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间借贷火热3年后 利大伤本

23.12.2014  15:24

    过去3年,昆明民间借贷这把火,无序地野蛮燃烧,烧得很旺。

    这繁荣既源于紧缩政策背景下的企业“钱荒”,也源于民间投资渠道狭窄,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寄望于形形色色在法律空白下游走的“影子银行”。在资金链的另一端,日进斗金的疯狂令人失去理智,无论是投资人还是投资公司、担保公司都忽视了风险所在,丢失了正常的逻辑。

    然而,一切在经历市场洗礼后逐步回归常态,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开始迅速积聚,宏观经济下行,一批企业高杠杆高成本扩张,资金链断裂。今年4月,由民间资本借贷引发的一桩昆明巨额珠宝诈骗案震惊业界;9月,一家名为恒庆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卷款潜逃,涉案金额据称达2000万。而今年前7个月,昆明市中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同比大幅增长,反映出目前融资纠纷增多,金融风险增大。

    寒冬已经来临,晚报记者试图梳理出民间借贷投机性利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呼吁“非理性繁荣”尽快降温。

    利大伤本

    尽管我们身边都有人卷入民间借贷的狂潮中,但前期采访突围难度不小,大家都不愿意说,犹如一个公开的“秘密”,影影绰绰,初现轮廓,却云山雾罩,触摸不到。

    直到一位“深喉”A先生找到我们,他有体面而正当的职业,算是准金领,跟着朋友放贷两年,获益数十倍,但这幸福却在今年年初戛然而止,借钱者经营不善,逾期两个月才还上款,胆战心惊后,A先生忽然意识到过去700多个日夜是多么的虚幻,来得太容易的快钱,让他失去应有的判断。“我借钱给人家的月息,从5分到1角都有,究竟什么样的行业能够承担这样的贷款成本?本金能收回来吗?

    但更多的人并未清醒。彼时,昆明民间借贷依然一片繁荣,“金字塔式”的借贷体系庞大到看不到边界,处于底层的普通出借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资金流向,安逸地享受着每月固定利息。获利后的“财富幻觉”与日俱增,买豪车、奢侈品、出国游……大把大把地消费。

    随着采访深入,我们听到太多跌宕的故事:前半段是迅速富有,后半段就血本无归,才开始追问,自己胆子怎么这么大?自己的钱去哪里了?

    泡沫隐藏其后,绚烂的色彩让人辨不清,那到底是希望还是虚妄?

    “这一切的根子在欲望,贷的人想投机赚大钱,借的人想不费力赚快钱。但欲望这东西,没个头儿,欲望越大,胆子越大,到最后就都套进去了。”A先生说尽管自己并不清楚风险到底在哪里,何时会爆发,但他相信一个古老的商场道理,那就是利大伤本。这场没有根基的繁荣终会冷却。(记者尚耀东 赵希)

编辑:上官艳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