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直面问题 以案说法
背景
11月20日和21日,昆明市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议上,市委书记高劲松带领大家认真分析市政法委和晋宁县委提交的“10·22”、“10·14”事件案例分析材料,观看事件视频资料并组织热烈讨论,以案说法,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带动全市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
声音
“坚持依法治市,就是维护昆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法治框架内处理各种矛盾和改革,是激发发展改革的动力所在。”“依法治国不仅是治理的革命,也是触及党员干部灵魂的革命。”
2013年10月22日、2014年10月14日,昆明市晋宁县连续发生两起性质恶劣并夹杂严重刑事犯罪的群体性事件,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严重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两起严重事件以‘血的教训’给昆明市乃至全省党员干部敲响一记警钟。“以晋宁‘10·22’事件和‘10·14’事件为案例分析,昆明市应当从中汲取什么教训,才能真正把握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找准法治昆明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深刻沉痛地反思反省和思想观点的有力碰撞是昆明市委近期开展学习贯彻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活动中显现出来的最大特点。
以案说法,深刻剖析案例原因,依法治市需要查找什么问题
晋宁“10·22”事件和“10·14”事件依法平稳有序处置工作已经进入新阶段,但是对全市党员干部内心的震动依然非常巨大,也由此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大家在讨论中统一认识:深刻剖析晋宁事件原因,以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思维观照和查找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风存在的不足,自觉改进,主动适应,才能真正准确把握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的新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法治建设能力。
“围绕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结合昆明实际,深刻剖析晋宁两个事件,以案说法,总结教训,这个做法非常好,能够不断警醒警示我们,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省委书记李纪恒在批示中指出:这是基层组织建设薄弱、领导干部工作漂浮、群众路线践行不到位,群众利益处理不好的结果。这话说得实在、戳到我们心窝子里了。晋宁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因为群众发生利益纠纷并受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和煽动所引发,而且从深层次来看,还是我们工作不到位所致:征地政策执行与兼顾群众利益不到位,社会稳定存在隐患;工作措施不到位,导致惠民政策落实不好,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和政府公共服务等系列民生统筹保障力度推进缓慢;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基层政权作用缺失;依法履职不到位,矛盾久拖不决,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等。”
“晋宁事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的过程中,有的干部出现了唯经济指标论英雄的倾向,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自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到突出位置,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的干部不能正视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易发的现实,一味强调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纠纷,忽视了群众合理诉求,损害了群众合法权益。这表明我们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没有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晋宁事件再次说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的地方重视经济发展,但没有把党建工作放在应有位置加以重视,导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形同虚设,一些党员干部丧失威信,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信,依法治村落不到实处。”
“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不高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基层群众法治观念淡漠,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法不责众的心理,遇到矛盾不是诉诸法律,而是采取不理智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以案说法,观照改革发展大局,依法治市需要抓住什么核心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会中心城市,是全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领头羊”,不断创造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而与之相应的是,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在全省也是占据第一的位置。涉激流,闯险滩,昆明市靠什么引领冲破观念障碍、纾解发展之困?
大家在深入讨论晋宁事件中更加明晰一个论断:秉持法治公平正义精神才能推进改革大业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中产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日益高涨。保证公平正义必须依靠法治,直面问题、聚焦问题,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顺利推进。”
“昆明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是云南省‘三个一百’重点项目,本来是一个可以实现多赢的重要项目却引发出晋宁‘10·14’事件,从中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不秉持公平正义法治精神推进改革,不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减少利益调配带来的社会震荡,缓解结构调整造成的转型阵痛,势必引发新的矛盾。”
“拆迁征地是工业化、城镇化绕不开的难题,要走出近些年来一征地就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怪圈,关键是不与民争利,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把公平正义实实在在落实到群众心坎上。”
“9月29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推进大会上,市委提出把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社会稳定工作的风向标,突出‘察民情、化民怨、保民安’三大重点,集中解决影响全市社会稳定的13个方面突出问题、146个具体问题是非常正确的。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问题,甚至回避掩盖问题,那样只会把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事件视频中有段话说得好,‘昆明法治建设需要加速,发展需要减负’,一个负重50公斤的人与一个负重20公斤的人或者没有包袱的人,谁跑得更快?结果不言而喻。昆明改革发展需要克服困难、调整思路、优化路径、轻装前行,我们更应当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切实解决好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百姓福祉的重要问题,努力推动昆明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案说法,促动发展铿锵前行,依法治市需要坚定什么理念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法治昆明建设也必须依靠全市党员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依靠全市党员干部依法履职,真正把群众路线践行到位。这是昆明市在学习讨论中不断强化和坚定的一个原则。
“晋宁事件中,我们看到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点树得不牢,没有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部分党员干部不重视或片面理解群众工作,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认识不到位,服务联系群众制度、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造成相互之间的隔阂不能及时消除,党群干群矛盾升级。”
“群众敞开大门等我们的干部去联系的时候,我们不愿主动上门联系,等到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我们想联系群众,群众已经把这扇门关上了。”
“依法治市依然需要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依法行政的要求高了,监督的渠道多了,责任也大了,就需要党员干部更加担当,依法履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一拖再拖甚至放任不管,更不能遇到大的困难挑战和矛盾纠纷就怕负责任、求稳怕乱、等靠,而是应迎难而上、主动作为。”
“依靠法治推进昆明改革发展,必须坚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执政必须处理好“多数与少数、长期与短期、整体与局部、需要与可能”四个关系;依法行政必须提高行政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做到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依法治市必须教育人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合理表达诉求,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全社会的内在意识和自觉行动。”
记者 雍明虹 浦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