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化巷要 “引摊入市” 怎样保留特有“品位”
众多的夜市摊贩,让文化巷人气十足,同时也让这条巷子的通行、环境充满了杂乱气息。本组图片记者李海曦摄
夜市繁荣是其特色之一,但同时也是问题所在。
摊贩与乱停放的车辆占据道路,行人四处穿行。
这是众多关注文化巷的市民最关心的
75名代表参与投票,70票赞成,而投票的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同意在文化巷设置‘引摊入市’规范点”。近日,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就文化巷“引摊入市”一事,对文化巷片区的公共户单位、企业、商户、居民代表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大部分代表的赞同票也意味着,这条知名度颇高的小巷即将进入“引摊入市”改造的行列。对于昆明人来说,文化巷是一条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小巷,其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它成为昆明的地标性路段之一。那么,文化巷的“引摊入市”与其他地方有何不同?具体要怎么来“引”,才能既保留住原有的特色,又能对整体品质有所提升?
【为什么引?】
原因1 严重影响交通
“一到晚上7点左右,路边全是摆摊的小商贩,道路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一多地上丢的垃圾也多。”在文化巷居住了十多年的刘大妈说。随地摆放的摊位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各种烧烤摊的油烟弄得巷子里每天都是“乌烟瘴气”。出于改变这种现状的想法,她在征集意见会上表达了对“引摊入市”的支持。
交通和卫生——这也是文化巷居民、商户反映最为强烈的内容。一直以来,文化巷都被看作是昆明市的文化地标之一。浓郁的人文气息、琳琅满目的夜市商品、各种肤色的留学生流连其间……种种元素汇集在一起,构成了文化巷难以复制的特色,这里也一度被称为是昆明的“洋人街”。
实际上,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文化巷还没有现在这么知名,也没有现在的商业氛围,只是普通小巷之一。随着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相继在这一地段新建和扩建,这里成为了三校师生往返的一条主要通道。老师学生多、小饭馆和小店多、行人和车子多,文化巷名气大、人气旺的原因就来自于这“三多”。巷内店铺异域情调浓郁,掌柜的不乏欧美日韩等外国人。进入夜晚,这里也成为了昆明人最熟悉的夜市,并因为其独具校园文化特色的喧嚣,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关注。
不过,“门前三包”落实不力、占道经营屡治屡弹、车辆乱停乱放、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等现象,也伴随着文化巷的热闹同时存在。尽管此前已有多次整治,但整治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文化巷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自从文化巷道路两旁设置道路围栏以来,许多摊贩就另辟蹊径,开车停到附近路边,打开车门进行车上销售,既严重影响了交通,还形成了安全隐患。从下午四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两三点,流动摊贩无序经营甚至一直延续到了钱局街,规模还越来越大。
原因2 业态杂乱无章
从商业业态上来说,文化巷目前也缺乏定位和规划而显得杂乱无章。“文化巷片区是昆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但现在却以低端、杂乱的现状示人。”华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鹰表示,“引摊入市”规范化管理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化解商贩之间以及商贩与居民和城管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带动社区的“微改造”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营造创业和文化氛围,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打造大学生青年创业基地起到促进作用。
根据昆明市进一步加强引摊入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五华区“引摊入市”管理规定相关要求,为打造文化巷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巷管理品质,解决部分人员长期滞留占道经营,影响居民出行和市容环境秩序,满足社会需求和占道经营人员生计,华山街道将根据民意调查情况举行听证会,通过竞谈、比选等方式确定市场管理主体。引入的市场管理主体将有3个月的“试用期”,并且在之后每半年颁发一次管理资质证书。在此期间如审核不达标,则由政府相关部门劝离规范点,并按程序另行确定管理单位。
【怎么来引?】
在昆明,“引摊入市”这一概念早在几年前就提出。截至去年年底,五华、西山、盘龙、官渡、呈贡5区共设置了29个引摊入市点,改造提升的效果不尽相同。对于文化巷这样一个位于主城核心区的商业片区来说,其品质改造提升应该如何实现自身的特色、突破以往的桎梏呢?
打造公益微利摊位
在今年的昆明市“两会”上,昆明市人大代表铁瑞林就提出建议:是否可以根据文化巷片区的特质,将其业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定位,引导其特色元素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打造一片大学生创意空间。
“文化巷人流量大,与其让现在的小摊贩无序摆摊,还不如由政府出面解决,让大学生们有个‘练摊’的机会。”铁瑞林说。“片区有很多老旧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物,是否可以参照上海‘田子坊’模式,由政府引导,进行整体规划,为昆明的小微创业者考虑,在成熟地段开辟一个可以立足的创业空间。”
这也是文化巷在“引摊入市”后的经营方向。华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鹰表示,“引摊入市”规范点将遵循“便民利民不扰民、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市容环境”的原则合理设置,坚持“公益”和“微利”,设置公益摊位无偿或微利提供给困难人群和低收入者经营。
规划学生创意空间
在引入市场管理主体后,文化巷段的业态将进行提升:主要为附近的在校大学生提供手工艺品制作、创意展示等公益性质的摊位,饮食类摊位也将统一规划,并且同样坚持“微利”原则。“以往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位置最好的‘黄金地段’却摆着一家米线摊,引摊入市后也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罗鹰说。同时,还会考虑打造大学生创意片区。
这样的举措并非没有先例:广东虎门在虎门步行街开办了“大学生创业集市”,专门供在校大学生摆摊做生意。当地团委不定期联系一些企业为大学生们提供货源,为其提供一个公益、慈善的宣传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为部分困难家庭大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在文化巷片区,云南大学等周边高校的在校学生回流主城和留学生拓展计划,也为其提供了打造大学生文创空间的基础。
或将采用活动摊位
“引摊入市”后,文化巷片区的管理将遵循“两个禁止”,即划定绝对禁止区域和限定绝对禁止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文化巷周边500米内的划定区域将禁止摆摊设点,以便为片区的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文化巷里的文林派出所车辆也可以顺利出警。在摆摊时间,派出所和居民车辆则另行划定区域停放。
在摊位的设置上,文化巷“引摊入市”或将采取活动摊位设置,即在白天可以收起来,尽量不影响到行人通过,在夜晚则可以展开经营。这样的灵活设置将有效避免摊位对交通的影响。
在交通提升方面,文化巷经济圈东起云南大学正门、南到大西门、西至西站立交桥、北达一二一大街。为此,铁瑞林建议,在沿用道路指引标识牌的同时,增加地面清晰彩色涂层标识,在每个道路入口路面喷涂,有效区分道路通行许可范围,如红色道路涂层为不可进入标识、黄色道路涂层为可双向进入标识、绿色道路涂层为可单向进入标识。
【疑问】
人气会被弄没掉吗? “长远来看是有利的”
尽管民意调查以高票通过,但“引摊入市”并非如纸面上决定的那样简单。从昆明市以往“引摊入市”规范点的经营情况来看,选址难、摊贩难引流、成本和收费过高等后期的管理问题并不少见。在对引摊入市的诸多反映中,收费过高始终是摊贩最大的忌讳。“收费再低,总低不过不要钱吧!”在文化巷经营餐饮店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不反对“引摊入市”,如果方案成功通过,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她还愿意继续投资摊位。但是,目前文化巷的摊贩流动性极大,大家都是奔着人多,而且没有摊位费的好处而来,如果摊位要收费,文化巷里流动摊位难免会流向周边的文林街、钱局街等地,也会对经营造成影响。
大学生汪绍勤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在文化巷“练摊”卖书将近一年,他告诉记者:“运气差点可能一晚上都卖不出一本书,但是还要交摊位费,肯定就会亏,再加上有时候书要逛着才好卖,所以以后我可能会去其他地段试试。”
“引摊入市后的规范管理肯定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于大部分经营者和片区的品质提升来说都是有利的。”罗鹰说。
昆明市人大代表铁瑞林认为,至今文化巷片区生命力依然旺盛,说明它是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面对其他地方不断涌现的新奇特、高大上聚集场所,它依然能够稳步前进,说明这个地方的历史根基和特定位置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合理的规划,是能够激发出文化巷很多内在的潜能。
作为昆明市的地标之一,文化巷的发展依托翠湖、云南大学等人文资源,具备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对其进行“引摊入市”规范化管理,将为翠湖片区市容、城市环境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让其成为昆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