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推进六大行动促大健康产业规模倍增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根据该《方案》,我市将全面推进六大行动23个重点工程,狠抓重大项目辐射带动和龙头企业精准招商,实现大健康规模倍增。到2020年,实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百亿级龙头企业达到5—8家。
补短板
基本公共健康兜底行动
基层医疗卫生提升工程: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织网”计划,形成“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基”计划,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优先安排特岗全科医生到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增设基层医生事业编制,建立“县乡村一体化”的纵向人才流动机制。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保证每个县至少有1所妇幼保健机构,全市建立3—5个危急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孕产妇死亡率降至9.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至5%。以下。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程: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力争完成市县两级33家公立医院的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计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60%以上,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工程:实施“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计划,建设6条登山步道,新建30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1000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城镇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公共体育设施。开展“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活动”全民健身计划,全市每年开展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达150次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要超过90%。
全民健康素养培育工程: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口比例达到50%,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5%、20%和25%。实施全民健康素养宣教行动计划,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实施健康素养监测系统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全市健康素养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定期发布全市健康素养监测信息。
强产业
大健康产业圈倍增行动
三大核心领域发展工程:实施高水平医院引进计划,力争引进国内百强医院3家。实施中药新品种开发计划,力争中药(民族药)新药及二次开发品种达5个以上,并实现产业化。实施“春城颐养”计划,实现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实施再生医学产业培育计划,全力推进云南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分子诊断平台、大健康3D打印产业园等再生医学研究及产业化平台建设项目。
四大延伸产业发展工程:实施高原运动科研机构与指导服务机构引进计划,引进建成1—2家高原运动科研机构与指导服务机构。实施“云品”壮大计划,实现主要食品品种信息追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开发天然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加快化妆品植物资源开发,推进天然养颜护肤产品、养生保健精油等功能性天然化妆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计划,建成总面积达20万亩的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实施第三方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计划,力争建成10家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五大融合产业发展工程:实施高原疗养精品打造计划,将高原疗养服务融入旅游产品,力争开发20条高原疗养旅游路线,形成2个高原疗养旅游精品区。实施健康养生文化体验馆建设计划,新增25个养生文化体验馆。实施金融与健康融合发展计划,力争开发形成4种商业健康保险新产品。实施全民健康大数据库互联互通建设开发计划,实现挂号、就诊、查询、缴费、健康管理和新农合报销结算等“一卡通”服务。实施动植物基因数据库建设计划,基本建成动植物基因数据库。
龙头企业精准招商工程:实施招商数据平台搭建计划,搭建“昆明市招商云”,实现与“云南省招商引资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共享。制定分年度招商目标企业名录,由驻外招商人员进行“敲门式”招商。实施中介机构精准招商计划,选择若干家专业招商中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京、沪、粤、浙、苏、川、渝等地每年召开10场招商推介会。实施滇商企业家家乡行计划,每年组织开展1—2场“滇商企业家家乡行”活动,邀请一批滇商企业家回昆投资考察。实施园区合作精准招商计划,探索与省外知名园区建立合作对接机制,创建合作示范园/基地,建成3—5个合作示范园/基地。
存量企业做大做强工程:实施龙头型企业领航计划,重点支持云南白药、一心堂、昆药集团、诺仕达等重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产业链,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实施成长型企业展翼计划,推进大健康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支撑力度。
建载体
健康空间精品创建行动
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实施百亿产业园区攻坚计划,培育2个百亿级大健康产业园区。实施特色示范基地培育计划,建设形成1—3个国家级养生养老示范基地、10—15个市级养生养老示范基地、3—5个亚高原康体养生示范基地。实施大健康院建设计划,引进3—5家具有运营经验和资质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专业主体,打造差异化的新型专业化疗养机构。
健康社区示范工程: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增强市民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全面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健康服务需求。推进健康社区试点,遴选一批健康社区,创建20个健康社区。
健康小镇打造工程:统筹建设一批以生命健康、医疗科教、养生养老、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充分发掘和保护遗迹遗存,重点推进汤池温泉特色旅游小镇、云南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罗免民族特色旅游小镇等特色健康小镇建设项目。实现“一县一小镇”,形成健康小镇网络体系。
美丽滇池专项工程:启动滇池“科技治污”,到2020年实现滇池湖滨退塘退田2000公顷、退房100万平方米、退人2万人,建成湖滨生态湿地2300公顷。加强滇池水体污染源控制,全面改善提升水环境质量。到2020年,实现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
育品牌
健康春城品牌打响行动
城市形象识别工程:启动“健康春城”品牌形象体系设计工作,提炼形成统一的“健康春城”品牌宣传标识和宣传口号。开展“健康春城”品牌导入实施工作,2018年,实现全市公务系统和重要旅游服务场所100%导入,机场专线、地铁等主要公共交通设施全覆盖;2020年,实现城市道路设施、重要城市街区100%全覆盖。
品牌展会培育工程:办好“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培育植物药博览、健康体育、健康旅游、休闲养生等为题材的本地会展品牌,到2020年,形成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争取有1—2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落户昆明。
试点示范申报工程:启动健康城市试点申报,争取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昆明列入第二批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城市。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全国老年宜居城市、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等试点示范申报工作,为昆明树立大健康品牌、聚集人才、创新政策提供支撑。
国家植物博物馆和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创建工程:加强上下衔接和联动,依托国际知名的科研院所,着力推进国家植物博物馆和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
抓创新
搭平台聚人才促进行动
创新类平台搭建工程:加快建设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推进与国家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等功能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到2020年建成市级以上各类创新中心超过80家。
梧桐树人才引进工程:启动“医疗卫生三名计划”,引进心脑血管、肿瘤、骨科、妇幼等领域内的国内外名医、名院长(副院长)、名院和高水平医学团队来昆合作举办医院、发展特色专科;启动“企业家培育计划”,培养一批大健康领域优秀的企业家;启动“生物医药领军人才计划”,吸引医疗器械、天然药物等重点领域内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组建大健康学院,建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技术开发为一体的产学研综合平台。
标准和规范健全工程:鼓励行业组织、重点企业、科研单位等开展健康产业以及各细分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特色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立健全健康产品在功能评价、安全评价、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标准体系,积极推进道地药材三七进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支持在昆相关单位和企业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促开放
全球健康网络链接行动
南药和南品引进来工程:开展南药产品展览,策划举办南药相关主题论坛,推进南药功效和品牌宣传,加强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到2020年,举办2—5个南药主题论坛或展览。
云药和云品走出去工程:加快建立“云药”“云品”电子交易平台,启动“云品入京”“云品入沪”“云品入粤”等推介项目,每年至少举办2次相关推介活动。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国际友好城市健康链接工程:以南亚东南亚、西欧、美国等全球知名健康城市为重点,到2020年,新缔结不少于4座国际友好城市,建立与友好城市之间的常态化互访机制,加大在大健康领域的合作,建立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健康链接。
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杜托报道