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着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互利共赢
27.04.2015 13:41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南亚东南亚各国搭建高水平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平台,使云南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人才培训基地、医疗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让辐射中心造福各国百姓。同时,云南将全力办好南博会暨昆交会,使之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多边外交平台、经贸合作平台和人文交流平台。
科教为先 开友谊之门
3月9日,由省政府主办、省商务厅和云南财经大学共同承办的2015年缅甸农村发展交流研修班在昆明开班。缅甸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及多个省邦的20位高级官员参加研修,其中有6位副部级官员。在20天的学习期间,中国政府和高校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分别介绍特色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国农村改革经验、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及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缅甸学员高兴地表示,缅甸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发展,云南农业发展的经验对缅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另外,这样的学习交流,进一步增进了缅中友谊,促进了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
不久前,由云南农业大学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和云南农村干部学院承办的斯里兰卡现代农业发展高级研修班结业,学员在学习交流期间,分享了蔬菜、水果、花卉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和经验。通过“请进来”培训的方式,云南农业大学为东盟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他们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了领军作用。
不仅如此,云南已经成为东南亚、南亚学生留学中国的首选,几乎所有的云南高校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务实合作关系。除了学历教育,云南的国际教育合作还注重实际,以传授实用技能为目的的各类课程受到了南亚、东南亚学生的欢迎。如今,教育合作的长远效果逐步显现,一大批了解云南、热爱云南的各国人才已经成长起来。
另外,在科技、卫生等领域,云南走出国门服务周边的步伐同样坚定,其中云南农业科技凭借突出的比较优势和适用性得到广泛认可,已经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文化互通 铺民心之路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之带、工业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带、文明之路。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相近、相通,与郑和下西洋沿线和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拥有共同的文化记忆,这给云南与周边国家建立“文化相近、人心相亲”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为起点,云南各文化单位主动作为,开创了云南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
云南文投集团“走出去”的演艺节目《吴哥的微笑》,在柬埔寨被授予文化旅游突出贡献奖,这是外国个人或机构在柬埔寨少有的殊荣。此外,在柬埔寨金边、老挝万象、马来西亚吉隆坡、斯里兰卡科伦坡、缅甸曼德勒、泰国清迈、尼泊尔加德满都的新知华文书局和新加坡中国云南文化贸易中心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化中心。老挝数字电视、柬埔寨数字电视的开播,让人们可以直接收看中国数字电视节目,用中国技术造福当地百姓……文化之桥正从云南向外延伸。
3月17日,云南文投集团与云南紫云青鸟珠宝产业有限公司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发起成立云南文产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和经营地为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将通过打造开放型、多功能、国际化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构建综合型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和国际口岸型产品市场、要素市场。
文化,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更加相融,人心更加相亲。
南博盛会 搭合作之台
办好南博会暨昆交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新的战略定位的具体行动,也是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具体举措。我们的目标是把南博会打造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博览会,成为中国与南亚地区友好交往、经贸合作、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加快推动云南扩大开放、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南博会的平台上,不仅有商贸往来,还有逐渐制度化的系列活动。商品采购大会、投资促进会、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等活动在展会期间举办,以推进南亚、东南亚区域合作和辐射中心建设为主线,围绕投资与贸易便利化、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等区域内各方面共同关注的话题,以不同方式进行交流,推动各国政界、商界、学界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南博会的专业性、多元性越来越凸现。
3月,在北京举行的第3届南博会推介会上,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谈到,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多国邻近,是最早也是最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交流的省份之一,相信有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积极参与,南博会的规模和水平会不断提高,成为中国与周边乃至世界增进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盛会。
在南博会的带动下,昆明会展业的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增加。今年初,昆明市博览事务局与泰国展览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将为滇泰双方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会展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建立滇泰合作的稳定关系,并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来源:云南日报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27.04.2015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