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社区医院试点“医养结合” 将服务送到家门口

18.01.2016  12:18

医务人员为居民进行体检,并将相关数据录入电脑建立健康档案。记者赵伟/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争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城市。那么,“医养结合”该怎么做?如何让老年人享受更为便捷周到的卫生服务?

     官渡区社区医院试点“医养结合

    2013年,六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昆明市首家老年康复服务中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和康复治疗。两年多来,已经有近百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康复中心得到照护和治疗。

    “社区医院进行老年人康复治疗有很大优势。”六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龚轶欣说,在2012年前,六甲社区医院只是个普通的基层医疗机构,只能为辖区群众提供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当时社区医院不少床位空置,群众都到大医院看病,社区医院经营举步维艰。”但医疗人员进社区普查后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几乎每个小区都有几位老人躺在床上动不了,这些老人大多患有脑梗、骨折、帕金森病以及多种慢性病,他们在医院治疗后,康复期只能在家中度过,这些老人恢复情况往往很不好。

    正是看到了群众的这一需求,官渡区卫生局决定在六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专业康复治疗团队,开展社区医院康复治疗机构试点工作。2012年,卫生局对六甲社区医院进行了装修改造,在医院内部安装了电梯,同时在医院进行了适老化设施的改造,购进了康复理疗器材,将一整层楼20个床位开辟为老年人康复治疗病房。2014年9月,老年康复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康复治疗最适合在社区做

    梁今是这支专业康复医疗团队的带头人。凭借在医疗行业累积的资源,梁今组建了一个以多位三甲医院康复治疗专家为核心的医疗团队,成员包括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和护工等岗位。

    2015年年初,82岁的石健彪老人突患脑梗导致右侧偏瘫,在大医院治疗3个月出院后,老人来到昆明市老年康复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据梁今介绍,老人中风前就患有关节炎,到院时连从坐到站都做不到,无法行走。老人在康复中心经过推拿、肌力训练和步行功能训练等治疗,如今已经能在使用拐杖的情况下行走。

    蒋许是中心康复科技师长,他从医学院毕业后,先是到了一家三甲医院康复科工作。据蒋许说,一般大型医院因为人满为患,需要考虑床位周转率的问题,大部分患者在三甲医院只能住一两个月就要转院,而来到康复科就诊的过半数都是脑梗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需要周期长而且比较专业的治疗,“所以大医院远不能满足目前康复治疗的需求。

    龚轶欣则认为,大病到大医院、康复到社区医院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一方面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方便,减轻了大医院的负担,另一方面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也可以通过发挥转诊机制,把康复治疗这块下沉到社区。梁今说,医养结合的“主战场”肯定会在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和社区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就适合在社区医院做”。

     把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养老机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昆明市将优化卫生服务,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争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城市。而在此前,李克强总理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养融合对接。

    市政协委员谷欣分析说,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医养结合,有其现实的背景和迫切性。老年人群体疾病病情变化快,治疗和康复周期长,到大医院看病并非最佳选择。把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养老机构,就成为必然。

    市政协委员王波认为,从目前看,居家养老是最为普遍的养老模式,可以借助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做好医养结合服务,社区的老年人和养老服务中心联系后,就可以在养老服务中心得到全方位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日前,《昆明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炉,方案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科医院、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王波对此表示,社区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康复机构后,能够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服务,或许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好。

    谷欣同时建议,应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好疾病预防和转诊服务;大医院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技术上的支持。(昆明日报 记者毛韵心)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