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改革带活“三农”一盘棋

14.12.2015  13:39


  核心速读

  年底一算账,田园镇达仁社区茶农兰子翠有点意外:“还是那块茶园,每亩却增收三成多!

  变化源自全县正在推进的水利综合改革:兰子翠家的6亩台地茶被社区列入先行试点,建起了高效节水喷灌设施,亩产量和产值喜获双增长。明年的春茶相比往年还可以早上市十几天,打了时间差,收益会更好。而更让她踏实的是,彻底告别了过去种茶“靠天收”的历史:“碰到干旱、霜冻,再不用发怵了。

  兰子翠的故事,述说着昌宁县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付出的努力。81.8%人口在农村,97%是山区——“三农”一直是农业大县昌宁的重头戏。近两年来,昌宁县直面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定权顺人心 一本权证活了农田水利

  走进兰子翠的茶园,记者被地头前的节水刷卡机所吸引。“先刷卡,后喷水。”兰子翠边介绍边演示,她刷了充值卡后,半山坡的一阶阶台地上,水从水管喷薄而出,形成了一幕幕银色的水帘喷散开来,滋润着棵棵茶树。

  水费怎么交?“交给社区成立的用水服务专业合作社,计量收费,用得值!”兰子翠答道。

  达仁社区是昌宁有名的万亩茶村,茶叶收入占到了七成。从根本上改变茶园的灌溉条件是村民们梦寐以求的事。

  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今年初达仁社区按照“政府架管、我用我管”的建管思路,开展了水利工程确权颁证、组建用水专业合作社、水价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水利综合改革。预计明年将有4000多亩茶园能喝上喷灌的“自来水”。

  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彩华坦言,过去因为管护较差,一些水利设施建成不到几年就损毁,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凋敝,平时只能靠天等雨。

  难题怎么解决?今年5月,昌宁县全面启动已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托用水协会、用水合作社等管理主体,明晰产权。“有了产权证,就有了责任。”李彩华说,如果管不好水,农民浇不上地,那你肯定没法交代。合作社、协会广泛发动大户、技术能手加入,向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微利收取服务费作为管护经费。

  “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短板,明晰产权归属,创新投入管理机制,才能破解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难题,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源头活水滋养坝区特别是广大山区的土地。” 昌宁县水务局局长罗勇表示。

  目前,昌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确权发证已全面完成,对2011年以来新建的6288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确权颁证。据介绍,全县下一步将对新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坚持“先明确权属、建好机制、再建工程”的原则,并签订维修养护承诺书,确保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有人管。

  工程建设钱从哪来?昌宁县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化解决资金难题。成立昌宁县昌润水务投资公司,搭建水利建设融资平台,并依托平台成功通过PPP模式融资,用于松林、羊肠河、桂花树等水库建设。同时,积极引导项目受益群众组建用水合作社融资投入,并鼓励社会资本入股。

  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21个,合作社管理范围包括辖区内饮水工程、小水库、塘坝、沟渠等灌溉工程及河道工程管理。预计明年4月底前,可实现全县124个村(社区)全覆盖。

  唤醒沉睡财富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岁末隆冬,本该是一年中农闲的时节。但在卡斯镇龙洞社区,不少农民不仅没有闲下来,反而忙得团团转。

  这样的反差,缘于近两年来昌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提速。去年4月春晖蔬菜庄园落户龙洞,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租用了3个村民小组514亩山地,种植番茄、四季豆、甜脆包谷、青菜花等果蔬。

  有了产权证,吃了“定心丸”,村民赵绍军放心地将2.5亩地流转给企业,并在庄园打工。“过去种包谷、甘蔗,产值低。现在的效益更好。”赵绍军算了一笔账,每亩地租金从前两年的150元增加到了600元,加上每天80元的务工费,每亩地的收入翻了一番。

  按照自愿的原则,春晖蔬菜庄园吸纳了62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发展果蔬种植,产品远销四川、上海等地。“原来种玉米每亩产值1000多元,现在种番茄每亩约有16000元收入,收入翻了好几番。”社员李贵华高兴地说。

  “企业的带动示范,减少了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前景的担忧,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卡斯镇党委书记张仲伟介绍,今年又有一家农业开发企业入驻,流转450亩土地,用于发展金枣、葡萄、鳄鱼养殖等特色产业。

  近年来,围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昌宁注重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企业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企业+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联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在保证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原则,采取农户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多种形式合作经营,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推向适度规模经营的社会化大生产,构建了以企业为龙头、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利益为联结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共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39户,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394个、联合社6个。

  放活经营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昌宁雏形粗具、活力涌现。

  筑就幸福家园 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

  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带分布全境,多样性、立体化的气候,孕育了昌宁丰富的物种资源。多年来,昌宁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形成了以低热河谷地区为代表的粮食、蔗糖、蔬菜、水果、香料烟产业带,以温热地区为代表的烤烟、茶叶、泡核桃产业带,以温凉地区为代表的中药材、经济林木、畜牧产业带“三大特色产业带”和粮、蔗、烟、茶、林、畜“六大产业群”。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昌宁“四季飘香”的高原特色农业如何再结硕果,促农增收?“全面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挺进。”昌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段登位言语坚定。

  茶叶、核桃、生猪三项产业在昌宁历史悠久、规模较大、支撑明显,是全县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去年起,昌宁以三大产业为试点,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为依托、科学技术为支撑、龙头企业为骨干、合作组织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高等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团队密切合作,助推农户提质增收。全县种猪生产性能将提高5个百分点,仔猪成活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林农享受到了“移密补稀、老树复壮、品种改良、造伤促产、整形修剪”等核桃抚育管理服务;全县茶叶生产、加工逐步走向标准化……改革激活一潭春水,延展出现代农业的美丽风景。

  柯街镇与卡斯镇坐落在枯柯坝子,仅一河相隔。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去年2月,昌宁县启动柯卡一体化试点建设。柯卡一体化管委会副主任李先廷展望,按照规划到2030年两地将实现“两镇同城,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城镇化率达55%,使枯柯坝成为衔接城乡、功能完善的小集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

  全面推开水利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探路……一系列改革实招在昌宁次第落子,激荡起新动力。改革已然照进现实:今年1至9月,昌宁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27元,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