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水城的前世今生:河流遍布 古桥横跨 井巷穿城

04.07.2016  22:21
旧时大观河 老昆明水井

  曾经

  詹霖记得,就算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仍然是可以看到河中那些穿梭往返的小木船上,做生意的流动小贩,往城里送蔬菜的农家少女,或者是运送砖瓦、沙石的壮汉,当然也有放水老鸹捕鱼的老汉。”他们划着小木船,吆喝着水中嬉戏的鹅鸭,摇着桨,悠然而来,飘然而去。真是人生最美的田园风光。

  必须加以系统化开发利用,用好“”这张名片,培养好我们的人才。在科学治水、科学用水、科学节水方面,要综合、系统地把生态搞好。

  ——省政协委员

  昆明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张建伟

  在水质改善的基础上,将主城区已覆盖的34条河道有选择性地重新打开,突出昆明作为“水城”的特色。同时,在主城区34条河流地段重建滇池湖滨湿地生态带,使之成为滇池的最后一道入水水质净化屏障。

  ——全国政协委员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研究员祁德川

  “再现昆明水城风貌”这个话题再次点醒我们,要注重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好好梳理一下,哪些暗河的盖板可以揭开,哪些不可以揭开,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应好好宣传。

  ——云南大学教授熊思远

  上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河道水质恶化、部分断流以及部分被覆盖的情况令人忧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包含对古老河道水系的保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对昆明的水系进行一次摸底调研,并在可行的情况下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昆明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卜保怡

  长期以来,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忽视了城市和水利的关系。城市建设中要依法行事,完善河、湖、库、塘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水资源调度,对建设范围内的湖塘实行保护,禁止随意侵占。要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兴建和改扩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对河道截污,减少和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库、湖、塘。做好节水措施,提高中水利用率;通过清水回补工程搞好城市河道景观。从长远来看,还要对未来的滇中调水工程做好前期的调研、谋划工作。

  ——民进昆明市委副主委、昆明市人大代表谢家放

  6月29日,“埋藏”在西昌路地下20多年的篆塘河因修地铁重见天日,部分商铺开始拆迁。此后,篆塘河将有1公里的河流成为景观河,这是继玉带河后,昆明又一条河道重现人间。这让我们不禁回望几百年前的昆明,这座有着“高原明珠”之称的城市,曾经的小桥流水,渔歌互答,船只往来,河埠繁盛,是怎样一幅画卷?而现在,我们想再次让潺潺水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知能否美梦成真?

  桅满篆塘

  在许多老昆明的印象中,篆塘河只是一条小河。它的名字颇富文化气息,就算深埋地下,却一直默默流淌在我们身边。

  作为老昆明人的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史专家詹霖,对昆明的水,他情有独钟。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生活在篆塘河附近,这条小河伴随了他的少年和青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因市政规划等原因,河道上被加盖建筑而变为暗河,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詹霖说,如果说年代,篆塘应该是在明清以前,或许在元代赛典赤治滇时就有了篆塘河。明清以前,大观楼外面一大片叫草海,周边是大量的湿地和水草。大观河承载着运送物资的任务。当时,从滇西过来的货物都会用船先运到草海高峣码头的渔村,后经水路运到大观河一带,最终进入昆明城。

  明末清初,吴三桂统治昆明,兵马驻扎,需要大量粮食以供补给,由于当时的大观河已负载过量,加之昆明城内的桥梁拱高普遍较低,运粮船上高高的桅杆在过桥时都必须放下,十分不便。吴三桂便在小西门附近挖了一条人工河,与大观河相连,这就是篆塘河。

  为什么叫篆塘?“到了这里水流打了个转就回去了,形成了一个塘子,所以就叫‘转’塘,之后又衍生成了篆塘。”詹霖说,当时吴三桂还在塘上盖了粮仓,运到此地的粮食即可迅速入仓,而这一带也因此被命名为“仓储里”。当然,关于篆塘名称的由来,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是因为周边河流比较多,转来转去,就像古代写的篆字一样,于是叫“篆(转)塘”;二是篆塘这个地方是商贾、物资云集之地,大家到这里都能赚到钱,所以叫“篆(赚)塘”。

  在清初的一张昆明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大小篷船、双单彩船和小拔船等各种船只云集于此,“桅满篆塘”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景象。据史料载,当时全部木船有700多只,帆船占70%~80%。其中渔船多散在于河滨农村,游船则集中于篆塘。

  在詹霖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篆塘河河面很宽,有21米左右,河水也很清澈。1994年,经昆明市五华区与水利部门协调,在河道上盖起盖板,建起楼房,提供给武成路拆迁商户做铺面。在之后的数年里,这里成为最著名的“乐器销售‘螺蛳湾’”。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百年前喧嚣繁盛的码头和河流默默在地下流淌,人们再也听不到那潺湲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