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昆明加快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新鲜出炉。在昨日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高劲松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市委对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
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不换频道、不改调门、不喊空口号,继承和发扬历届市委和广大干部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新的发展。
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报告提出,要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一产稳步提升做出特色,二三产业两轮驱动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稳中求好、稳中求优。
要科学谋划区域发展布局,携手滇中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共同推进六个一体化,合力打造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第一板块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工业和都市农业,努力成为全市加快发展的先导区。第二板块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努力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第三板块要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清洁能源、特色农业、旅游文化产业,努力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真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创新驱动的领头羊、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科学确定每个园区的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原则上一个园区布局1至3个主导产业。加快实施“千百亿园区提升工程”,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打造滇池东岸安晋沿线和昆石沿线工业走廊,加快构筑“一核两翼六板块”的工业布局体系。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商贸物流、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都市经济,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推进金融产业园区“一园两片”开发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积极发展新兴消费业态,引进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争取在昆明设立区域性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和结算中心。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蔬菜、花卉、畜牧、烤烟、林果、生物资源六大特色产业,把昆明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西南、联结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加强农业园区建设,推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寻甸泛亚林业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再创新优势 再添新动力
“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思路打开局面,用开放的视野拓展空间,为昆明发展再创新优势、再添新动力。”报告明确了加大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争当全省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领头羊。从13类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切实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农业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抓好呈贡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东川、宜良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东川“三农”金融服务试点、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试点,西山、寻甸法检“两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打造一批具有昆明特色的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提供支持,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加快昆明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建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牢牢抓住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建成投产率、投产贡献率,严格考核标准,绝不能搞“数字工程”“数字游戏”。
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要把为民造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守住底线、提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保障基本民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米袋子”“菜篮子”,看病难、看病贵,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入手,每年办好一批惠民实事,不断增进百姓福祉。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突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抓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完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适时调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全覆盖。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让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诉苦说理有地方,解决问题有路子。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报告提出,要坚持文化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昆明好干部”“昆明好人”等道德模范表彰活动。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先安排基础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训练、体育竞赛项目,着力打造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环滇池高原自行车赛、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等体育运动品牌。
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文化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举办具有昆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深入挖掘革命历史文化和抗战文化资源,办好“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活动。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街区。加快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旅游开发与城镇、产业、生态、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提升改造石林、九乡等传统景区,加快古滇文化旅游项目、凤龙湾国际生态旅游城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精品景区景点。
推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老城品质,聚焦新区建设,加快南城开发,启动西城及宜良、富民等卫星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实现老城减负、疏解压力。加快推进草海片区、巫家坝城市副中心及三个半岛会展度假区、官渡文化生态新城片区等“六大片区”开发建设,打造城市发展的新亮点。要举全市之力,把呈贡新区建设成为昆明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最有影响力、最有创新力的宜居宜业新城区。
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呈澄、黄马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大地铁3号线、1号线支线等工程建设力度。启动地铁1号线西北延长线和4号线、老城至呈贡快速通道建设。启动80条市政道路建设。配合抓好新昆嵩高速、东南环线等项目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加快建设“智慧昆明”。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东川、禄劝、寻甸和倘甸“两区”为主战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狠抓以滇池为重点的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坚定不移地实施“六大工程”,确保通过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国家考核。加快推进滇池环湖生态湿地建设,推进阳宗海环湖截污、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牛栏江、南盘江等江河湖泊的管理和保护。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噪音、大气、扬尘、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广泛开展“绿化昆明、美化春城”活动,不断提高城乡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
(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傅碧东 记者贾献培)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