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一批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见效

05.01.2018  10:22

不久前,昆明市政府法制办在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和富民县散旦镇分别建立了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对此,不少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此举将让昆明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普通百姓对立法也有了更多“话语权”。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担心,这些立法基层联系点会不会沦为摆设?那么,这些开在百姓家门口的立法基层联系点效果到底如何,它们又是怎样将老百姓的想法带给法规规章草案起草者的呢?

开会

居民参与立法热情高

事实上,设立立法基层联系点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陆续在湖北、上海、江西、甘肃设立了基层联系点。而备受关注的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中,就有多项内容来自虹桥街道基层联系点,由该联系点提出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主体扩大到基层组织”“关注对老年人群体相应权益保护”等建议均被采纳。

在棕树营街道设立立法基层联系点,我们感到很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党工委书记丛静说,之所以在棕树营设立立法基层联系点,一方面是因为棕树营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居民结构比较完整,辖区既有老城区,也有高档社区,有助于听到各个层面的群众意见;既有商务楼宇,也有小商铺、小企业,在经济类立法项目征询意见中有优势;而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辖区内比较丰富的司法资源,街道内也有公安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可以给联系点更多法律专业的支持。

市法制办副主任汪敏也基本认可这一观点。她表示,充分考虑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分别在主城区和郊县中各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法治工作开展较好、群众评价和认可度较高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立法基层联系点。

立法基层联系点成立不久,汪敏和其他工作人员就到棕树营街道和散旦镇立法基层联系点分别举行了立法项目征求意见座谈会。会上,他们带着《昆明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昆明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昆明市违法建筑处置办法(草案)》《昆明市退役士兵安置规定》四部拟出台的政府规章草案到联系点征求意见和建议。

汪敏对这次开座谈会时的情景印象深刻。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参加座谈会的有居民代表、企业负责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发现,大家都觉得能够作为基层群众代表直接参与立法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因此他们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在座谈会上,常常能见到拿着小本子,准备着发言稿的居民们。”棕树营街道立法联系点基层联系员、司法所所长李丽卿说道。

接到法规规章草案的第一时间,我们就会根据草案涉及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居民代表和涉及的政府工作人员等作为征询意见的对象,比如,对于《昆明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除了征求居民意见外,还征求了辖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意见,《昆明市退役士兵安置规定》则征求了街道武装部工作人员的意见。”李丽卿告诉记者,这种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群体联系度相关的代表参与,往往收集上来的意见更为专业,也更能反映基层诉求。

反馈

广泛吸收“民间智慧

座谈会效果怎么样,到底有多少“民间智慧”能被采纳?汪敏表示,为提高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确保基层意见征集工作不走过场,同时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立法工作的了解,市法制办对群众意见收集建立了意见采纳与反馈制度。

在征求《昆明市违法建筑处置办法(草案)》的意见时,有代表提出,关于违法搭建应设立统一举报电话,互通信息、及时制止。“该建议既符合工作实际,又不增加相对人义务及行政成本,可以有效提高违法建筑处置效率,因此,采纳了该建议。”汪敏介绍。

棕树营街道一位城管执法中队的工作人员建议,要明确对违法建筑强制拆除所产生的费用是由区财政专项经费支付还是由属地办事处(乡、镇)负责,市法制办采纳了该建议,明确了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经费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保障。

有的代表还建议,在对违法建筑所有人进行处罚的同时,是否可以明确对违法建筑的承建方也进行相应处罚的建议。对此,市法制办经过研究,最终也采纳了这一建议。汪敏说,这一建议可以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从源头上减少违法建筑增量,我们与市住建局共同研究,采纳了该建议。在《草案》中不仅对建设单位进行了规定,同时还对公共服务单位及商品混凝土、勘察、设计、监理单位明确了处罚。

这也意味着,今后这些法规规章中的不少条文有望出自普通老百姓“之手”。一位参加座谈会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和激励,今后将更加关注立法工作。

不过,有的基层声音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立法权限或者违反上位法或其他法律而没有被采纳。比如,有的代表建议增加违法建筑快处快查程序。市法制办经过审慎研究最终没有采纳这一建议。汪敏解释道,违法建筑处置属于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范畴,尤其是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属于重大的行政强制,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对其进行简化,有可能影响相对人的权利救济,造成行政行为程序瑕疵,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复议和诉讼带来法律风险。因此,基于违法建筑处置的特殊性,目前尚不具备简化程序的条件,故未采纳该建议。

汪敏对“民间智慧”称赞,她表示,“立法的本质,是党领导人民通过建章立制,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其根本要求是立法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意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可以很好地架起人民群众与立法机关之间的桥梁,切实将群众的意愿渗透于法规规章的章节条款之中。

另外,市法制办还有意外的收获。在征求关于《昆明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意见和建议时,在场的不少代表都反映,现在悄然兴起的开在小区里的民宿,在消防、安全、卫生等方面都有着严重的隐患,建议也将其纳入管辖范围。但也有代表认为,应该将其纳入酒店、旅馆的范围监管。对此,市法制办表示将在今后的立法计划中予以考虑。

效果

使政府立法更接地气

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征求意见和建议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汪敏的预期。她说,在本次征求意见过程中,仅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就收集到意见建议30余条。以《昆明市违法建筑处置办法(草案)》为例,市法制办对收集到的13条意见建议采纳了7条,对采纳情况逐条进行了回复,并形成书面材料正式反馈到立法基层联系点,对于采纳的,说明如何通过立法予以确定;对于未采纳的,说明未采纳原因。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形成了立法机关与立法基层联系点、基层群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另外,为让基层群众真正关心和需要的事项通过立法形式得以解决,市法制办在组织编制2018年度地方立法计划的过程中,也通过立法基层联系点向群众征集到了民宿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管理、已建成小区道路管理等三个方面的立法项目建议,经过研究,拟将《昆明市民宿管理办法》列入我市2018年度政府规章立法计划调研类项目。

建立首批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民意‘直通车’,使政府立法更接地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汪敏表示,下一步,市法制办将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健全完善联系点制度,进一步明确联系点的运行方式、考评机制等。在此基础上,适时推进第二批联系点的选取和建立。

随评

倾听“好声音”  开门立善法

一孔

立法工作,在不少人的印象里,神秘而又严肃。如今,随着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的设立运行,揭开了昆明市行政立法开门倾听“好声音”的序幕,普通百姓的意见建议有可能上升为严肃的法规条款,这对于法治昆明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律法规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而科学、完备的立法程序是保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制统一的重要条件。通过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把一些行政法规案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动法治建设,保障广大人民参与立法,让开门立法成为政治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开门立法,贯彻了立法中的群众路线。立法走群众路线,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重点、难点问题的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真正的智慧在民间,立法之前,要考虑立法后能不能施行,这是最主要的,接地气的立法才能起到规范引领的作用。通过开放立法过程,倾听百姓的声音,聆听百姓的意见,法律才能体现百姓的意志,真正管用,利于执行,起到规范引领整个社会的作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开门立的法,紧贴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体现民意民智、符合客观规律、便于遵守和执行的法,就是善法,因为它反映人民意志、尊重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保障改革发展、引领社会风尚。

昆明市的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征求意见建议的效果远远超出预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下一步,要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完善联系点制度,围绕建设法治昆明这个主题,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立法工作,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实现让法规从基层中来再回到基层中去,使制定的法规更好地体现民意,更加关注民生,更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贴近性,真正实现为民立法、立法为民,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李思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