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无景区上榜“价格信得过” 业内人士释疑
5月末,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1801家“价格信得过”旅游景区名单,45家云南景区上榜,其中有大理三塔、普达措景区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过,昆明却没有一家景区入围。昆明无景区上榜“价格信得过”,是否意味着昆明景区价格“信不过”?
景区:
“不清楚这个活动”
走访发现,对于“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昆明大多数景区都表示“不清楚这个活动”,即使表示知道这个活动的景区负责人也直言“并不是太重视”。
昆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士说,为进一步深化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工作,今年3月,国家旅游局开展为期三年的创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首批“价格信得过”名单公布后,国家旅游局将于“七一”暑期旅游高峰期前、“十一”旅游黄金周前向社会集中发布新增“信得过”景区名单,并依靠公众和旅游者,加强社会监督,定期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景区。
该人士表示,“价格信得过”景区的创建遵循政府引导、景区自愿的原则。凡自愿申报并签署承诺书的景区,即可成为“价格信得过”,并不需要经过评选。
根据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工作承诺书》,自愿参加创建的景区必须承诺“全面实行一票制,全景区没有价格欺诈行为,全面落实对老年人、青少年、学生、军人、残疾人的门票优惠政策,对预约门票实行价格优惠,自愿公布真实的门票价格构成,自愿承诺三年内不上涨门票价格”。
“根据这六个条件,景区自主选择是否加入创建,比如有的景区正在扩建或改造升级,投资很大,完工后门票价格可能会上涨,因此就不参与创建。”该人士说,昆明没有景区上榜首期“信得过”,市旅发委接下来将协助景区参与创建。
国家旅游局:
未入选不代表“信不过”
首批有1801家景区入选“价格信得过”,那么,没有入选景区的价格就“信不过”吗?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曾这样回应,景区自愿承诺达到六个条件就签署《承诺书》,但能否最终成为“价格信得过”景区,取决于景区能否坚守承诺。
该负责人表示,首批1801家“价格信得过”景区也并不代表国家旅游局认可其“已经信得过”,而是催促其成为“信得过”景区,让社会和百姓监督。他说:“参不参与承诺是完全本着景区自愿、公开透明的原则,参与六条承诺的景区经过慎重衡量,愿意接受广大游客的监督,其价格也必然会更值得游客信赖;但没有参与承诺的景区,我们并没有说其价格不规范或价格信不过。”
之所以公布名单,是为了利于百姓监督。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搭建平台,把景区直接推给百姓,景区如果觉得价格没问题,就签署承诺书,然后由国家旅游局来对外公布名单,百姓来监督。这样由景区自愿承诺、申请,后由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申批程序,也成为“价格信得过”景区被不少旅游业内人士、游客质疑的地方。
国家A级旅游景区评选时,为维护A级标准的权威性,提升A级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准,需要考察景区硬件是否达标、软件是否过关、服务质量高低、管理情况等方方面面,执行严格的评选标准、规范的复核;此次“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的门槛非常“低”,只要申报、签订承诺书就可以进入“信得过”名单。
业内人士:
“赋予游客更多话语权”
在云南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云南民族村党委副书记张立明看来,此次“价格信得过”景区的发布,以及4月初全国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都表明国家旅游局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全国景区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景区服务质量,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升景区的含金量。
“不过,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不论是A级景区的评选还是‘价格信得过’景区的创建,现在都应该让市场说话,让游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张立明说。
相较其他消费类型,旅游消费属于体验式经济,其核心在于游客的感受。因此,一个景区的价格是否信得过,不应由景区自己的承诺,游客最有发言权。景区做出承诺,效果如何应交给到景区游玩的消费者来评判。也就是说,发布“信得过”景区名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由游客根据自己的旅游体验,给景区评判打分,来检验名单的可信度。一旦“信得过”景区违背承诺,就应严惩。这也意味着,政府部门在加强对景区进行引导、监督、管理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通畅的游客评价与监督机制,让景区在更大范围内接受民众监督。
“通过赋予游客更多话语权,构建起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评级、评价体系,才能让不论是A级景区的评定,还是‘价格信得过’景区的创建,都更有公信力,对游客更具参考价值。”张立明说。(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凡)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