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创新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本报讯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虽然新一年的春茶季尚未来临,但位于昌宁县城后西山上的昌宁红茶庄园却提前热闹了起来,茶农们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正在对茶园进行采前的各种管理。看着即将萌发的茶叶,茶农邵华昌说:“现在有龙头企业负责打品牌,有专业合作社统一培训技术、管理经营,还有政府部门来修路架水,我们的茶叶收入很快就能翻番了。”
田园镇西山片区共有茶园6246亩。由于茶园大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建设起来的,配套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效益不高,茶农增收困难,长期处于散户经营、粗放管理的状态。2014年,昌宁县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总体要求,依托昌宁红茶庄园基地建设,在该片区开展以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片区内相对集中4047亩茶园纳入试点范围。庄园采取“三个入股”保障运行、“计提三金”保障做大、“三个机制”保障利益的模式进行经营。“三个入股”保障运行,即:政府投入入股、农户茶园入股、劳动力入股。合作联社运行的前3年,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按20%入股;茶农以面积和园像入股,面积每亩1股,茶园园像按一等茶园每亩2股、二等茶园每亩1.5股、三等茶园每亩1股入股;劳动力按12个全劳力为1股入股;每股金额为1000元。“计提三金”保障做大,即:计提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按5%—10%分别计提公积金和公益金,按10%—20%计提风险金,用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技术培训及公益事业。“三个机制”保障利益,即:提升单产、提高单价、保障红利。一方面通过集中管理、改善设施来提高产量;另一方面企业保证以高于市场15%的价格收购茶叶鲜叶;再加上政府承诺前3年保障入社群众的基础红利每股不少于150元,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去年来,该县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具体做到“四个创新”:即创新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发展,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让农民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中受益;创新经营方式,通过强化“生产、就业、科技、市场、群众、人才”六个对接,通过保护价收购让农民直接受益,通过收益分成让农民充分受益;创新建设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增强农业产业之间、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创新品牌培育,加快推进重点企业的重点产品打造,带动更多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
昌宁县不断创新流通服务、金融支持、服务队伍、财政投入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保障。在具体发展中,做到“四个创新”,即:创新流通体系,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增强自身服务能力;创新融资方式,建立由政府出资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缴纳“入池”资金的“助保贷”贷款融资机制,累计提供担保贷款3.22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投入占信贷总量的30%以上;创新队伍建设,构建多种形式的组织载体,已组建产业专家团队,在价格信息、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创新扶持政策,制定了高原特色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费补助、农业产业扶持资金、县级救灾备荒种子补助等扶持政策,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年增长25%以上,其中,2014年县级本级财政农业人均投入达36.6元,兑现茶叶、蚕桑、畜牧等农业产业扶持资金500多万元。
该县紧紧围绕“建设云南省重要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澜沧江流域区域农特产品流通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的目标,以生态化标准定位农业、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思路发展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在具体发展中,创新工作理念,“跳出农业来看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产业的发展;创新发展模式,着力建强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集中打造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群;创新组织形式,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全县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9个,综合服务社207个,行业协会3个,入社农户达3.19万户,联结基地各类农业产业面积达21.5万亩,辐射带动农户6.4万户;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领导主抓、部门负责,严格督查、考核奖惩”的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