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思茅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见成效
近年来,思茅区加大投入,全面激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思茅文化软实力。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稳步推进“快乐广场”、“三小工程”文化惠民品牌建设,建设了覆盖乡(镇)村的农村文艺队,落实了相应的经费保障,推进农村文艺队骨干培训工作,举办了大芦山青菜节、村(社区)趣味体育比赛、春节陀螺大赛、思茅区广场舞大赛等文体赛事,既提高了群众体质,又激发了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目前,全区村、组共有“小文艺队”147支,建设“小广场”188个,安装“小喇叭”131个。农村“快乐广场”真正成为农村生活交流的中心,精神文化传承的纽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文化馆(站、室)、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城乡报刊覆盖。“两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全面实现了免费开放。全区共建成农家书屋71个,覆盖了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和部分社区。在54个行政村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到90%。顺利实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共完成499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6425户的建设任务。全区7个乡(镇)除思茅镇因地处城区没有建设独立的综合文化业务用房外,其余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办公楼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都配备了专业音响设备、电视、摄影机、照相机等设备。
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得到加强
对思茅区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特色古建筑、民族节庆文化、特色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传统工艺、历史遗迹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撰写《思茅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调研报告》1份,提出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加大对龙潭乡南本小组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建设了傣族传统织锦传习所,利用传统的自制织布机和思茅区傣族织锦传承人玉扁带徒传艺,并收集、整理、保护、传承传统傣织锦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申报有突破
以市场供需为导向,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加强对思茅港镇、倚象镇、思茅镇等3个乡镇和南本、高家寨、营盘山等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项目申报储备工作;对思茅区木乃河宜家木雕工艺品生产建设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糯扎渡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中国.普洱民间艺术创意产业园、村村寨寨民族文化园等项目进行了整理储备。向上申报思茅港镇那澜村广播系统工程和倚象镇营盘山村苗族花山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列为2015年度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资助项目。申报2015年度省级文化精品创作扶持资金项目摄影“走进大芦山”1个;申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项目3个;扎实推进普洱黑古陶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进驻工业园区开工建设。
来源:普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