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体教融合”模式北京获首肯

24.04.2017  21:04

      在18日北京刚刚召开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曲靖“体教融合”模式作为大会指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获得与会领导、代表、专家一致首肯,认为在把学校体育、社会力量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架、探索人才共育体制机制、推动各级各类体校转型发展方面,为全国提供了创新思维和大胆实践。

      近年来曲靖市竞技体育成绩突出,2015年全国首届青运会,曲靖代表团斩获2金1银2铜;2016年里约奥运“中国军团”,云南5人出征,曲靖占3席,蔡泽林勇夺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同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成为全省甚至全国山地自行车、竞走、击剑、摔跤等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绩的背后是多年的重视、投入和默默付出。近年来,曲靖市委、市政府站位落实体育强国、发展全民健身新起点,抢抓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机遇,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文体双修”的育人模式,努力构建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中专院校一条龙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首先根据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投入2亿元建成了现代化的新体育训练中心,新中心教学楼、综合训练馆(场)、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功能完善。同时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为解决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普遍存在的“读训矛盾”,把“体教融合”作为突破口,主动探索、先行先试,将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作为“体教融合”试点单位,与曲靖市民族中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挂牌成立了曲靖市民族中学体训分校,坚持中心直接领导、民中教学保障,各司其职、优势互补。  

      新的教、训模式坚持教学管理与训练管理相结合、文化考评与训练考核相结合、教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相结合,师资上协调教育部门配备了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教师,其中包括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7名、曲靖市学科带头人3人;课程设置上,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配齐开足了全部文化课程,与市民族中学实行的"1525"课制完全同步,同时根据青少年体育训练实际,将学生学习与训练时间交叉,安排上午和晚上上文化课,下午进行体育专项训练,建立了学训并重、文化先行的新模式;管理上中心实行“双班主任”和“三集中”管理,合理安排时间,使学生学习、训练和休息实现无缝对接,逐步形成了“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练得成、出得去、能成才”的良好办训局面,实现了运动员“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体育竞技”的“三个提升”,迈出了“体教融合”的关键一步。

      走好了“关起门办学”的第一步,曲靖还把目光放在了“打开门交流”的新坐标上。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训练设施、独特的高原训练条件和优良的管理等优势,吸引了国家游泳队等多支高水平队伍驻训,不仅提升了曲靖高原特色训练基地知名度,也为中心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极好的高水平观摩学习和交流机会。同时依托曲靖连续两年来成功承办的一系列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通过高水平训练和交流,让中心运动员近在咫尺地感受和学习世界冠军,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壮志、坚定信心、构筑梦想。

      目前,曲靖在加快国际高原 体育城建设的进程中,蓬勃发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已逐步成为社会新时尚,处处散发着活力曲靖的魅力。“体教融合”曲靖模式的不断探索完善,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全民健康运动必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