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博鳌上“北京共识”全球化升级
在国际责任感愈益珍贵、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处于微妙时间窗口的当下,博鳌论坛的召开,不仅正逢其时,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基于“北京共识”的发展范式越来越具有全球性价值。
今日在海南启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毋庸置疑,将是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受瞩目的国际顶级论坛之一。
尽管从论坛的主题“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来看,举办方和往年一样,仍将议题设计聚焦于亚洲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安全关切,但做足了前期热身运动的本届论坛,其承载的使命以及可能产生的区域与国际影响,显然不局限于亚洲,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关乎全球经济发展、金融稳定乃至国际安全和共赢合作。换言之,它呈献给世界的,将不仅是亚洲的智慧表达及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求解方案,而是饱含高端国际智慧元素的脑库碰撞,即便全球既有秩序主导国的领袖不在现场亦不会因此失色。
如果将时间光谱往前移动到14年前的2001年,首届博鳌论坛在海南的召开,当然不乏国际影响,但不少美欧主流媒体与观察家们并未对其产生足够重视。这也难怪,当时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根本不具备引领国际议题讨论的能力。美欧日本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经领袖显然更看重达沃斯论坛的议题设计能力与国际传播效应。中国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也视参加达沃斯论坛为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如今,时移世易,当中国在做大经济蛋糕方面将所有欧洲经典资本主义国家和长期位居亚洲经济老大的日本抛在身后时,当中国不仅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向区域和世界提供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区域和全球性公共产品时,世人看到的是一个超级新兴经济体在过去14年间的国际角色担当不断升级。
熟悉全球秩序变迁的人都知道基于美国国家利益偏好与制度安排的所谓“华盛顿共识”的重要影响,以及大名鼎鼎的“霸权稳定论”是如何霸道,更无法回避盎格鲁-撒克逊范式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性公共产品。1945年,美国的经济实力真是强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当时美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资本主义世界的60%,全球经济总量的45%。美国的黄金储备高达200亿美元,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75%。69年后的2014年,美国尽管依然是全球第一大黄金储备国,8133吨的官方储备相当于德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和瑞士的总和,折合成美元约为3400亿美元。
不过美国很清楚,仅凭这点家当是很难确保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能够拿得出手的“干货”越来越少。如今,美国经济已从70年前的占据世界45%的份额下降到不足四分之一。而金砖五国的经济总量已与美国相当,其中仅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达到美国的60%。中国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外储大国与贸易大国。美中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趋势不仅令华尔街金融寡头们不时感到如芒在背,甚至令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都越来越担心美国有朝一日终将失去霸主地位。
另一方面,早已受够了美国机制化霸权盘剥的亚洲欠发达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些年来其实一直在觉醒,一直在进步,尽管有时候这个步伐相对较慢一些甚至遭遇曲折。但这个趋势却一直在发展。而这正是既有秩序主导国所担心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格外警惕,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的暗中掣阻,其实是非常自然的国家利益安排。在白宫和华尔街金融资本看来,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资本主义发展范式及其配套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不仅能够延长美元红利,更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战略锁定的核心依靠。
如今,中国基于“北京共识”和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尝试向国际社会提供区别于美国范式的公共产品,尽管根本谈不上颠覆既有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却被既有秩序主导国视为嵌入中国国家战略的力量工具,其实正是老大心态失衡的另类发酵。白宫其实应当明白:在趋势面前最好顺势而为,何况中国谋求建立的是某种形式上的国际经济与金融权力分享机制,目的是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毕竟,英、德、法、意等欧洲工业大国不缺国家智慧,亚欧有意加入亚投行的国家集体行动的逻辑不大可能出现战略上的误判与根本性扭曲。毕竟,在国家利益和区域经济合作面前,大国一般不会感情用事。
地球只有一个,共识的前提是分歧。亚洲目前尚未结成命运共同体,但是以亚投行为重要载体的多边合作平台的搭建,无疑是亚洲通向命运共同体的垫脚石。(章玉贵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