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将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
旅游扶贫、乡村旅游,两者融合推进是今年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项目,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农村扶贫,将大大提高扶贫“准头”。目前,如何进行有效的旅游扶贫,各方都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昭通市旅发委已经开始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昭通市旅发委抓实扶贫工作
2015年,昭通盐津县豆沙镇是昭通市旅发委在实施精准脱贫挂钩联系脱贫村,为切实将盐津建设成为全国的示范县,昭通市旅发委将豆沙镇长胜村牛滚凼确定为全市旅游扶贫示范点,以打造盐津乃至全市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为此,昭通市旅发委已投入25万元,其中以长胜村牛滚凼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重点打造全市的旅游扶贫示范村。
盐津县被评为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在此背景下,昭通市旅发委多次与盐津县委、县政府对接,针对盐津县发展乡村旅游的迫切需要,安排单位相关科室和我委驻村工作队进行调研,制定了关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村建设评定的标准。目前两个类别的标准已进入意见征求阶段。相信在此两个标准的指导下,盐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村建设将在全市真正构建起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下一步,昭通市旅发委将投入20万元,专门用于豆沙旅游景区宣传营销,以进一步提升豆沙景区的知名度,为下一步的豆沙片区和整个盐津县乡村旅游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此外,昭通方面近期将会邀请首旅集团、云南建工和能投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到盐津进行调研,商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投资相关事宜。
落实到基层 打通最后一公里
昭通盐津县豆沙镇银厂村属于盐津县最南面的豆沙镇,国土面积27.6平方公里,821户共3453人,其中有贫困户303户1128人,贫困发生率近33%,是县里面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寒边远贫困地区,全村辖31个自然村,村民基本靠务农和外出务工为生。由于银厂村属高寒边远山区,村民外出办事极为不便,即使到镇里面办事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往返的交通费也在50元左右,这成为了老百姓无形而沉重的负担。若是村里有政务服务中心,老百姓很多需要外出办理的事项,就都可以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和报送,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精准脱贫进程中,很多老百姓危改建房、扶贫贷款等资料的上报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办理,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的方便老百姓办理个人事项。
市旅发委领导听取工作队的情况报告后,引起了高度重视,专门委派县委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到银厂村进行专题调研,及时确定了建设方案,并出资3.5万元改造建设政务服务大厅。并要求组织部相关科室在建设完成后,对村委人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指导,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将银厂村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成为方便老百姓、服务老百姓的窗口。目前,该村已经开始了对政务服务大厅的建设改造,由于这是一个改造工程,预计6月底就能完成,届时,全村老百姓涉及到相关民生政策的申报和申领等即可在村里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这将为老百姓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
为扶贫重点村落谋旅游发展蓝图
昭通乡村旅游扶贫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社会参与、重点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将脱贫攻坚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山区综合开发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点有风情、线有风景、面有风光”的最美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通过引导和支持全市各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旅游扶贫示范村,增加贫困群众的 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水平、提振自强意识、增强内生动力,使旅游业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产业。
如果把乡村旅游扶贫比作一场战役,目前,昭通对这场宏大战役已经做出了详细规划:一是在建档立卡识别出的825个贫困行政村中,选择具有良好旅游资源和可打造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红色经典等具有开发前景的贫困村列入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二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委《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确定的昭通4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选择旅游资源禀赋好,靠近成熟景区和线路,相对集中连片,且通过旅游帮扶能尽快见效的贫困村,列入全市旅游扶贫示范村,并于2016年先期启动实施。
按照这样的规模,昭通将会每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旅游扶贫示范村估算投资500万元/个,110个,合计投入5.5亿进行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昭通将打造集生态良好、设施齐备、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区110个。力争实现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占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0%左右,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0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30%左右。带动就业超过60万人,旅游脱贫致富人数达到25万人。到2020年,打造1条最美乡村旅游风景线,创建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11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形成生态良好、设施齐备、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