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的海源寺街 留住老昆明味道

10.12.2014  21:35

  马街集市上卖着各种商品

  马街集市上卖着各种商品

  马街集市上卖着各种商品,赶街的人很多 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张昊哲

  东边的关街,西边的马街,北边的龙头街,南面的小板桥,这四个分布在昆明四方的老街子曾经是老一辈昆明人记忆中最热闹的集市。每到赶集天,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边逛边买东西,逛累了,喝一碗羊肉汤,甩两个烧包谷,这才是老昆明人最惬意的购物方式。

  对于上年纪的云南人,赶街子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情结。在群峦叠嶂的云南,过去交通不发达,物资交流不是件易事,每到赶街天,大家就都集中到街子上,交换物资,购买生活用品,赶街的传统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但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加快,一些老街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马街已经关停,关街也曾经一度消失,其他乡街子虽然还存在,但也被挤向更为偏僻的地方。然而,赶集却从没有走出过老昆明人的生活,尽管这些街子远离市中心,可是念旧的老昆明人,每到赶街天,还是会到城郊的街子上凑凑热闹。上周四,记者到海源寺街子过了一把赶乡街子的瘾。

   交通

   到海源寺的83路公交车成了“赶集专线

  星期四上午10点多,开往海源寺公交车场的83路公交车上,人挤得满满当当,连续几趟车都是如此。平时这个点的公交车上人并不多,但是周四是海源寺的赶街天,车上,一半以上的乘客都是去赶街的。

  去海源寺赶街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家住小菜园的刘女士和老伴是海源寺街子的常客,老两口还特意准备了小拖车,要到集市上买东西。“我们年轻的时候就爱赶街,街子上热闹,而且东西多,又便宜。”自从退休之后,刘女士和老伴每个月都至少要去赶一次街。

  一车的乘客中,和刘女士一样准备了小拖车的有四五个,还有的乘客则是背着箩筐,一副准备去大采购的架势。

  从小菜园到海源寺,坐公交车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海源寺的街子在海源北路上,坐在公交车上,离街子老远,就能听见热闹的叫卖声。不过,老街的热闹还是得进去逛逛,才能真正体会。

  “叮叮叮”,走到街口就听到卖“叮叮糖”的熟悉的敲击声。“柚子8元一个”、“卖豌豆粉、炸洋芋”……还没挤进老街,街子热闹的气息就随着各式各样的吆喝声迎面而来。

  各式各样的摊子挤满了将近一公里的主街,只留下两条人行通道,赶街的人摩肩接踵往街子里涌去,让人想转身回头都不容易,只能随着人流,往街子深处走去。

   购物

   卫生纸称斤卖 食材新鲜又便宜

  走进街子里才发现,老街虽然拥挤,但是,摊贩们却井然有序,卖水果、卖蔬菜、卖小吃、卖活禽、卖日用品、卖衣服的,都分别聚集在不同的区域。

  在卖日用品的区域,菜盆、拖把、杯子、碗筷、烧烤架……样样齐全,和超市里一样,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能够买到。“抽纸13元一斤,卷纸11元一斤。”在昆明,除了老街子,已经很难看到卫生纸称斤卖的地方了。

  李女士花20元钱,卖了5筒卷纸和4包抽纸。她说:“这个卫生纸比超市的薄些,但是便宜,买一次,能用挺长一段时间。

  到街子上来买菜新鲜又便宜,赶街的妇女们,最爱逛菜市街。豆角5元一斤、小瓜3元一斤、莴笋6元一斤;土鸡一斤二十元左右,鸭子30元一斤,现买现杀。李女士在菜街子上,一口气买了十多斤小苦菜,还买了只土鸡回家准备给儿子熬汤,身后的背包、手提的两大个塑料袋都装得满当当的。她说,每来赶一次集,她都要买够一家人一周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