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昆明殡葬改革成效明显 投入超9亿元
昆明信息港·都市时报 记者乔长红 近年来,昆明市殡葬改革工作的快速发展,可谓是云南社会事业突飞猛进的一个侧影。昆明市平均火化率从2010年的84%上升到2015年的95%,已有16个县区和开发(度假)园区实现了“三个100%”。通过多年来的发展,昆明市“三沿五区”墓地整治成效明显,文明殡葬宣传深入人心,清明节安全保障工作连续9年实现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目标。
基础设施大提升
全市殡仪馆已达10个
基本满足殡葬需要
昆明市民政局介绍,“十二五”期间昆明共投入殡葬改革资金9亿多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目前,全市殡仪馆达10个,基本满足了全市殡葬需要。昆明市殡仪馆投入2.31亿元进行改扩建。其中,改扩建一期工程今年完成投资4400万元,超额完成2400万元。市政府连续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0万元,补助建成19l个农村公益性公墓,目前已安葬12万余冢。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大政府引导,建成经营性公墓18个,到目前为止已安葬20万余冢,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政局还加大了惠民殡葬投入力度,市政府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死亡人员给予每户1000元的火化补助,每年补助3000多户,发放补助费300万余元。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每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左右,给予农村死亡居民每户1000元至3000元的火化及安葬补助,有效保障了全市特殊困难群体和农村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
“三沿五区”大变样
治理坟墓15.16万冢
坟山墓地植树420万余株
昆明全市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等工作,深入开展以“三沿”(即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河道沿岸)和“五区”(即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开发区)坟墓为重点的坟山墓地整治行动。
目前,全市采取迁走一批、遮挡一批等方式,共治理坟墓15.16万冢,在坟山墓地植树420万余株。开展整治“活人墓”行动,分区域、分步骤,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共整治“活人墓”0.56万冢,取缔制碑点和棺木制作点398个。开展散葬坟墓清查,落实逝者姓名、家属姓名(含居住地址和联系电话)、监管人姓名(含联系电话)等信息,共清查登记20万余冢。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坟山墓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
破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目前,昆明市平均火化率从2010年的84%上升到2015年的95%,已有16个县区和开发(度假)园区实现了“三个100%”,即辖区内100%划为火葬区、死亡人员100%火化、骨灰100%进入公墓安葬。2016年1至12月份,全市火化遗体可达34000具,火葬区火化率达到100%。
政策法规大完善
率先修订殡葬管理条例
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完善政策法规至关重要。”昆明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完成了《昆明市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昆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行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殡葬的意见》,昆明市人大作出了《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文明殡葬的决议》,昆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推行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殡葬的若干规定》、《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也相继制订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了全市上下一致、配套完善的殡葬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同时,市民政局把执法监督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开展“优质服务月”和“行风建设月”等活动,加强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和行风建设,全面开展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活动,实行“阳光殡葬”、“一站式”全天候服务,开通96511殡葬便民服务热线,为丧属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深入推进殡葬改革需要全力营造一个全社会理解、支持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市民政局共张贴横幅标语350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150多万份,出动宣传车1万多辆次,发送公益广告1000多条。
另外,全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作用发挥明显,鲜花葬、树葬、草坪葬、塔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已接近23%,生态环保的祭扫方式为公众所接受,文明节俭治丧成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