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人上榜3月“中国好人” 演绎平凡的感动

13.04.2015  11:22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3月“中国好人榜”,昆明官渡一中人民老师刘文萍、昆明铁路局女职工张艳华、“割肝救母”孝子施尤俊3人榜上有名,分获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好人,一个个平凡人的身上,演绎出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刘文萍

用生命和大爱上完最后一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刘文萍老师最后的心愿!

去年10月31日,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官渡区第一中学上百名学生、家长以及教职员工一同陪伴这位大爱无疆的人民教师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根据其生前愿望,刘老师捐献捐出身上的器官,挽救和延续他人的生命。

刘文萍老师是官渡一中的教师。去年10月23日下午5:20左右,身为班主任并兼语文教师的刘文萍趁着下课间隙,来到教室,在为学生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头昏靠在学生的肩上,然后晕倒在教室地上。因病情恶化,当晚被转送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从10月23日至10月31日,刘文萍老师一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由于自发性脑出血,病情极危重,虽经多科室专家紧急会诊和抢救,但仍于31日11:01被确认临床死亡。

年仅46岁的她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走完了最后的生命历程。在同事眼里,“作为教师,她全身心付出”,在学生心中,“刘老师像妈妈一样”,在家长眼中,“刘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家人选择尊重刘文萍老师生前的意愿,捐献出她的器官,让三个生命重获新生,让两个人重拾光明。刘老师用生命和大爱,为她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

张艳华

接触网上的“蝴蝶

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蓝天,脚下是6米高的接触网线,秀气的脸庞透出几分坚毅,纤细的双手干劲有力,在两根直径不到1公分的供电线之间,她娴熟地完成了更换接触网吊玄的整套动作,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她就是被称为“网上蝴蝶”的昆明铁路局昆明供电段技术员张艳华,她是第一批女接触网工中的佼佼者,全国“最美青工”的获得者。

六米高度,毫厘安全”,做为少有的女性接触网工,张艳华烈日下顶着骄阳练体能、熟悉接触网零部件、剪铁线做吊弦、练习走网。第一次爬上接触网支柱时,面对高高的电杆,她感到非常害怕,双手紧紧抱着电杆,一步、两步,咬紧牙慢慢向上爬,稍摇晃就大声尖叫,回到地面时,全身已被汗水浸透。

2011年,张艳华作为该工种唯一的女职工,被抽调到供电段第一批“特种兵、飞虎队”培训班,实行全封闭式训练,每项看似简单的作业,至少都要练上几千遍,半年的训练,手上的水泡和血泡一层摞一层变成了老茧,身上到处都是淤青。很多时候,身上的疼痛折磨得她晚上睡不着觉,实在疼得不行了,就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可天亮后,张艳华依旧是坚强的女工,依然为了能跳出最优美的空中圆舞曲梦想去坚持和付出。

飞速奔跑,努力成长,犹如蛹破茧成蝶,如今的张艳华能在1分钟内剪断铁线40次,2分钟制作1副吊弦,爬电杆上下1次30秒,4年来,她在高空作业的时间接近1500小时,爬过的塔杆5000多根,走网超过400公里,她用爱岗敬业的执着,张开了青春的翅膀。

施尤俊

不后悔“割肝救母

有挽救母亲生命的机会而不去试,到我老的时候,我将会悔恨终生。” 施尤俊“割肝救母”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认识他的人。

出生在保山施甸的施尤俊从小就饱经磨难,父亲因意外突然离世,2010年,施尤俊母亲又被诊断为肝硬化晚期,几年来,施尤俊四处寻医问药,带母亲到多家医院检查治疗。2011年12月,母子赴天津检查。得知肝移植配型成功,施尤俊开始为“割肝救母”做起了准备,虽然捐肝决定遭到了母亲激烈地反对,但施尤俊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捐肝,只为让母亲能活下来。2013年6月,母亲因肝硬化病情恶化, 施尤俊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将自己的肝(右叶、近70%)捐献给母亲实施活体肝移植供体手术。可喜的是手术成功,但他却出现了并发症,医生只得为他进行第二次手术。施尤俊所在的云南建工集团也迅速发出爱心倡议,共募集80余万元为其解决医疗费用。

昨日,记者致电施尤俊,得知他的母亲由于肝病毒扩散,复发肝功能异常,已于今年2月6日去世,而现在的他,除了体力没有之前好以外,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虽然自己的肝只换来了母亲一年零8个月的生命,但是他不会后悔,在别人眼中,“割肝救母”只是一个故事,但是对于施尤俊来说,却是生活的全部。(昆明日报 记者杨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