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漭水镇——农田种木耳 探出增收路
05.05.2015 14:30
本文来源: 云南省农业厅
一场透雨让空气格外清新。走进昌宁县漭水镇的小坝子内,连片绿色麦田里,夹着一片黑白相间的“杂色”,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黑木耳种植地,10名村民正在农田里忙碌着采摘新鲜的黑木耳。
“我们这个黑木耳长势非常好,今天一个上午就采摘了鲜木耳400多公斤。”正在忙着晾晒黑木耳的穆晓尧笑着说。原来,2014年,河尾社区党总支书记鲁荣华与4个合伙人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与雄达林业公司合作,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共同投资21万元,建起了7亩黑木耳示范种植基地,在小春季节作为种植周期,等到大春开始时又在农田恢复种植稻谷。
“我们社区党员干部先种,就是要探路试水,如果成功了再带着大家一起干。”鲁荣华说,目前,7亩黑木耳已经进入了丰采期,已向雄达木业公司发货干木耳2吨,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按照目前的产量来看,每亩农田能采收干木耳1吨,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计算,能实现经济收入6万多元,除去每亩3万元左右的投入成本,1亩黑木耳的纯利润可达3万元。同时,一季黑木耳种植下来还能帮助解决当地群众1000多个劳动力务工问题。“以前农闲时节我们都是起早贪黑的去县城打工,活又累又重、工钱还不高,而且家也不能照顾,现在我们每天来这里摘木耳,既可以照顾家又能有收入。”46岁的王秀菊说。
从漭水镇政府了解到,2015年,该镇将继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扩大种植黑木耳100亩,通过大户连接市场、大户带小户及公司订单收购的方式,积极稳妥地培育黑木耳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
本报通讯员 吴再忠 禹磊
本文来源: 云南省农业厅
05.05.2015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