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首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落户官五中
他和他制作的吉他机器人。记者杨质高/摄
无人机现身校园。记者杨质高/摄
有一种心态叫“别人家的”,旁人只有羡慕的份。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就有点“别人家学校”的意思,这个学校不仅有蝴蝶标本馆、生态室、电脑机器人,还配备了30架小型无人机。前日,昆明市首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落户该校,揭牌仪式上还有老师操作无人机拍照。
揭牌仪式由无人机拍照
前日上午,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操场上,同学们仰头张望,看上空飞着的无人机。这里正在举行昆明市首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揭牌仪式。
无人机很小,但4个机翼快速转动的声音很大。揭牌仪式上,学校一位老师操作无人机拍照,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有的同学好奇地望着无人机,有的则跑到老师旁边看他操作。
目前,昆明市科协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将进一步加强全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建设,每年计划在中小学资助3~5个示范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还会在社区里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同时,还将加强工作室科学技术辅导员培训,提高辅导员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
昆明市科协青少部部长栾伟说:“官五中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历史悠久,比较有特色,所以首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就建在这里。”
初中生自创吉他机器人
那么,官渡区第五中学的科学教育有些什么特色,能让首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花落这里?
学校校长杨红说:“科技教学一直是学校的特色,每年都会举办校园科技节。学校的机器人队更是多年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还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比如上个月获得了2015年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初中组最佳创意奖。”
学校一间大教室里,摆放着很多机器人。一位初中学生手拿一个吉他样子的机器人,正在弹奏!这位同学说:这是用乐高机器人做的一个电吉他,用光感应手指的划动,相当于手指拨弦;琴颈处用的是超声波,根据距离远近来弹出“哆来咪发唆拉西”。“这是我自己编好的程序,然后输入到机器人里,做成的一个吉他模型。”
初二年级学生潘虹毅说:“这间教室里所有的设施、机器人都是同学自己设计、自己搭建的。”
“别人家的”选修课
除了机器人,学校还有蝴蝶标本馆、生态室。生态室里建有沙漠、森林、湿地、沼泽等5个生态系统,有300多个标本,镇馆之宝是一只华南虎标本,最新的标本是2009年搬进来的孔雀。
今年11月,昆明市科协、官渡区科协与学校联合购买了30架小型无人机。学校将采取制作、放飞和比赛3种方式使用这30架无人机。学校开设无人机选修课,教学生无人机的原理、结构和操控。还可以把无人机与一些创新项目结合在一起,利用无人机小巧、灵活、高空等优势,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杨红说,机器人、无人机都放在学校选修课里,只要学生喜欢都可以去学。除了科技节,学校还有图书节、体育节和艺术节,在这些节日上学生就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他们的作品、特长。
“参加机器人选修课,比较能开发大脑,可以学到更多课外知识。”初一学生田佳伟说,他和班上另一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机器人选修课,选修课时间是周一最后一节课。(春城晚报 记者杨质高)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