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易地扶贫搬迁 让乡亲们拥抱新生活
原标题:昌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4251户17309人,让乡亲们——在搬出穷山沟后拥抱新生活
大山养育着人们,却也阻断着人们通往外界脱贫致富的路。
搬迁,让乡亲们看到了出路和希望。
昌宁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又称滇西边境山区保山市昌宁片区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目前共完成投资20.22亿元,搬迁安置4251户1730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53户13532人,同步搬迁户998户3777人;共建设集中安置点60个、分散安置区8个。
截至2018年底,68个项目点已全面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搬迁对象已全部搬迁入住,并完成拆旧复垦,入住率和拆旧复垦率均达100%。
用力“建”,挪穷窝
昌宁县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加快安置区建设,让贫困群众尽快搬离“穷山沟”,全县共搬迁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简陋、产业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水平较低、地灾隐患突出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困难群众4251户17309 人,搬迁户中建档立卡户占比达78.18%。
全县60个集中安置点按照工程进度和搬迁进度,由慢到快分为“红、黄、蓝、绿”4个类别,制定严格的时间计划,限时升级,加快项目进度,确保按质按量如期竣工。2018年底,集中安置点建设全面完成,搬迁群众全部住进新居。
在按标准控制建房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增减结合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建档立卡户户均负债控制在1万元以内。精简设计“减”造价。房屋设计精简实用,统一实行“打二建一,打三建一”,保证工程造价不超标;用活政策“减”投入。除政策规定的补助资金、拆旧奖励资金外,整合地质灾害点迁建、扶贫补助等资金,用于完善基础设施;竞争谈判“减”支出。成立联建委员会,与施工组竞争谈判,建筑单价平均降低80至100元;打捆发包“减”费用。搬迁户“抱团”与实力较强的施工组进行二次协商,将建房工程统一打包给同一施工组承建,平均节约建房成本每平方米116元;农户参建“增”收入。搬迁户参与施工组建设,每天可获得至少100元的劳动报酬,参与安置点建设的搬迁户达70%。
用情“管”,换穷貌
昌宁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搬迁群众主体作用,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实行“选址—建设—治理”全过程管理服务,让搬迁群众既“安居”又“宜居”。
项目建设前,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综合考虑群众生产就近、生活就便等因素进行选址,安置点具备交通出行方便、公共服务便捷、地质结构稳固、周边土地肥沃等优势,60个安置点中,就县城建设1个,就集镇建设11个,就主干道建设52个。
项目建设中,通过引导搬迁户成立安置区建设管理委员会,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等方式,加强项目建设监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60个安置点都配套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共计新建道路216.95公里、配套给水管网308.27公里、污水处理设施49个、垃圾处理设施34个、医疗卫生所4个、综合活动室50个、文化广场45个,实行居住、种养分离。
项目建成后,在安置点新成立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和培训。同时,建立安置区管委会、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监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为群众提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防控、环境卫生管理等全方位服务。新成立党支部28个(党员数量575人);成立社区管理机构71个,推选管理人员和村民小组长157人。
用心“营”,拔穷根
昌宁县通过“四个一批”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
发展产业增收一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紧盯贫困人口,确定以茶叶、畜牧、甘蔗、蚕桑、蔬菜、水果、中药材、两烟8个扶贫主导产业,建成3个万亩、5个千亩、25个百亩规模农业扶贫基地,带动搬迁户2763户。
个体经商增收一批。鼓励搬迁户从事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个体经营活动,支持489户搬迁户从事商贸行业;扶持238户具备经营条件、有创业意愿的搬迁户从事餐饮服务、零售批发、农特产品销售等个体创业;引导搬迁群众发展民宿、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带动自主就业86户。
务工就业增收一批。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搬迁户”利益联结体,全县累计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户、农业庄园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59个;全县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11692人,已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3874人次,实现就业6838人,其中:县外务工1974人,县内就地就近就业4745人。
资产收入增收一批。一方面,引导群众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林地经营权,实现迁出地资产变资本,资本促增收;另一方面,结合搬迁点资源优势,规划配套建设有收益、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规模养殖区、农贸市场、农产品加工厂等固定资产,支持搬迁群众增加固定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