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借钱买车”将占据半壁江山
汽车销量持续走低,汽车金融渗透率逐年走高,或许用触底转型来形容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再合适不过了。
日前,德勤中国发布了《2015中国汽车金融白皮书》,未来五年,中国汽车金融将迎来高速增长,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汽车金融渗透率也将超过五成。
车市持续低迷
度过了蜜月期,转而迎来的是“十年之痒”。
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十年黄金发展期之后,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受经济下行和需求放缓的影响,2015年的中国车市显得有些冷清。
今年1月份,中国汽车的销量维持在7.6%的增速,而到了6月份,却出现了2.3%的负增长。
不仅如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还将2015年全年的销量增长预期从7%调低至3%,这就预示着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告别高增长的态势,微增长或将成为一种常态。
然而汽车企业除了面临残酷的销售法则之外,其赖以生存的售后维修利润也遭到了进一步的蚕食。
从2014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汽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与汽车后市场密切相关的文件。今年10月份,同质配件汽服云平台在天津正式上线,4S店售后的“垄断”地位也已朝不保夕。
对此,德勤中国汽车行业管理咨询主管何马克表示,汽车工业规模化的边际效应正逐渐减弱,新车销售的利润将进一步受挤压,行业的整体驱动力和竞争力正向汽车金融等后市场链条延伸,整车厂必须采取精细化和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来提升销量。
在汽车销量进入微增长常态化的现今,汽车金融将成为汽车企业翻身转型的一棵救命稻草。
转型低开高走
自2004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已有10年。
但在此期间,汽车金融的发展与汽车销售相比就略显尴尬。
从2009年开始,中国新车销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到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了1.4亿台。但汽车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却相对低迷。
截至2014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超过6,500亿元,2012年至2014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金融渗透率仅为20%,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高达50%。
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体,这一现象将迎来极大的改观。
日前,德勤中国发布了《2015中国汽车金融白皮书》,相关数据表明,在未来五年内,将有近九成的80后消费者计划购买或者租赁汽车。而汽车金融恰恰能够帮助这些经济能力暂时并不雄厚的消费群体以较低的成本达到目的。
汽车金融产业将随着这一波消费群体变革大幅提升其渗透率,德勤中国认为,到2020年,汽车金融将形成一个2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届时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超过50%,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管理咨询总监章扬认为,从长远看,汽车金融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新的增长引擎,并在中国汽车产业结构性调整中发挥关键作用。
“汽车金融服务作为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最有价值和最富活力的一环,将在加速行业转型、刺激汽车消费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并帮助厂商在行业变革期提早占据利润制高点等。” 章扬说。
融资租赁抢镜
汽车金融作为行业未来的增长点,一直被看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而汽车融资租赁则是这道路上不可忽略的风景。
近期,企业纷纷出手布局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大手笔络绎不绝。
10月29日,广汇汽车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募集近80亿元的资金用于汽车融资租赁项目及偿还有息债务。
不足一个月,宝马公司也收购了中国先锋国际融资租赁公司,使宝马金融服务从目前已开展的融资业务进一步拓展到租赁业务。
不难看出,仍未进入成熟期的中国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介绍,目前国内融资租赁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直租,也就是出租方先从厂商采购车辆,再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按月偿付租金,租赁期末支付残值,车辆所有权从出租方转移给承租人。
第二种是售后回租,即承租人将自有车辆出售给租赁公司后再租回,按月支付租金,期末重新获得所有权。这种方式,对于承租人来讲,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固定资产的灵活性,使得资金短期内的流动性得以增强。
据业内人士介绍,汽车融资租赁灵活的模式和相对低廉的分期成本能够惠及相当广泛的人群,一般情况下,融资租赁车辆的车况要较普通二手车好很多,经过转租 后,价格会有相当大的下滑幅度。即便是经济实力有限的人群,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也完全能够承受,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大大增强了汽车的流通性。
但汽车融资租赁行业毕竟还处于发展初期,相比美国等成熟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美国,近五成消费者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购车。但在国内,根据德勤对融资租赁渗透情况的调研,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乘用车融资租赁渗透率仅为2%。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较低的渗透率也给行业提供了一个充足的上升空间。”天津自贸区相关负责人说,“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借助这个机会抢滩登陆,当然,实现更高目标的前提是,我们还要在二手车评估体系、信用评估体系以及税收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实际上是汽车金融的一个缩影,发展空间广阔,行业巨头纷纷布局欲抢占先机都是其发展的利好,但如何利用政策红利打破现有壁垒,或许才是行业真正转型升级的风向标。
编辑:袁艳责任编辑: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