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以绿色和创新推动跨越发展

26.11.2015  19:33

  尽管已进入冬季,绿色仍然是普洱市的主色调。

  行进在青山绿水间,访企业、问农家,绿色发展让人收获惊喜:有机茶园中,是生态化防控害虫;茂密森林里,人工培育的药材苗在树丫生长。而对企业来说,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是重要的话题,科技创新成了发展的主线。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从政府到民间,普洱市保护建设生态的底线不变,靠绿兴业、创新驱动的信心和努力不改,跨越发展有了新动力、新活力。

   增添更多绿色谋求发展新方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用绿色生产方式创造高品质的生态产品。普洱市的生态优势正转变为新的竞争优势,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带来了强劲的“绿色动力”。

  绿色是普洱最大的特色,生态是普洱最大的优势。“普洱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珍稀的自然资源,更是历代普洱人传承的宝贵财富,更是最大的资源、最大的品牌优势。普洱的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绝不能走边破坏边恢复的歪路”。这是普洱人的共识。

  多年来,普洱市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努力探索和实践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双赢的新路子,并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批准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普洱市坚持保护是第一政绩不动摇,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将国土空间划分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功能区块的定位,实行不同的开发或保护的措施。目前,普洱市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居全省首位。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移民等工程,抓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水源涵养重点区、水土流失修复重点区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64.9%提高到目前的68.7%,植物种类数量居全省前列。

  立足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主攻以普洱茶、咖啡、烟草、生物制药、高原特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生物和休闲度假养生两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建成了生态茶园157万亩、咖啡园75万亩、生物药业30.5万亩。

  以园区经济、循环经济、节能改造、清洁生产、绿色矿山为抓手,加快发展普洱生物工业园区、林产工业园区、边贸加工工业园区,建设3个百亿元绿色工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实施绿色工业试验示范工程。以创建文化旅游养生项目、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升、休闲度假品牌培育、A级旅游区建设、健康养生等示范工程为重点,塑造休闲度假养生旅游文化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朝着绿色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围绕绿色生产方式创业,用高品质的生态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两千亩茶园严格按照有机茶的方式管理、加工茶叶,先后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欧盟、美国的有机认证,有机茶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地,价格也随之快速攀升,目前公司茶园的平均亩产值达到了5万元。同样是看到了普洱生态优势的巨大潜力,普洱淞茂医药集团在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力进行野生珍稀药材的保护和开发,并建立了药材种植和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灵芝、茯苓、鹿仙草、石斛等药材。

   增强创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

  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增速放缓情况下,爬坡过坎,科技创新正在形成新的驱动力。

  2009年,天士力控股集团在普洱市投资20亿元建设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目前已经形成了集普洱茶种植、初制、提取、科研等全程标准化的现代产业链。总经理贾黎晖说,在产业链的各环节,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通过科研创新建立起核心技术优势——如在特有的叶组配方、安全可控的机械化发酵、自有提取分离技术以及微粉高速分装技术等方面已受理和获批90余项专利。2013年,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2012年省级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30强。

  大企业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小企业也加强科技创新,拓展出自己的发展新空间。

  镇沅勐大镇金玉农业庄园主要从事水稻、油菜产品种植、深加工。公司负责人杨杰介绍,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驱动。公司今年新上两条国内一流稻米和粮油生产线,所生产的粮油产品远销沿海一线城市。公司通过示范种植引导农户,实现规范化标准种植,示范带动6000余户农户,实现标准化种植水稻5万多亩。

  普洱市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为抓手,全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工程,建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汇源、康恩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帝泊洱、龙生等29个龙头企业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

  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一头抓企业创新,一头抓素质提升,普洱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立足于在当地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普洱市及市辖9县1区与普洱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起合作交流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8月,普洱学院获批成为云南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为地方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普洱市政府与普洱学院联合成立“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普洱市东南亚研究院”两个科研机构。

   增进人民福祉共享发展新成果

  发展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相汇于此,景色秀丽,生态良好。驻足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的那柯里村,沿着茶马古道的青石板路,走进百年荣发马店、那柯里风雨桥,透过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个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繁荣和普洱茶的兴盛。

  今天的那柯里,借助乡村休闲度假业的发展,更加热闹和繁荣。

  通过投入4000万元,实施地震恢复重建、传统村落保护等工程,那柯里成为特色更加突出,环境更加优美,内涵更加丰富的最美休闲乡村。2014年,在农业部开展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最美田园推介活动中,那柯里村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小组长高家宝告诉记者,小组72户300多人,现在已经开办了20多家农家乐,收入高的人家一年有一百万元以上,全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超过一半。“房子建好了,环境变美了,来玩的人逐渐增多,群众的收入也高了,大家都说那柯里越来越好在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对于普洱市来说,最艰巨的任务应该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普洱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落实责任、加大投入、细化措施,实施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在精准扶贫中,普洱市强化责任、整乡推进、组团扶村、到户扶贫。打牢精准扶贫的基础,对贫困乡、贫困行政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摸底核查,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帮助其寻找增收门路;狠抓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扶持强农富农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拓宽门路,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强化了基础设施,2011年至2014年,实施12个整乡推进、2480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加大了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人饮安全问题,农村公路通达等工程建设力度。2011年以来,全市贫困人口从88.5万人减少到46.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1%下降到22.1%。今年前3季度,普洱市农村居民收入跑赢GDP,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7元,同比增长11.3%。

  服从服务于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普洱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文化和生态优势,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胆试、大胆闯,正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普洱特色的跨越发展新路子。(记者 李汉勇 沈浩 黄雪飞)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