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以脱贫为抓手“六大战略”助推跨越发展

02.03.2016  11:59

实施六大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日前召开的中共昭通市委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六大战略”,推动形成“一圈一区一带一廊一门户”发展空间布局,把昭通建设成为滇川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经济走廊、中国西部新型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国西南新兴旅游目的地,吹响了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

正视现实 寻找差距

昭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慢、经济实力弱,是我省和国家确定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一。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133.67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3%,贫困发生率为25.71%,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6.99个和10.22个百分点。

昭通现有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的深山区、边远山区、干旱缺水地区、资源匮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山高坡陡、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有近30万人生活在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同时,昭通还呈现历史悠久与发展滞后、区位优越与交通不便、资源富集与产业弱小、文化厚重与教育落后、山川秀美与生态敏感脆弱“五个并存”的市情特点。存在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综合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极为突出;产业规模小,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优势;城镇化水平低,配套设施滞后,产城融合不强;教育发展滞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生态敏感脆弱,自然灾害易发频发等“六大短板”。纵向看,昭通人均GDP处于全省后列。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昭通市人均GDP为2042.80美元,远低于全省人均27368.97元的水平,为全省最低;从横向比较,昭通与相邻的昆明、曲靖、宜宾、毕节等周边地区的发展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找准定位 抢抓机遇

昭通要实现小康目标,关键是找准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的战略。”昭通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昭通有着区位条件独特、资源禀赋良好、人文历史厚重、人力资源丰富“四大优势”;有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昭通发展高度关注、大力支持;有着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快实施;随着综合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昭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必将转化为经济优势等“三大机遇”。

昭通只有明确发展定位,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强市目标。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 “十三五”时期,昭通市只有抢抓机遇,遵循区域协调、差异化发展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适宜区域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努力形成“一圈一区一带一廊一门户”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才能实现把昭通市建设成为滇川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中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经济走廊、中国西部新型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国西南新兴旅游目的地目标。

确定思路 全力攻坚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市委三届十次全会上,昭通市委向全市干部群众绘制出了百余万人脱贫攻坚的“路线图”“时间表”,打响了脱贫攻坚的“发令枪”。

在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上,提出要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坚持以区域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等6大工程。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确保2019年前10个贫困县摘帽,85个贫困乡镇、825个贫困村出列,133.67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实现。

在实施交通先行战略中,提出要以全省“五网”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昭鲁彝大1小时、全市2小时交通网目标,实施综合交通“五年大会战”,规划建设“一环两横四纵三联络”高速公路网,着力构建“两横四纵一枢纽”的铁路网和“一线四港九码头三转运”的水运体系,完成昭通机场迁建,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建设绥江水上飞机综合项目。

同时,要加快构建绿色安全能源保障网络,着力推进无线网络全覆盖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城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在产业培育战略中,坚持以创新为引领、项目为支撑、结构性改革为方向,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优势突出、富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明确提出要以发展循环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为方向,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依托昭通生物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食品、药品、保健品和生物材料“三品一材料”为主的生物产业,大力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步伐。

在旅游产业上要发挥大山、大水、大峡谷、大文化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将昭通建设成为中国西南新兴旅游目的地。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坚持“昭鲁为核心、县城为重点、集镇为支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思路,按照“干净、方便、有序、活力、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心城区、县城、集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把昭通建成滇东北城市群的明珠。

在实施教育兴昭战略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牢“今天的经济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执政操守、政治责任来担当,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统筹推进各类教育,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农村劳动力每人至少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

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要深入实施“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全面建设“山水昭通”、“森林昭通”“清洁昭通”,努力把昭通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全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

云南日报 记者 沈迅 蔡侯友

观点

张孝荣:“十三五”时期,是昭通实现脱贫的决战期,也是加快发展不容错失的黄金期。昭通要全面实施“六大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闯出一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路,推动全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夏维勇:扶贫攻坚要充分利用好中央、省、市相关政策,重点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争取早日解决通路建房这一实现脱贫的关键性问题。在产业扶持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尽量做到利民则民、利果则果、利商则商。

巫运松:大关县要在4年时间完成8.69万人口的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在跨越发展中关键是要结合大关县实际,研究好大关的发展定位,发挥好大关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走形象品牌的路子,融入川渝经济区和滇中经济圈中去;要把大关公路的微循环打通;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企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细胞,加大对他们的扶持,来突破他们自身发展的瓶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要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好大关的旅游资源,做好大关的旅游业。

戈昌武:交通是制约永善发展的最大瓶颈,在 “十三五”期间,打通永善外界的交通,才能解决永善对外交通不发达,没有人才,信息不畅的现状,实现永善的经济发展,以带动昭通总体经济的发展。

陈 瑛:近年来,昭阳区紧紧围绕建设好昭通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按照“强势推进北部新区、有序开发南部片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美丽昭阳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扎实推进昭通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使昭通中心城市渐渐靓起来。下一步,昭阳区将以治理城市“脏、乱、差、灰、堵”为目标,切实提高城市综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通达通畅能力,让广大市民更好地安居乐业。

记者观察

理清发展思路是关键

华玉 侯友

思路决定出路、引领未来。昭通要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清发展思路是关键。

昭通市委提出的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六大战略,主支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一圈一区一带一廊一门户”发展空间布局,把昭通建设成为滇川黔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经济走廊、中国西部新型载能产业和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国西南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十三五”发展思路,深得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理清发展思路,需要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思路形成的过程中,昭通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最终总结提炼出了昭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理清发展思路,需要立足实际、厘清优劣,正视短板、敢啃“骨头”的责任和担当。只有找准比较优势、正视发展短板、抢抓发展机遇,才能科学合理、实事求是谋划好发展大局。越是“瓶颈”问题越要下真功夫去破解,越是“硬骨头”越要下决心去啃。昭通在吃透国情、省情和市情的基础上,找准了昭通现阶段存在的“四大优势”、“六大短板”和“三大机遇”,确立了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这一“主线”,提出了用“六大战略”分别破解“六大短板”,既符合昭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回应了590多万昭通人民的关切和期盼。“六大战略”作为全市“十三五”时期集中力量攻坚的重点,是聚焦发展短板、破题破局的务实举措,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谋划,做到了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理清发展思路,需要发扬民主、科学决策,集中民智、凝聚共识。在探索发展思路的过程中,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深入基层一线和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和比较分析,从而统一了干群思想,形成了这一发展共识。

走符合昭通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既要把握规律、顺应大势,更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昭通“十三五”发展思路,是分析发展基础、条件、形势的变化和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与省委对昭通发展新要求的智慧结晶。其中,思路更具有针对性、重在补“短板”、啃“硬骨头”;定位更加注重在国家战略和区域大环境中的关联作用,并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新高度,精准、全面;空间布局突出了“经济区域、生态优先、城市核心、交通关联”等原则,更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内部产业与外部转移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思路的好坏决定发展的快慢,我们相信只要沿着正确的思路前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啃“硬骨头”、涉“险滩”、破“瓶颈”,让“六大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昭通的发展道路就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声音

舒甫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离不开依法治国,在执法办案中,要注意维权和维稳相结合——执法办案,案件涨幅大,人员少,怎么办?报告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实行案件的繁简分流,案件快审,繁案精审,简案出效率,繁案出精品,这是未来我们的工作,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方面。

李德军:“教育优先”说到底就是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并且投入要用在发展上,而不是还旧账。统筹规划教育布局,健全政策配套;完善社会保障,现在教师压力过大,既是安保员又是保育员,既是厨师又是老师,应多渠道缓解教师压力,保护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优秀教师团队。合理构建民办学校监管体系,促进教学健康发展。

铁朝曙:城市建设要有前瞻性、连续性。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反复建设的情况,新建的道路刚修好,又遇到电网改造、通信管网铺设、绿化改造等等情况重新挖开道路,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市民出行经常受阻。这些情况应该在规划建设上,形成各部门同步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制度,避免重复建设。昭通城的拥堵情况甚重,有一些断头路应该及时打通。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