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雄这个“刽子手” ——访雕塑家曹雄
曹雄作品
曹雄在教学课程中14分47秒创作的作品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近日云南文化界突然冲出一匹黑马,他杀死了传统意义上的慢雕塑,创建了自己的快速雕塑技法——15分钟内雕出一尊头像。
这个人为什么敢于在任何开幕式现场,针对任何对象就敢做雕塑?在这些才艺背后,他经历过什么?我们怀着好奇心,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来到滇池艺术空间的展厅、雕塑家曹雄的工作室,走近他的作品,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当我们来到滇池艺术空间的展厅时,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挂画作,展厅里挂着不少云南大家的作品,其中冯国语、赵浩如、孙建东的作品尤其吸人眼球,徜徉在这些大家的作品里,我们也醉心在艺术的天地里。转眸之间,一组超越平面艺术的鲜活的雕塑跃入眼帘,25座雕塑作品,以它生动、朴实的形象,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在现场众多的雕塑头像中,“橙王”褚时健的头像一眼就映入我们的眼底。后来才知道,曹雄在雕塑这位著名企业家时的一个内心历炼的故事。不久前,昆明滇池艺术家联合会会长,被誉为当代世界上最快的雕塑家曹雄先生应邀为当代“橙王”褚时健老先生雕塑头像。原定30分钟的工作,因故历时3个小时才圆满完工。褚老盯着自己满脸沧桑,略带悲情的雕塑成品看了好久,很激动,热泪几欲盈眶地对曹雄说:“你读懂了我,我很苦,我这辈子几经沉浮,历经坎坷,风雨人生,巅峰陨落,没人能懂,你的雕塑做到了,果然是大家! ”
当天,在为褚老雕塑头像的过程中,禇老从极不情愿的“被迫”开始,双方暗自比拼内在气场到最后的相互欣赏,从最初答应30分钟的时间改为10分钟,最后改为3个多小时,从最初旁人的阻碍、此次差点落空到最后的圆满完成,从最初的霸气十足的脸经过6至7次的反复改动,直到最后呈现出一张慈祥而布满悲情的一座当代“橙王”头像雕塑,其间的过程,只有曹雄这样的一位艺术大师与禇老这样的一位令人尊崇的经营大师,通过一块块冰冷的塑泥,在无声的心灵博弈到冰雪消融中的深深体会。
事后曹雄说道:“雕塑过程中我心里几度想放弃!从来没雕塑过如此难“塑”的一张脸,禇老写满沧桑、霸道、苦涩、表情稍纵即逝,都在3个小时犹如半个世纪的塑造过程中深切体会!”
84年来,禇老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独自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人生磨砺,又岂是旁人能轻易刻画得出的。
短短3个小时,曹雄以线、面、块、形的体积语言将禇老的内心情感真切地表述出来。用冰冷、单色的泥块,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将生命赋于了雕像,它让人驻足久视,也让人和作品有了心灵的对话。一个心情、人生的凝固瞬间,这个瞬间,我们似曾聆听过,也仿佛置身其中。
曹雄作品
现场还有一具孕妇的雕像,她挺着出怀的肚腹,满脸溢满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这幅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另外,工作室里还有一尊老妇人的雕像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老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的表情流露出生命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淡然,老人慵肿的身躯中再现出她一辈子的岁月煎熬。
还有一尊雕像是一个睡相很疲惫的男人,他靠在一把椅子上,像一堆破抹布摊在那儿。他给人很多猜想,他是一个农民工,一个苦力劳动者,在长期的、极度的为生计的奔波中,他终于累倒了,但是他终于找到了幸福,在一瞬间睡眠中,他甚至为了一个梦流出了口水。
后来,曹雄告诉我们,那个孕妇是他媳妇,那个看电视的老人是他母亲。在我们所见到的雕塑作品中几乎没见到高大上的题材,曹雄的作品更多地来自身边,来自平常的生活、来自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很少见到光怪陆离的、抽象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表情生动,十分鲜活。曹雄像一个出色的摄影师用高速的快门去捕捉人物最灵动的一面。
不过,曹雄这个“刽子手”,的确杀死了传统意义上的慢雕塑,创建了自己的快速雕塑技法——15分钟内雕出一尊头像。如今,他已经用这种快速技法雕塑出了一大批人物头像,有抗战老兵、有工人、农民、学者、艺术家。他也因此成为雕塑界独树一帜的人物。
无论绘画还是雕塑,技法重要但大体近似,从古到今,搞艺术的,没技能不行,但没有对生命的理解和美学的视界,没有人会在艺术的天地里留下美丽的痕迹。
曹雄作品
曹雄是1968年生人,199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1992年,那是一个经商的大时代,曹雄建起了印刷公司,奔波于昆明和深圳,4年后公司旋即垮掉。这次失败,他为自己定了一个位:如果赚了钱,自己充其量只是有钱人中的一个。于是,他重新回到了艺术圈。曹雄是学画的,不经意间,袁晓岑大师启蒙了他,他学会了袁大师的钩抻法,为自己在雕塑中营造人像肌理打下了基础。之后他在北京先后结识了列宾美术学院的马洛谢洛夫,又先后受到钱绍武、尚晓枫和台湾朱铭的点拨。大师们的技能、风格不断地整饬着他的原初技能和意识。
尚晓枫告诉他:“雕塑是个泥巴坨。”
朱铭告诉他:释加牟尼成了佛,但为什么他的老师没有成为大师。最高的境界是“悟”。
也许这一切都是人生的洗炼。
曹雄没有被帝都的“798”所诱,没有去北漂,而是悄悄潜回昆明,让自己彻底地沉淀下来,这一“沉”沉了十年。在这个巨大的旋涡里,他沉淀掉了浮燥、功利,让自己的眼光更宽阔。
他“在家做着自己的事”,终于,他在技能的束缚与艺术的解脱中找到了自我。
“要找到心灵的控场,把自己稳住”,“打破把技巧当艺术的壁垒”在这些自己感悟的语要中,他开始对精典雕塑进行反动,提出要以敏锐的感受力,砍去传统雕塑的“磨蹭”,用“快”,用“速度”,让鲜活的东西展现出来,体现对象的精气神。这些“悟 ”,已经完整地贯穿到他的艺术实践中,这在雕塑褚时健中、在雕塑更多的15′作品中可见一斑。
为了这份艺术实践,曹雄想要成立一个雕塑艺术馆,专门从事全国名人的头像系列雕塑,“这会成为文化遗产”,曹雄说。还要培养一批人才,让快速雕塑手法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未来的路和艺术追求永远阻隔着一座山,退出森林,就永远不会一叶障目。相信曹雄会在一座森林之外,永恒的“沉淀”着,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家”。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