户边界不清,无法打界址桩的特点。
抓稳准重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准,一是调查准,统一印制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8万份发放到每个农户家中,同时吸收村组老干部和掌握村里情况的老人参与入户调查,采取多种方法核实农户的人、地信息,确保基础信息真实可靠,能够将1998年至现在地块经营情况摸清摸透。二是实测准,采取“卫星影像+航拍+实测”方法,确保实测面积与现实地形地貌相符。天力公司100余名技术人员和县确权办8名工作人员历时18个月,将全县地貌地况精准地跃然纸上。三是公示准,对多次核实后的农户人、地信息进行准确的公示,对有异议的进行现场答疑,避免处理测量结果上出现反复现象。两次耕地经营现状公示和一次确权成果公示都经过农民群众签字认可。
增三大亮点 成果转化让农民资产“活起来”
“这几年农村的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农民拿到了土地确权证书,将来流转给别人,外出打工心里就踏实了。”归朝镇百油村民潘全富说。通过土地确权带动“三个促进”,打造了确权成果应用的利民工程,将给农民带来“看得到、摸得到”的实惠,将群众手中“沉睡的资源”变成“流动的资本”。
一是促进产权服务。2013年,县政府成立“三权三证” 办公室,为群众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保障。
二是促进规模经营。确权成果的显著特点是拉动土地规范流转,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催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为4.24万亩。全县各类经营主体总数发展到562个,比确权工作前翻了四番,实现区域内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三是促进产业融合。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速了富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速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起到助推作用。目前全县建设了畜禽养殖、食用菌、水产养殖、蔬菜等优势产业。县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使剩余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释放,富宁县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劳务收入实现17.5亿元。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应用为发展农业现代化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村各种要素积极参与市场流动,促进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归朝镇百油村委会甘美、江曲、郎冲、洞司四个村小组,依托富宁朝坤家庭农场,通过归朝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协调,采用租赁方式流转土地1600亩,每年每亩租金1000元。群众还可进入农场务工,实现了土地租金和劳务收入的双重效益。
富宁朝坤家庭农场是我县第一家注册的家庭农场,于2013年12月27日在县工商局按法律依企业法人模式登记设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李朝忠,农场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作支撑,重点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蔬菜。现种植蔬菜1600亩,栽培作物品种有番茄、豆角、辣椒,农场建有良种育苗区、农业种植示范区、冷链保鲜库,租用300余户农户土地从事蔬菜生产销售。2014年,该基地已外销西红柿185吨、辣椒35吨至武汉、成都等地,实现销售收入78.5万元。近期,富宁朝坤家庭农场600亩蔬菜生产基地准备进入收获时节,经测产,西红柿840吨、辣椒240吨,预计今后每天有近40吨蔬菜外销。
“权到户,地有证,人定心”,富宁县严格规范、高位推动,确实权,颁铁证,土地确权工作成效初显,为全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全面开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