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政企农携手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
虽然已是春末夏初,但昌宁的春茶似乎还没有结束的意思。5月3日中午,昌宁红集团公司松山分厂门前热闹非凡,拖拉机、摩托车停满了门前的广场,大袋小袋的茶叶堆积成山,茶农们正抢着最后的时机,下树CTC红碎茶原料鲜叶,努力与自然、与市场“抢”更多收入。
英窝山的杨庆虎也用摩托车运来了一上午采摘的100多公斤鲜叶,看着与自己一样耐心排队等待交售鲜叶的人们,杨庆虎由衷地说:“要是没有这个CTC,今年我们可就亏大了。我已经在这里卖了600多公斤,卖得1300多块钱。茶园里还有1000多块钱的茶叶等着下树,要是没有这个厂,这些钱都只能打水漂。”
“这个CTC红碎茶生产线确实好,往年也是茶农增收的保障,今年在这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松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子江一边帮着企业维持交售秩序一边说,今年雨水好,春茶出现几十年不遇的集中萌发,因劳动力有限,大量的茶叶采摘不了而放老,全靠了昌宁红松山分厂的CTC生产线,从4月12日开机运行以来,生产线已帮助松山村茶农“抢”回收入200多万元。
与松山村一样,近段时期来,往年已进入春夏茶间歇期的昌宁茶农、茶企业不管谁也没有闲着,许多制茶企业特别是6条分属三个公司的CTC生产线更加繁忙,大家正在忙着与时间赛跑,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努力采摘下树,生产加工,尽力避免造成损失。昌宁县茶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县累计收购CTC原料鲜叶2824.74吨,生产CTC红碎茶602.35吨,同比增长56.07%,鲜叶收购均价2.7元/公斤,支付茶农鲜叶款770多万元。特别是昌宁红集团的4条CTC生产线,比上年提前10天左右收鲜加工,已累计生产CTC红碎茶26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CTC红碎茶提前开机并满负荷生产只是昌宁应对茶市场变化的举措之一。面对今年来由于产量增加、茶叶市场持续走低、企业加工能力不足、金融机构支持不强、采茶劳动力紧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全县春茶采摘下树率低,茶农及制茶企业信心不足的现象,昌宁县各级各部门从巩固和提升茶产业支柱地位的高度出发,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进茶园、茶企深入调研,组织各级各部门与茶企、茶农携手共渡难关。该县要求涉茶部门、金融机构、主产乡镇、制茶企业团结协作,在收购、加工、销售及资金周转等方面“抱团”;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电力企业保障电力供应,乡镇采取组建采茶队、互助组等形式保障劳动力需求,企业以最大生产能力敞开收购鲜叶,保证鲜叶及时下树。在运行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安排2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制茶企业贷款贴息。一系列紧急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和茶企、茶农的积极性,全县春茶生产在干茶价格、鲜叶收购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截至4月30日,全县干毛茶总产达699.43万公斤,同比增长35.81%;实现产值23299.89万元,同比增长2.37%。
“这些措施,只是应对当前市场情况的应急之举。我们将在稳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开放的眼光来谋划整个产业的转型发展。”谈到今年春茶生产的形势和茶产业的发展,昌宁县政府领导说,昌宁县将重点从扶持龙头企业并建立企农互动关系、扩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做精做优古树茶品牌、突出生态打造茶叶基地、积极推进市场建设、推进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发展结合等方面着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经过努力争取,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帮扶西南山区贫困茶农示范项目已于4月20日在昌宁正式启动,并已先后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等专家实地考察,为昌宁茶产业转型发展“把脉开方”。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将结合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完备的茶产业转型发展政策、措施,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迎来昌宁茶产业发展的春天。(完)(吴再忠 黄宝洲)
来源:保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