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谷震后民房重建完工97.8% 灾民年底将全部搬入新居过新年

10.12.2015  17:09

景谷“10·7”地震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如何? 12月9日,记者走进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实地了解景谷震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原来的地震灾区的满目疮痍现在已经被一栋栋的整齐的小洋楼取代,绝大多数都已经搬进新家。记者了解到,目前景谷灾区民房重建完工达97.8%,灾民12月31日前将全部搬入新居过新年。

【民房重建进入尾声 年底全部搬入新居】

据中共景谷县委书记罗景华通报,截至12月8日,民房恢复重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65928万元,其中:全面完成41698户民房维修加固目标任务;民房拆除重建开工16752户,开工率100%,完工16377户,占总数的97.8%,入住16212户,占总数96.8%。目前,民房恢复重建已进入收尾阶段,部分未搬迁群众正在进行房屋装修等,12月31日前将全部搬入新居。

七七村民小组是6.6级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村寨之一,距震中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9日上午,记者在永平镇芒费村七七村小组看到,一幢幢小洋楼整齐地排列在村庄道路两侧,村民已全部搬入新居生活。除了村小组公共广场正在加装围栏之外,其他地方已经没有施工现场。芒费村党总支书记鲍太春介绍,目前七七社35户拆除重建户、10户维修加固户已全部完工并搬迁入住,道路、电力、生产等已全部恢复。

记者了解到,景谷灾区民房重建工作已近尾声,目前除了部分村民仍在加紧装修新房之外,还有一部分村名属遵从当地风俗择日乔迁新居,而全部灾民在年末都将搬入新居。

【政府补助+贴息贷款 保障资金到位】

云南网记者了解到,政府在给予恢复重建家庭每户3.65万元一次性专项资金补助的同时,景谷县财政向金融机构注入“担保资金”,降低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按央行基准利率的50%给予拆除重建户3年5万元以下贷款贴息。此外,贷款重建户也可以选择用“三权三证”作为抵押物向金融部门贷款。

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封闭运行,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负责制,资金拨付由项目实施业主单位根据进度和工程质量报县重建办,县重建办审核后拟定资金使用计划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再由县财政局按县人民政府通知拨付到项目实施业主单位。

同时,景谷县纪委监察、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恢复重建资金的监督检查,审计局实行跟踪审计,加强管理,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的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统一规划设计 整体提升民居环境】

在民房恢复重建过程中,省、市、县住建部门专家深入灾区,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人口数量、民风习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民房设计方案,反复修改,最后由专家评审通过。政府提供了30、60、80、120、150、180平方米的6种户型由群众根据家庭人口数量、自身经济状况选择户型,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确保了建材规格规范使用。其中,五保户民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政府一次性出资建设。

同时,景谷县住建局牵头,通过抽调房建专业人员、招聘21名技术指导员、开发205个公益性岗位、招聘受过培训的民间工匠作为民房恢复重建的技术员,驻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安全日常巡查,加强施工质量技术指导与施工安全事项培训,发放相关房建宣传指导材料;成立技术巡查指导组和监理组,指导恢复重建并做好巡查记录和监理日志,确保重建民房质量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据介绍,灾后恢复重建的民房均不低于7度的抗震设防标准,能够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总体要求,维修加固和拆除重建后的民房质量总体得到提升。通过整合项目、科学规划,逐步建设完善民居风貌以及村庄道路硬化、文化广场、排污设施、公厕、绿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灾区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提升,灾区基本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1860余干部驻村入户 全方位保障恢复重建各环节】

我们七七社的人都把老朱当作自己寨子里人!”朱林墙是景谷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副所长,从去年10月8日凌晨进入灾区以来,他作为“七七社包保工作队员”一直驻扎在村里,配合村委班子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他主动协调村民间宅基地界限纠纷、帮助建房拉料、联系施工队……因此,当地村民都亲切地把他称之为“老朱”。

据介绍,为确保各领域、各环节的重建工作得到有序推进,景谷县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五级包保”的组织保障机制,即县四班子主要领导分片包保到乡(镇)、县委常委每人包保一个乡(镇)、县副处级领导包保一个重点村、县级部门包保到村民小组、县级工作队员包保到户。全县共抽调1860名各级领导干部驻村入户进行责任包保。

【“安居”后如何“乐业”?恢复重建同时兼顾产业布局】

记者走访了解到,多数村民在恢复重建过程中都存在举债情况,多为金额在5-10万元间不等的银行贷款。在搬入新居之后,如何帮助群众清偿银行贷款,提高生活水平,也成为了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现实难题。

景谷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景谷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副指挥长、办公室主任刀康明介绍,2014年12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生态宜居和谐新家园”为目标,规划实施民房恢复重建、民生改善、基础设施、防灾减灾体系、特色产业增收“五大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57006.8万元。

刀康明表示,民房重建只是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系统中的其中一项,政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把产业布局也考虑在规划范围内。在坝区,规划布局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果蔬种植采摘等休闲度假项目,在山区则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石斛、茯苓等中药材、培育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

记者了解到,七七社村庄产业是以传统甘蔗、烤烟种植为主导产业,长远规划则是结合村庄建设、区位、市场、资源等条件发展农家乐、农特产品采摘等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剩余劳动力“进镇、进园务工”。迁糯村也将在稳定粮食生产,巩固甘蔗、烤烟种植的基础上,优化生猪养殖,做精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依托迁糯佛寺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周边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